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屠蘇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屠蘇酒
圖片來自痞客邦

屠蘇亦作「屠酥」,藥酒名。屠蘇是一種草名,屠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房屋因為在這種房子裡釀的酒,所以稱為屠蘇酒,於農曆正月初一飲。

宋朝年夜飯屠蘇酒[1];由長輩向晚輩敬酒,敬酒順序自幼至長。當時的屠蘇酒為臘月初八將數種藥材包於紅色小袋中,吊入水井浸泡一夜,隔天早上打出一碗水倒進酒罈,至除夕飲用,酒精濃度較一般發酵酒更低。

屠蘇酒

中國明代屠隆的《遵生八箋》記載:屠蘇方:大黃十六銖 白朮十五銖 桔梗十五銖 蜀椒十五銖去目 桂心十八銖去皮 烏頭六銖去皮臍 菝葜十二銖,一方加防風一兩 上七味(口父)咀,紅絹囊盛之,除日沉井中,至泥底。正月朔旦,取藥囊置酒中,煎數沸,取起,東向飲之,從小至大,一家無疫。以藥渣投井中,每歲飲之,可長年無病。

本草綱目亦載有制屠蘇酒的方子:用赤木桂心七錢五分,防風一兩,菝葜五錢,蜀椒、桔梗、大黃五錢七分,烏頭二錢五分,赤小豆十四枚,以角絳囊盛之,除夜懸井底,元旦取出置酒中,煎數沸,舉家東向,從少至長,次第飲之。藥滓還投井中,歲飲此水,一世無病。說飲此水可一世無病,當然是誇大其詞,東向飲酒,也有點迷信色彩,但做為一種防疫藥酒,就不可與迷信一概而論了。

載方:「大黃、蜀椒、桔梗、桂心、防風各半兩,白朮、虎杖各一兩,烏頭半分。右八味,剉,以絳囊貯,歲除日薄晚,掛井中,令至泥。正旦出之,和囊浸於酒中,從少起至大,逐人各飲少許,則一家無病。」

名詞解述

  • 草名:: 北周王褒 《日出東南隅行》:飛甍雕翡翠,繡桷畫屠蘇。明 楊慎 藝林伐山•屠蘇為草名》:屠蘇本草名,畫於屋上,因草名以名屋。
  • 即罘罳::《三國志•魏志•曹爽傳》於是收爽、羲、訓、晏、颺、謐、軌、勝、范、當等裴松之注引三國魚豢《魏略》:勝前後所宰守,未嘗不稱職,為尹歲餘,廳事前屠蘇壞,令人更治之。
  • 平屋;茅庵::《宋書•索虜傳》:燾所住屠蘇為疾雷擊,屠蘇倒,見壓殆死,左右皆號泣。唐 杜甫 《冷淘》詩:願隨金騕褭,走置錦屠蘇。 仇兆鰲 注杜臆》:錦屠蘇,天子之屋。
  • 帽名::有檐,形狀似屋。《晉書•五行志中》:時童謠曰:屠蘇鄣日覆兩耳,當見瞎兒作天子。段成式《酉陽雜俎•黥》:忽有一人,白襴屠蘇,傾首微笑而去。
  • 屠酥 ::藥酒名。古代風俗,於農曆正月初一飲屠蘇酒。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 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次第從小起。唐 盧照鄰 《長安古意》詩: 漢 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宋朝蘇轍 《除日》詩:年年最後飲屠酥,不覺年來七十餘。

清馬之鵬《除夕得廬字》詩:添年便惜年華減,飲罷屠蘇轉嘆歔。宋王安石《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屠蘇,指古代春節時喝的用屠蘇草或幾種草藥泡的酒。古代風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後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驅邪和躲避瘟疫。


參考文獻

  1. 屠蘇酒—新年的保健習俗,大紀元,200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