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陀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坡陀行》是蘇軾的作品之一。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諡號"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父親蘇洵的長子,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和詩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與他的父親蘇洵(1009~1066)、弟弟蘇轍(1039~1112) 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他還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1]。
“ |
山坡陀兮下屬江,勢崖絕兮游波所盪如頹牆。 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驚葛之。 上不見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書隨。 藐余望兮水中汦,頎然而長者黃冠而羽衣。 澣頤坦腹盤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無人兮可忘飢。 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瑤之圃,一日一夜飛相往來不可數。 使其開口言兮,豈惟河漢無極驚余心。 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 憺將山河與日月長在,若有人兮,夢中仇池我歸路。 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樂此而不去。 昔余游於葛天兮,身非陶氏猶與偕。 乘渺茫良未果兮,僕夫悲余馬懷。 聊逍遙兮容與,曦余發兮蘭之渚。 餘論世兮千載一人猶並時,余行詰曲兮欲知余者稀。 峨峨洋洋余方樂兮,譬余繫舟於水,魚潛鳥舉亦不知。 何必每念輒得,應余若響,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
” |
— [北宋]蘇軾 |
築建蘇堤
元祐四年(1089年),蘇軾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由於西湖長期沒有疏浚,淤塞過半,「崶台平湖久蕪漫,人經豐歲尚凋疏」,湖水逐漸乾涸,湖中長滿野草,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蘇軾來杭州的第二年率眾疏浚西湖,動用民工20餘萬,開除葑田,恢復舊觀,並在湖水最深處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為標誌。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來,築成一條縱貫西湖的長堤,堤有6橋相接,以便行人,後人名之曰「蘇公堤」,簡稱「蘇堤」。蘇堤在春天的清晨,煙柳籠紗,波光樹影,鳥鳴鶯啼,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蘇堤春曉」。
「東坡處處築蘇堤」,蘇軾一生築過三條長堤。蘇軾被貶潁州(今安徽阜陽)時,對潁州西湖也進行了疏浚,並築堤。紹聖元年(1094年),蘇軾被貶為遠寧軍節度副使,惠州(今廣東惠陽)安置。年近6旬的蘇軾,日夜奔馳,千里迢迢赴貶所,受到了嶺南百姓熱情的歡迎。蘇軾把皇帝賞賜的黃金拿出來,捐助疏浚西湖,並修了一條長堤。為此,「父老喜雲集,簞壺無空攜,三日飲不散,殺盡村西雞」,人們歡慶不已。如今,這條蘇堤在惠州西湖入口處,像一條綠帶,橫穿湖心,把湖一分為二,右邊是平湖,左邊是豐湖。
文學成就
擴大詞的表現功能,開拓詞境,是蘇軾改革詞體的主要方向。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蘇軾繼柳永[2]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蘇軾對詞的變革,基於他詩詞一體的詞學觀念和「自成一家」的創作主張。
自晚唐五代以來,詞一直被視為「小道」。雖然柳永一生專力寫詞,推進了詞體的發展,但他未能提高詞的文學地位。這個任務有待於蘇軾來完成。蘇軾首先在理論上破除了詩尊詞卑的觀念。他認為詩詞同源,本屬一體,詞「為詩之苗裔」,詩與詞雖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別,但它們的藝術本質和表現功能應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將詩與詞相提並論,由於他從文體觀念上將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這就為詞向詩風靠攏、實現詞與詩的相互溝通滲透提供了理論依據。
詩歌作品
《赤壁賦》、《後赤壁賦》、《東欄梨花》、《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澠池懷舊》、《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上元侍宴》、《石蒼舒醉墨堂》、《書李世南所畫秋景》、《游金山寺》、《題西林壁》、《望海樓晚景》、《雪後北台書壁》、《飲湖上初晴後雨》、《有美堂暴雨》、《贈劉景文》、《章錢二君見和複次韻答之》。
視頻
山坡陀行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原來這32個成語都出自蘇軾的詩詞,無愧於一位天才的文學巨匠!,個人圖書館,2019-02-21
- ↑ 「柳永」詩詞全集(291)首),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