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蒜
t01015c611f2283ec77.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4996275&sid=5220450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山蒜

漢語拼音:Shān Suàn
別名:澤蒜、小蒜、苦蒜果、野蔥果、野蔥
性味歸經:味辛,性溫;歸肝、胃經
功能:溫中去積,散瘀止痛
主治:積塊,血瘕,食滯飽脹,癰腫,跌扑損傷

山蒜,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山蒜Allium nipponicam Fr.et Sav的鱗莖。具有溫中去積,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積塊,血瘕,食滯飽脹,癰腫,跌扑損傷。[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山蒜

拼音名: Shān Suàn

別名: 澤蒜(《本草拾遺》),小蒜(《救荒本草》),苦蒜果、野蔥果(《貴州民間方藥集》),野蔥(《上海植物名錄》)。

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山蒜的鱗莖。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鱗莖廣卵形,白色,僅如棗大,外有膜被。葉根生,細長,管狀,柔軟而有微棱,色綠,長約30厘米左右。花莖於葉間抽出,長30~60厘米,莖頂有多數紫黑色珠芽;傘形花序頂生;苞片2,卵形,膜質;花小,花被6,卵狀披針形,先端鈍,白色,或有紫色背線;雄蕊6,卵狀,花葯長圓形;於房上位,3室,花柱絲狀。蒴果,室背開裂。種子黑色。花期夏季。

性味

辛,溫。

  • ①《本草拾遺》:"辛,溫。"

功能主治

溫中去積,散瘀止痛。治積塊,血瘕,食滯飽脹,癰腫,跌扑損傷。

  • ②《本草圖經》:"治積塊及婦人血瘕;用苦醋磨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或磨汁。[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參考資料

  1. 山蒜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山蒜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