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岔路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岔路河

星星哨水庫
圖片來自mapio.net

位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

全長    102.6公里

流域面積  1076平方公里

所屬水系  第二松花江水系飲馬河支流

岔路河,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中部,是第二松花江水系飲馬河支流。河名源自滿語滿文ᠵᠠᠯᡠ轉寫jalu)。滿語「岔路」含義為「滿」,意為水量大的河。全長102.6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6‰,流域面積1076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2.6億立方米。

水系情況

  • 自發源地至取柴河鎮河段原稱取柴河,以下至河口段稱岔路河。1988 年江河普查登記時,統一定名為岔路河。
  • 岔路河先後流經磐石市取柴河鎮,永吉縣雙河鎮、黃榆、大崗子、岔路河、三家子、萬昌、官廳、等7 個鄉鎮屯,至官廳鄉吳家屯西匯入飲馬河。流域內共有各級支流 18 條。其中,流域面積100~500 平方千米河流有倒木河東響水河2 條,流域面積20~100 平方千米的河流15 條。岔路河系常年性河流。河道平均坡降1.6‟。據星星哨水庫水文站歷年實測,岔路河最大洪峰流量 1340 立方米每秒,最小流量為零,多年平均流量5.22 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懸移質含沙量0.27 千克每立方米。

流域概況

  • 發源於磐石市取柴河鎮吉林哈達嶺太平嶺北側,向北流經取柴河鎮,過山灣子村進入永吉縣,流經永吉縣雙河鎮星星哨水庫岔路河鎮,西北流至萬昌鎮吳家屯(原屬官廳鄉)西北匯入飲馬河
  • 自發源地至雙河鎮為上游區,河兩側低山連綿起伏,次生林生長繁茂。河谷寬0.5~2 千米,窄處不足20 米,河道較順直,河槽窄深,寬10~20米,河底質為沙卵石
  • 自雙河鎮至星星哨水庫大壩為中游區,兩側為低山丘陵地帶,多次生林,植被較好。河谷寬1~2千米,窄處不足500 米,河道較順直,河槽40~60 米,河底質為砂卵石,水流較急,岸邊沖刷激烈。
  • 從星星哨水庫壩下至河口為下游區,河道進入伊舒槽地,右岸靠近台地,平地較少。左岸逐漸開闊,岔路河鎮以下與飲馬河一、二階台地連成一片,東西寬11 千米,南北長14千米,地勢平坦開闊,形成較大面積平原。河道彎曲,河槽增寬變淺,河底質為細沙組成。河道平均坡度0.75‟。

水利開發

  • 岔路河流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建了大型水庫星星哨水庫、1 座中型水庫廟嶺水庫、7 座小型水庫和 13 座塘壩,修電灌站 126 座,總裝機 2791.5 千瓦,築河堤10 千米,可灌溉農田1.3 萬公頃。1972 年星星哨水庫大壩合龍蓄水後,岔路河下游成為人工控制徑流河段,減輕了洪澇災害,把原來的大片澇窪地變成了水田,實灌面積達1.19 萬公頃。
  • 星星哨水庫灌區位於岔路河下游區,灌區內的「萬昌大米[1] 品牌聞名全國,該流域是著名的重點水稻產區

文化遺址

流域內,在岔路河鎮東山、星星哨水庫東岸張家溝山頭和雙河鎮鷹嘴子都發現古代人居住遺址和大批古石棺墓葬群,考古專家根據出土的大量陶器石器及 16 文物認定為青銅器時代滿族祖先肅慎族的文化遺址。另在雙河鎮葦子溝發現一處遼金時代寺廟建築遺址,在岔路河鎮內發現一處清朝的關帝廟遺址。其中星星哨古遺址已被吉林市列為重點保護單位。

參考文獻

  1. 萬昌大米,古建中國 ,2017-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