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嶺南酸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嶺南酸棗

中文名:嶺南酸棗

學 名:Spondias lakonensis

Pierre ex Benth.

別 稱:假酸棗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無患子目

亞 目:漆樹亞目

科:漆樹科

族:檳榔青族

屬:檳榔青屬

種:嶺南酸棗

命名者及年代:Pierre ex

Benth.,1898

嶺南酸棗(學名:Spondias lakonensis Pierre ex Benth.)是漆樹科檳榔青屬植物,落葉喬木,分布於越南老撾泰國中國;在中國分布於廣西廣東海南福建。 喜陽光,耐旱,耐瘠。多生於疏林、溪旁、山坡、山谷次生闊葉林中,也常見於村莊院場的房前宅後、路旁、水旁、地旁。 嶺南酸棗果酸甜可食,有酒香。種子榨油可作肥皂。木材軟而輕,但不耐腐,適作家俱、箱板等。又可作庭園綠化樹種 。為優良的庭園觀賞樹和綠蔭樹。速生,適應性強,還可作為城郊低海拔山地疏殘林改造的先鋒樹種。 [1]

嶺南酸棗形態特徵

嶺南酸棗, 落葉喬木,高8-15米;小枝灰褐色,疏被微柔毛,粗4-6毫米。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長25-35厘米,有小葉5-11對,葉軸和葉柄圓柱形,疏被微柔毛;小葉對生或互生,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6-10厘米,寬1.5-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明顯偏斜,闊楔形至圓形,全緣,幼葉葉面疏被微柔毛,後變無毛,葉背脈上或脈腋被微柔毛,葉面干後變暗褐色,側脈8-10對,斜升,近邊緣處弧形彎曲,不形成邊緣脈;小葉柄短,長約2毫米,被微柔毛。

圓錐花序腋生,長15-25厘米,被灰褐色微柔毛,分枝疏散;苞片小,鑽形或卵形,長0.5-1毫米;被微柔毛;花小,白色,密集於花枝頂端;花梗纖細,長2.5-3.5毫米,近基部有關節,被微柔毛;花萼被微柔毛,長約0.6毫米,近中部5齒裂,裂片三角形,先端鈍;花瓣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約 2.5毫米,寬約1毫米,無毛,具3脈,開花時花瓣下傾,先端和邊緣內卷;雄蕊8-10,花絲線形,長約2.5毫米,與花瓣等長,花葯長圓形,長約1毫米;花盤無毛,邊緣波狀;心皮4,稀5,合生,子房4(-5)室,花柱1,無毛。

核果倒卵狀或卵狀正方形,長8-10毫米,寬6-7毫米,成熟時帶紅色,中果皮肉質,味甜可食,果核木質,近正方形,4個側面略凹,頂端具4角和9個凹點,橫切面近正方形,子房室與薄壁組織腔互生,每室具1種子;種子長圓形,種皮膜質。

嶺南酸棗主要變種

毛葉嶺南酸棗(Spondias lakonensis Pierre var.hirsuta C. Y. Wu et T. L. Ming):羽狀複葉長25-67厘米,小葉片較大,長6-13厘米,寬1.5-4厘米,兩面被微硬毛,脈上較密。圓錐花序大,長達35厘米,被灰黃色絨毛,與原變種明顯不同。

分布於中國雲南東南部和南部;生於海拔200-900米的石山溝谷密林中。近於Spondias laxiflora (Kurz) Lace,但花絲線形,平滑,與花瓣等長,不具乳突體,花葯長圓形,花柱直而連合,子房全部發育,果實4-5室而不同。

嶺南酸棗生長環境

喜高溫多濕氣候,耐旱耐寒。在中國海南低山地熱帶季雨林的疏林中常見,多在海拔300米以下的谷底和山溪背風的立地上生長,在土壤濕潤、環境較好的立地上常成小片的群狀分布,頗為茂盛。在中國廣西弄崗自然保護區,常與肥牛樹、蜆木、頂果木、多花嘉欖、海紅豆等混生,組成石山季雨林,嶺南酸棗處林冠上層。

性喜光,生於向陽山坡疏林中,幼苗期稍耐蔭,但耐蔭期不長,其大樹亦常見於林冠稀疏的單層林中,樹冠為寬廣的傘形,生勢挺秀,稀疏林下天然下種更新良好,幼苗及幼樹生長正常。

嶺南酸棗分布範圍

分布於越南老撾泰國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廣西(龍州寧明右江區武嗚天峨都安八步區)、廣東、海南和福建。

嶺南酸棗繁殖方法

一般採用播種繁殖。9-10月果熟時黃紅色,熟後脫落。採回或在地上撿拾果實,將其堆放3-5天,使果肉變軟腐爛,然後在水中搓洗去果皮肉,晾乾,即播或沙藏。果核千粒重1150克,發芽率65%。作床撒播,覆土厚1-2厘米,蓋草淋水保濕,播後15-20天可發芽。常規苗圃管理,1年苗高50厘米即可出圃造林。

嶺南酸棗栽培技術

石山造林採用容器苗,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容器育苗,待幼苗初生葉為3張複葉、苗高4-5厘米時,可移入育苗袋培育。春季或雨季造林。隨起隨栽,剪除部分枝葉,有利成活。成活後每年進行2-3次鬆土除草,並結合施肥,以促進幼樹快速生長。

嶺南酸棗主要價值

木材紋理通直,結構細緻,材質很軟而且極輕,加工容易;乾燥後稍開裂,且稍有變形;不耐腐,易受變色菌和腐朽菌侵染;縱切面平滑而具光澤,橫切面較難得平滑,適於作小件文具、小家具、箱板等用材。種子可榨油,種仁合油率34.28%,油青黃色,是很好的制肥皂原料,群眾多用以點燈。

果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質等,性味酸澀寒,具有消食滯的功效,治食滯腹痛。據《廣州植物志》載:「果熟時酸甜可食,有酒香」。

該樹種樹冠極擴散,樹姿扶疏,蒼翠婆娑。夏季開花時,白花與綠葉相輝映,色彩協調,素雅挺秀,為優良的庭園觀賞樹和綠蔭樹。速生,適應性強,還可作為城郊低海拔山地疏殘林改造的先鋒樹種。

參考來源

  1. 嶺南酸棗,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