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巍山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簡稱巍山縣),隸屬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西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縣城東距省會昆明市391千米,北距州府大理市53千米。巍山縣北與大理市相連,東與彌渡縣毗鄰;南面與南澗、鳳慶縣相鄰;西面與漾濞、昌寧縣以漾濞江為界。截至2013年,巍山縣轄6鄉4鎮,面積2266平方千米;至2017年底,戶籍人口為321554人。

2018年,巍山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05975萬元,增長9.0 %

巍山縣境內主要景點有:巍寶山道教宮觀古建築群、巍寶山長春洞古建築、山龍山與圖山南詔都城遺址等。

2018年9月29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經雲南省委、省政府研究,批准退出貧困縣。[1]

歷史沿革

巍山古稱「勐邪/蒙舍」、「勐邪龍/蒙舍龍」、「邪龍/舍龍」,屬哀牢地。

公元前109年,漢朝征服滇國設置益州郡,將勢力伸入哀牢國,在哀牢東部、今巍山設邪龍縣。邪龍縣劃歸益州郡管轄。

公元69年,哀牢國歸附漢朝,漢朝在其地設置永昌郡。邪龍縣由益州郡轉劃永昌郡。

公元225年,蜀漢分建寧、越雋、永昌三郡地置雲南郡,邪龍縣由永昌郡劃入雲南郡。巍山屬雲南郡邪龍縣。

西晉滅蜀漢後,巍山亦屬雲南郡邪龍縣;西晉之後,北方紛爭,巍山土目不再臣服任何政權。

公元738年,「蒙舍」的哀牢人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南詔國」。巍山為南詔王室直屬的蒙舍啖。

南詔滅亡後,先後隸屬大長和國、大天興國、大義寧國、大理國的蒙舍啖。

公元1096年,大理國將蒙舍啖與銀生節度合併為蒙舍鎮,轄巍山盆地以南至西雙版納等地。巍山屬大理國蒙舍鎮。

公元1254年,元朝滅大理國。巍山屬元朝大理萬戶府。

公元1343年,元朝軍隊進攻瑞麗江河谷盆地崛起的「勐卯弄」(麓川國)、被「勐卯弄」(麓川國)軍隊追擊至漾濞江一帶,巍山被「勐卯弄」(麓川國)的刀斯郎將軍占據。

公元1355年,「勐卯弄」(麓川國)歸附元朝,元朝在其控制區域置平緬宣慰司。巍山屬平緬宣慰司蒙舍地。

公元1382年,明朝占領「勐卯弄」(平緬宣慰司)蒙舍地、置蒙化州,任當地土目左禾為土知州。巍山屬蒙化州。

公元1409年,左伽襲土知州職;公元1448年,升蒙化州為蒙化府,封左伽為知府掌印。

清朝,沿襲明朝制度,直至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

民國初年,將蒙城、新興、安遠三鄉裁歸流官管理,留隆城邑、左三村、谷波羅等二十多個土城寨子歸原土司左氏管理。先為府,後改設一等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6年11月成立巍山彝族自治縣,1958年10月成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西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地處東經99°55′-100°25′、北緯24°56′-25°32′之間。縣境東與彌渡縣毗鄰,西與漾濞彝族自治縣和保山地區昌寧縣、臨滄地區鳳慶縣隔漾濞江相望,南與南澗彝族自治縣接壤,北與大理市相連。

地形地貌

巍山縣屬雲嶺橫斷山脈的南延部份,地處哀牢山和無量山北段地區,和大理點蒼山遙遙相望。河谷、盆地、山地相間分布。地勢為北高南低,東高西低。海拔高差懸殊大,其中河谷最低海拔1146米,山地最高海拔3037米。

氣候特徵

巍山縣屬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除部分高山冷涼地區及河谷低熱地區外,大部份地區都是四季如春。巍山縣年平均氣溫15.6℃,年日照總時數平均2320小時,太陽輻射總量5892兆焦耳,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風向多為西南風,最大風速每秒20米。

河流水系

巍山縣屬紅河和瀾滄江兩大水系,以境內西部山脈為分水嶺,山脈以西的漾濞江流域屬瀾滄江水系,山脈以東的西河流域屬紅河水系。境內主要河流有西河、漾濞江和樂秋河。

礦產資源

巍山縣礦產資源主要有銻礦、銅礦、金礦、鐵礦、鉛鋅礦、石膏礦等。其中,銻儲量為9萬噸,金儲量為11噸。

生物資源

巍山縣有野生哺乳動物70多種,主要有鹿、熊、狐狸、刺蝟、穿山甲等;有野生禽類100多種,主要有綠孔雀、錦雞、畫眉、綠鳩等。有野生植物300多種,主要有雲南松、華山松、高山栲、蘭花、菊花等。名貴藥材有茯苓、天麻、巍參、細紅花等;名貴菌類有松茸、雞樅、香菇、木耳等。

水能資源

巍山縣地表水主要靠降雨。境內西河、漾濞江、樂秋河及支流,年平均徑流量約5200萬立方米。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巍山縣轄4鎮、6鄉,分別為南詔鎮廟街鎮大倉鎮永建鎮、巍寶山鄉、紫金鄉、馬鞍山鄉、五印鄉、牛街鄉、青華鄉,共有83個村(居)民委員會。[3]

人口民族

人口

2019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323478人,其中:鄉村人口196459人,城鎮人口127019人。按性別分:男性163851人,女性159627人;按民族分:漢族173885人,彝族113812人,回族24238人,白族8060人,苗族1821人,傈僳族707人,其他少數民族955人。

民族

2018年末,巍山縣境內民族主要有漢族、彝族、回族等。按民族分:漢族173832人,彝族113446人,回族24176人,其他少數民族11220人。

經濟

綜述

2019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92729萬元,按2015年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以下簡稱同比)增長5.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1589萬元,同比增長5.4%;第二產業增加值198101萬元,同比增長5.2%;第三產業增加值363039萬元,同比增長5.2%。全縣三次產業結構為29:25:46。全縣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完成418622萬元,占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2.8%。

第一產業

2019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577566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443701畝。糧食總產160573噸,同比增長1.16%;糧食平均單產362公斤,與上年持平。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97048萬元,同比增長19.84%,其中:種植業產值168137萬元,同比增長0.67%;林業產值25451萬元,同比增長56.86%;畜牧業產值179148萬元,同比增長40.71%;漁業產值13918萬元,同比增長22.2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0394萬元,同比增長10.93%。

2019年全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3414.9萬瓦特。大中型拖拉機1964台,小型拖拉機394台,農用排灌動力機械2639台。機械耕耙面積27624.98公頃,機播面積5106.8公頃,機電灌溉面積13486.7公頃,機械植保面積23595.12公頃,機收面積8106.2公頃,機械脫粒糧食35960.46噸。農機化經營總收入5762.08萬元,實現利潤總額2030.82萬元。

2019年全縣化肥施用量(折純量)5884噸,比上年減少1噸,同比下降 0.02%;農藥施用量92噸,同比下降1.08%;農膜施用量330噸,同比增長3.45%。

第二產業

201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完成515997萬元,同比增長4.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368711萬元,同比增長4.5%,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完成147286萬元,同比增長3.7%。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148016萬元,按2015年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96659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8.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採礦業增加值完成1849萬元,占1.91%,製造業增加值完成59987萬元,占62.0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完成34823萬元,占36.03%。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有增有減。

2019年全縣具備資質等級的7個建築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7664萬元,同比下降13.7%。全縣建築業增加值完成50226萬元,按2015年不變價格計算同比下降5.7%。

第三產業

2019年全縣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含房地產投資)完成 471907萬元,同比增長10.2%,其中: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不含房地產項目)完成428870萬元,同比增長9.6%;房地產投資完成43037萬元,同比增長16.5%。非電力工業投資完成32713萬元,同比下降7.8%。

2019年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含房地產投資)共有施工項目79個,比上年減少22個,其中2019年新開工項目47個,比上年減少24個。

主要行業投資完成情況為:農林牧漁業投資完成25935萬元,同比下降20.1%;工業投資完成34759萬元,同比下降2.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含大臨鐵路、大南高速)完成172079萬元,同比增長88.1%;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完成168123萬元,同比增長14.0%;教育行業投資完成4368萬元,同比下降59.4%;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完成4426萬元,同比下降31.5%;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投資完成257萬元,同比下降99.4%。

2019年末全縣共有房地產開發企業4家,全年完成投資43037萬元,同比增長16.5%。商品房銷售面積25206平方米,同比下降66.9%;商品房銷售額18145萬元,同比下降56.4%。

貿易

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38507.7萬元,同比增長10.6%。按銷售單位所在地統計:城鎮完成207843.7萬元,同比增長11.0%,鄉村完成130664萬元,同比增長10.1%;按消費形態統計:餐飲收入完成100875.3萬元,同比增長10.3%,商品零售完成237632.4萬元,同比增長10.8%;按規模統計:限額以上完成23470.7萬元,同比增長14.2%;限額以下完成315037萬元,同比增長10.4%。

財稅金融

2019年全縣財政總收入58058萬元,同比下降1.5%,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9567萬元,同比增長5.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5689萬元,同比增長1.1%。全縣實現稅收收入40506萬元,同比下降9.7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稅收收入172萬元,同比增長32.31%;第二產業實現稅收收入14800萬元,同比下降11.88%;第三產業實現稅收收入25534萬元,同比下降8.6%。

2019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829857萬元,比上年增長11.35%,其中住戶儲蓄存款餘額556708萬元,比上年增長11.51%。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480935萬元,比上年減少0.7%,其中:短期貸款299651萬元,比上年增長3.78%;中長期貸款181284萬元,比上年減少7.33%。

對外開放和旅遊

2019年全縣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32個(含往年結轉項目16個),項目協議總投資2630784萬元,完成州外實際到位資金692143萬元,同比增長24.5%,完成省外實際到位資金589742萬元,同比增長38.4%。對外貿易出口總額完成3370萬元,比上年減少614萬元,同比下降15.4%。

2019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433.3704萬人次,同比增長11%,其中海外遊客31662人。實現旅遊社會總收入788609.79萬元,同比增長30%,其中外匯收入1715.2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1852.39萬元。[4]

社會事業

教育

2019年全縣擁有普通高中3所(其中民辦1所),職業高級中學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初級中學13所(其中民辦學校1所),小學77所,幼兒園88所(含公辦29所)。全縣普通高中在校學生4866人,職業高中在校學生1061人,初中在校學生10597人,小學在校學生19588人,在園幼兒8221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8.5%,全縣小學適齡兒童淨入學率99.53%,初中學齡人口毛入學率129.4%,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5.76%,高考總上線率100%。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159人,職業中學專任教師79人,小學專任教師1104人。[2]

文化

2019年全縣擁有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館辦文藝團隊6個,業餘文藝表演隊314支,公共圖書館藏書量66070冊,電子文獻28000冊。年末全縣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為99.72%。      

衛生

2019年全縣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3個,其中:醫院5個(綜合醫院 3 個、中醫醫院1個、精神病醫院1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23個(鄉鎮衛生院9個、社區服務中心1個、村衛生室79個、個體診所31個、醫務室3個);公共衛生專業機構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血吸蟲病防治站1個、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1個、流動人口管理站1個、衛生監督所1個);其他衛生機構0個。病床實有數1271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458人。2019年全縣傳染病總發病率453.40 /10萬。[2]

人民生活

2019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70元,同比增長7.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17元,同比增長10.7%。

社會保障

2019年全縣共有11768人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征繳保險費6960萬元,支出11088萬元;共有102個單位7886人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收繳保險費13154萬元,收繳職業年金2533萬元,發放2046人11594萬元;共有189204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續費141720人,徵收保險費2014萬元,發放41140人養老金5229萬元,支付喪葬費169萬元;共有967人參加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享受待遇593人,發放待遇371萬元;共有172個單位6908人參加失業保險,征繳保險費202.09萬元,發放失業保險金98.48萬元;共有248個單位12340人參加工傷保險,徵收保險費195萬元,發生並認定工傷事故10人,支付工傷待遇149萬元;共有248個單位8797人參加生育保險,徵收保險費453萬元,年內支付生育保險618人528萬元;共有239個單位12753名職工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收繳保險費8151萬元,支出7762萬元;共有294697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基金總收入22727萬元,總支出21147萬元。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2%。

2019年全縣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對象2423戶2920人,累計支付低保金1376.8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8391戶20619人,累計支付低保金5792.37萬元。全縣80周歲以上的高齡老人5850人,全年累計發放高齡津貼335萬元。

安全生產

2019年全縣共發生各類事故168起,死亡25人,受傷130人,直接經濟損失92.6萬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31起,死亡25人,受傷130人,直接經濟損失39萬元;火災事故37起,死亡0人,直接經濟損失53.6萬元,未發生工礦商貿安全事故。

資源環境

2019年末全縣森林面積160678.47公頃,森林覆蓋率61.5%。全年平均氣溫16.9℃,濕度69%,總降雨量512.0毫米,冬季極端最低氣溫為-1.7℃,夏季極端最高氣溫為33.3℃。

2019年預計全縣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量為138.61萬噸,共完成化學需氧量削減368.94噸,氨氮削減66.81噸,年末城鎮綠化率38.26%。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93%,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5]

交通

綜述

2019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完成32343萬元,按2015年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

2019年末全縣公路通車裡程3576.792公里,全年郵政業務總量2447萬元,同比增長1.41%。電信業務總量161971萬元,同比增長67.76%。

公路

至2011年末,巍山縣公路通車裡程達2419.1千米,其中省道77.01千米、縣道281.81千米,鄉道525.47千米,專用公路15.92千米,村社公路1518.89千米,公路密度為1.1千米/平方公里。

水路

至2011年末,巍山縣水路運輸多屬民間渡口,縣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設置的渡口有八個,分別是牛街鄉犀牛渡、小密喜渡,青華鄉拉四渡,五印鄉富去媽渡、扎媽古郎渡、地固渡、禮可渡,馬鞍山田口渡。

所獲榮譽

2020年1月,入選2020中國禮儀百佳縣市。

風景名勝

山龍山於圖山城址

山龍山於圖山城址位於巍山縣大倉鎮,遺址面積約五千平方米,為南詔國第一座都城遺址。

巍寶山國家森林公園

巍寶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巍山縣城東南面,面積19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569米。1992年,被列為國家森林公園。

巍山古城

巍山古城也稱為南詔古城,是南詔文化的發源地。始建於元末明初,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之一,也是中國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