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川筋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川筋龍

川荕龍又名酸桶筍、酸湯梗、川筋龍、斑莊、斑杖根、大葉蛇總管、黃地榆、順筋靈。為蓼科蓼屬植物,以根、根狀莖或莖葉入藥。多年生草本,高可達70厘米。球莖扁球狀,上生鬚根,莖圓柱形,有紫褐色斑點,全體禿淨無毛。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川筋龍
  • 拉丁學名; Rhizoma Polygoni Cuspidati
  • 別稱;五三、虎杖、花斑竹酸筒杆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科;天南星科
  • 分布區域;我國中部及南部各省

別稱

川荕龍又名酸桶筍酸湯梗、川筋龍、斑莊、斑杖根、大葉蛇總管、黃地榆、順筋靈

來源與性狀

本品為蓼科蓼屬植物,以根、根狀莖或莖葉入藥。根在春、秋季挖,切片曬乾;根狀基、莖葉在春夏採收。本品為多年生高大粗壯草本,高2~3米,地下有木質且長的根狀莖,外皮黑棕或棕黃色。莖直立中空,圓柱形。單葉可生,寬卵圓形。生長于山谷、溪旁。

形態特徵

葉2枚,互生狀,掌狀複葉,3歧狀,小葉7~15枚,中央小葉較大,橢圓形,長約12厘米,寬約3~4厘米,基部楔形或鈍,先端銳尖,全緣或有疏鋸齒,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白色,葉脈在表面稍凹陷,側脈在近葉緣處相聯結。花單性異株,黃白色,肉穗花序頂生,佛焰苞紫褐色,有縱形白紋,苞片上部彎平,肉穗花序上端呈棒狀。

漿果聚生成圓柱狀的果穗,熟時紅色 。

生態分布

產於我國中部及南部各省;多生於溝谷林下陰濕處或溪邊叢林下。南昌附近西山山脈有生長 。

分布於我國西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各地區 。

主要成分和性能

本品含有揮髮油、香豆精等,具辛、平,有小毒。

藥用部分

球莖入藥,秋冬採收 。

用法與用量

用量為每天用(本品5克+苦參5克+金銀花藤5克)/千克魚體重,加水2千克熬煮,取汁加麵粉500克,攪拌成糊狀,冷後拌草餵魚,每天1次,連用3天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