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川街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川街龍屬
圖片來自dinosaurpictures

川街龍屬學名Chuanjiesaurus)是來自侏儸紀中期(約1億6800萬年前)中國西南部的一大型植食性四足蜥腳下目真蜥腳類馬門溪龍科恐龍,化石出土於雲南省祿豐縣川街鄉的阿納村。

模式種阿納川街龍Chuanjiesaurus ananensis)於2000年由方、龐、呂、張、潘、王、李、程所命名、敘述 ;2011年關谷透重新檢視其標本;2020年部份原先歸至本屬的化石材料因為有足夠差異而被建立成新屬新種川街阿納龍Analong chuanjieensis[1]

發現和研究歷史

1995年,在雲南省祿豐縣祿豐縣恐龍博物館附近的川街鄉阿納村發現了兩具巨大的蜥腳類遺骸,人員開始進行挖掘工作並在其上方建造房舍以防風化造成的破壞。化石原況埋藏的狀態引起了大眾矚目,因此決定維持此貌,並在周圍建立現代化的展示空間「世界恐龍谷」,2008年開放展出。

作為此挖掘工作的一部分,方曉思等人於2000年命名這些遺骸為模式種阿納川街龍(C. ananensis,屬名和種名都取自發現地),並進行了概述。但因為該份原始描述有些簡略,2011年關谷透重新檢視了川街龍化石並給出更詳盡的敘述。

正模標本(編號Lfch 1001)出土於張和組塊狀深紅色粉砂岩中,確切年代尚不確定,但估計大約是侏儸紀中期。由缺乏頭骨的部份骨骼所組成。另外還有三具蜥腳類跟獸腳類時代龍的遺骸一起被發現。只有關谷清楚的指出哪些骨頭材料屬於正模標本,包含:一系列尾椎、一個肩帶、兩個肱骨、一個缺手的左前臂、以及一個缺腳的右後腿;另外他還指出第二具骨架(編號LCD9701-I),包含:一系列的11節頸椎、6節個後背骨、4節薦椎、一系列的25節尾椎、缺指的左前肢、左髂骨、成對的恥骨以及左股骨;許多額外骨頭材料也被呈現出來,但與前述標本不相吻合,因此未被關谷所歸入。2020年,第二具骨架由任鑫鑫等人命名為新的獨立物種:阿納龍屬

敘述

身長約25公尺,屬於大型。[2]

方給出了五項鑑定特徵,但這些被發現也存在於其他蜥腳類,例如雙後凹加長頸椎、前凹尾椎椎體向後程度漸少,也在馬門溪龍上發現。後來關谷整理出完整的鑑定特徵:神經棘突起背側基部發育三道稜脊;後部背椎的下椎弓突呈V形;後部背椎與薦椎神經棘部分融合,最後呈鈕扣狀擴張;前部尾椎具橫向突起,其前緣發育一個板;第二掌骨的寬度小於長度的五分之一;股骨外部具有額外與腓骨接觸的關節塊,外頭寬於內部分隔凹槽。

脊柱

頸部非常長。頸椎呈雙後凹(前面凸後面凹)。頸椎加長呈圓柱形。未分叉的神經棘突起少且龍骨消失。頸椎側面有淺側凹。直到最後一節已知的頸椎(第十二節長約七十公分)均呈現長度增加,代表全部頸椎有十二節以上。關節突起很長並與頸椎對齊,代表相互活動性低,若川街龍想經頸部抬起豎直,則必須將後腿抬起。頸椎內部充滿海綿狀空腔。

背椎也是雙後凹。底側有一橫凸;側面有深坑狀側凹,但內部沒有任何開口。椎板發育不明顯,通常低矮而單一。腰椎短且高並緊密收縮,神經棘高並末端變寬。最後一節背椎與薦骨半融合,其中四節薦椎呈現神經棘融合。最後一節薦椎背側明顯凸出。

尾部相對短且急遽縮窄。前部尾椎前傾且前端空心,向後部變成兩側空心的雙凹,再變成兩面扁平的上下凹。尾椎缺乏空腔和低矮椎弓。稜脊系統發育不明顯,神經棘前後無椎板。前部神經棘呈桿狀且向前略彎,向後及向末端越來越橫向變平。第一尾椎側突高,剖面為圓形,前端有道稜脊;往後側突變成翼形,自第十二節尾椎起消失。前部人字骨筆直加長,在一個相對較小的管道上方有一道連接;第二節人字骨末端稍微變寬;中部人字骨更短,側視中末端呈叉狀。

四肢

肩胛骨前下緣有個發育良好的肩峰突,呈圓冠形,向上延伸得遠,側視約為軸的兩倍;骨梳外側有道明顯的稜脊;肩胛骨內側平坦沒有稜脊;末端稍微變寬。鳥喙骨前後部呈圓角矩形,後部由圓形鳥喙孔穿透;其下背有一個小的喙形突起。

前肢長約2公尺。肱骨相當平坦,有窄短的三角嵴向外彎曲;頭端強烈圓潤;前底部有兩道低矮的稜脊。尺骨短實,長72公分;其頂端透過一個深槽三向射線狀伸出並與橈骨接觸。橈骨細棒狀;軸呈一小S形彎曲。垂直長著五隻掌骨;第二根特別細長;第四根最長有255毫米。

骨盆中,髂骨相當短,頂部強烈圓潤;低前葉倚靠著一個點;後葉向外略呈唇形;後緣幾乎融合於坐骨前的短肢。恥骨短實,軸平坦且橫寬。兩恥骨的坐骨根接縫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粗糙圓形表面。閉孔圓形。坐骨軸很細長。至少在正模標本中,兩個坐骨都沒有融合。

股骨長137.5公分。第四轉子在軸長中心下方形成一低圓冠。大部分基礎蜥腳類股骨下側有兩個關節結節,而川街龍的外部有兩個骨梳,如同合川馬門溪龍,但在內部結節和外部結節之間沒有這麼深的溝。脛骨非常纖細,長89公分;頂部未從前向後延伸。Crista cnemialis低冠突出至外。腓骨細長呈S形桿狀並略帶波浪形。踝骨具有相當矮、沒有孔的直立分支。

參考文獻

  1. Xin-Xin Ren; Toru Sekiya; Tao Wang; Zhi-Wen Yang; Hai-Lu You. A revision of the referred specimen of Chuanjiesaurus anaensis Fang et al., 2000: a new early branching mamenchisaurid sauropod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China. Historical Bi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leobiology. 2020,. in press. doi:10.1080/08912963.2020.1747450. 
  2. Holtz, Thomas R. Holtz's Genus List (PDF).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