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圖書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圖書館1962年巴彥淖爾市圖書館成立於磴口縣,1974年搬遷至臨河區,2008年在原址新建的新華街館投入使用,是全市藏書、館際聯絡和圖書館業務輔導培訓中心。2012年底,五分之三館舍遷入臨河西區的文博中心新館,內設圖書館[1]行政辦公區、圖書流通部、圖書檢索大廳、期刊閱覽室、文獻采編部、網絡技術部(電子閱覽室)、兒童閱覽室、自習室、地下藏書庫、巴彥淖爾市圖書館學會(研究輔導部)。

基本介紹

1962年巴彥淖爾市圖書館成立於磴口縣,1974年搬遷至臨河區,2008年在原址新建的新華街館投入使用,是全市藏書、館際聯絡和圖書館業務輔導培訓中心。館外在市委宣傳部、市老幹部活動中心設立常年固定借閱室、派專人管理;並在杭錦後旗花園社區、烏蘭布和治沙局等地設有共建圖書點。館舍總面積達8000餘平方米。巴彥淖爾市圖書館始終把「辦讀者滿意的圖書館」的辦館理念貫穿於圖書館的建設和服務當中,面向不同年齡段、社會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的市民開放;對離退休老幹部、現役軍人、殘疾人、下崗職工、低保人員實行優惠服務;定期為社區、部隊、養老院、學校、農民工等社會單位贈送圖書。曾在1998年第三次全國縣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中被評為地區級三級圖書館;在2013年第5次全國縣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中被定級為市級二級館。目前全館編制39人,在崗人員35人。管理崗位3人,工勤人員2人,專業技術人員30人,其中副高級職稱9人、中級職稱14人、初級職稱7人,人才儲備3人。其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2]達到總編制人數的39.6%,專科學歷者達到33%。

2010年--2014年巴彥淖爾市圖書館分別獲得中共巴彥淖爾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頒發的「文明單位」;巴市「雙學雙比」活動領導小組授予的「巾幗文明崗」; 2013年獲得由中共巴彥淖爾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頒發的「文明單位標兵」;2014年獲得自治區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自治區教育廳共同頒發的「先進集體」。

展廳展館

2012年底,五分之三館舍遷入臨河西區的文博中心新館,內設圖書館行政辦公區、圖書流通部、圖書檢索大廳、期刊閱覽室、文獻采編部、網絡技術部(電子閱覽室)、兒童閱覽室、自習室、地下藏書庫、巴彥淖爾市圖書館學會(研究輔導部);舊館(新華西街)留駐我館的報刊閱覽部、古籍特藏部、民地文獻部、參考諮詢部、蒙文工作部、與市殘聯共建的殘疾人閱覽室、民族與地方文獻展廳。

館藏實力

圖書館目前總入藏量為24餘萬冊,其中蒙古文圖書2200餘冊,地方文獻資料3000餘冊,中文期刊累計入藏有900多種,報紙累計近200種;在1.8萬冊古籍線裝藏書中不乏名貴版本和珍品,如明代刻本、清內府刻本及罕見的寫本稿本等,還有十多種近2000冊滿文古籍等等,在內蒙古盟市級圖書館古籍藏書方面居前列。2011年免費開放後,巴彥淖爾市圖書館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契機,得到了政府每年50萬的財政支持,全面免費對外開放。與過去相比購書量有大幅增加,各項服務條件都在不斷提高,圖書館進入了全面發展時期。隨着現代科技的進步,讀者們對數字化圖書館的使用需求也日漸增加。2015年2月,我館購置的2台電子圖書借閱機、市圖書館微信公眾平台也正式向讀者開放;2015年4月,「典藏巴彥淖爾」文獻陳列室正式向讀者開放,共展出了純地方文獻書刊2300餘種,是我館在民地文獻工作中的一個新的里程碑。目前,我館的電子閱覽室、圖書館網站、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建設當中,不久將會為讀者提供更優質和科學有效地服務。

視頻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圖書館 相關視頻

巴彥淖爾市圖書館
國家一級詞作家喬明向巴彥淖爾市圖書館捐贈圖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