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黎碼頭邊(王佐良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作品原文

作者:王佐良

是這種橋頭的凝神,

面對着煙霧裡的白水,

聽任身邊千車萬車過去,

沉默地注視橋下的流水,

是這種永恆的姿勢

給了薩特快樂和絕望?


走路的個個是可敬的市民,

各自盼望着開胃酒和打盹的下午。

有一天凝神的眼睛忽然放了光:

她矮小而蒼白,他不斷抽着煙,

不說話,緩緩地走向碼頭邊,

苦難使他們慷慨地溫柔。


於是準備去做小婦人,

投降給菜市和雜貨店,

開始有笑聲,開始想鎖門,

買了桌燈和窗簾布,

他卻死在輪下。沒有眼淚,

只有孩子和肺病在身體裡生長。


也許得了救,她變成老駝背,

頭上包一塊黑巾,去服侍一個交際花,

看她在黑禮服上露出白胸膛,

又隨手掛上鑽石的項鍊。

你認為她看見了自己,或者

猛然迎面了三十年前的他?



她卻只偎着小火爐,

打盹如無記憶的貓。

屍骨早已化泥,孩子長成了水手,

肺上的洞也結了殼,

只有這通往水邊小小港盡頭,

又看見別人在橋頭凝神。

作者簡介

王佐良,1916年2月12日生,詩人翻譯家教授英國文學研究專家,浙江上虞人。[1]

1929年至1934年,在武昌文華中學讀書。1939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外語系(原清華大學外語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國牛津大學為攻讀英國文學研究生。[2]

1949年回國後,歷任北京外國語學院教授、英語系主任、副院長。[3]

王佐良先生學生時期就寫詩,並有英文詩發表,又有中篇小說《昆明居》為世人所知。五十年代起以雙向翻譯從事文化交流和文學研究, 把中國戲劇文學名著《雷雨》等作品譯成英文,把英詩多種移譯為中文,主張以詩譯詩,存原詩風貌;研究英國文學的中英文論著,以文藝復興時期和現代詩歌兩個領域為主。集詩人、翻譯家、研究工作者於一身而各有成就。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與許國璋吳景榮曾被譽為新中國的「三大英語權威」。他為新中國英語教育和英語翻譯所做出的貢獻,已有不少文章做過回憶和論述。[4]

他最廣為流傳的篇作是翻譯培根隨筆集其中的《論學習》等,該譯作的語言精煉優美傳神,被廣大讀者視為是最權威的版本。[5]

1995年1月19日,於北京去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