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常德傳 | |
---|---|
原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 |
出生 | 1945年6月 |
國籍 | 中國 |
母校 | 大連海運學院 |
職業 | 職業經理 |
常德傳,男,漢族,中共黨員,1945年6月出生,原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1]。他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第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首批國際高級職業經理人,中國首批高級職業經理。上海海事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客座教授, 被譽為中國港口管理界的"教父"[3]。
個人經歷
1968年從大連海運學院(現大連海事大學)畢業,到青島港從事一線裝卸工作,至今在青島港工作已達40年。先後擔任過裝卸工、機電科技術員、副科長、科長,作業區黨委副書記、作業區主任。1981年36歲時擔任青島港務局副局長。1984年39歲時任青島港務局黨委書記。1988年青島港實行局長負責制時改任局長。2003年青島港務局改制為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常德傳改任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
常德傳堅持"革命理想高於天,理直氣壯講奉獻",帶領青島港人"精忠報國、服務社會、造福職工",在改革開放三十年間,為國家創造200多億元優良資產,累計為國家上繳稅費150多億元,相當於為國家貢獻了20多個20世紀80年代末期的青島港。僅"十五"以來,就為國家創造了1961億元的海關入庫收入來源。上繳各種稅費114.7億元,其中上繳市地稅五年保持第一。常德傳堅持"永遠聽黨話、永遠跟黨走、永遠報黨恩",忠誠踐行科學發展觀,把一個百年老港建設成為三個現代化新港,使青島港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吞吐量只有2000萬噸的小港挺進世界大港前七強。他集40年國企改革發展的實踐鑄就了《常德傳論國企》,被專家譽為:帶領青島港用實踐、用事實、用數據,甚至用國際化的評判標準對國有企業能不能搞好、國有企業能不能出企業家做出了最肯定的回答,挺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常德傳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企業家等稱號。
所獲榮譽
常德傳以其卓越的經營管理業績,先後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企業家、首屆"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全國首屆"創業企業家"、首屆十佳"中國傑出質量人"、全國質量管理突出貢獻者、十大"中華孝親敬老楷模"、亞太最具創造力之華商領袖、新世紀中國改革十大新聞人物、中國改革開放30年十大基業長青人物、"中國改革功勳人物"、中國魯商30年功勳人物、中國節能減排功勳人物傑出貢獻獎、"全國用戶滿意傑出管理者"、"全國推行全面質量管理30周年傑出管理者"等一系列榮譽稱號。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第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首批國際高級職業經理人,中國首批高級職業經理。上海海事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客座教授, 被譽為中國港口管理界的"教父"。
評常德傳
青島港之於改革開放30年,無疑具有標杆的意義;青島港之於企業和管理學界,無疑具有「中國化管理」模式意義;青島港之於領導科學,無疑具有資治的通鑑意義。還有其它,但僅此就不愧為業界範式、國之翹楚。面對着《常德傳論國企》,頗能啟人深思。
青島港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六大跨越」、世界一流,這都不是刻意的形象包裝和虛擬繁榮。吞吐量、資產總值、上繳稅費、效率、效益擺在這裡,無法做假;全員隊伍素質、金牌作業團隊也擺在這裡,同樣也無法做假;領導層和管理團隊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同時也體現在這裡,這也是無法粉飾的。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青島港沒有把一名員工推向社會,沒有把「養老」推向社會。他們讓老百姓最大限度地分享到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成果。就企業規模和社會影響的廣泛度而言,這在全國罕有其匹!本來屬於「國家隊」,國家也有能力把他包下來,贏利或虧損,對領導層和管理層的利益影響並不大。或許虧損大了還能換來國家真金白銀的輸血。某些特大型國企最近競相報虧就是一種「合法」的搶占,集團利益是贏了,但幕後的聰明世人都不言而明。
歷史有時候會有些曖昧,只是後人的評判是不留情面的。青島港同樣經歷了30年的風風雨雨,同樣飽受了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轉型的陳痛,青島港同樣知道金錢不是糞土,但他們在奉獻和索取之間選擇了前者,這恐怕不單單是一種風格。在這個意義上,青島港所展現的決不是通常意義上北國漢子對國家的忠勇樸厚,而是一種與中華傳統文明一脈相承又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精神。支撐這種精神的是一種全新的社會人格——青島港人格——既有厚重的道德力量,又有健碩的創新元素,既是中國特色,又是社會主義,這種高度是多重超越的結果,這是一個龐大的課題,對這個課題的成功解讀將足以重塑國民的靈魂,將煥發出新的時代風貌,這個全新的時代正是科學發展觀的願景訴求,或曰偉大目標。
青島港的標杆意義不僅僅是為國家上繳了100多億、為國家貢獻了20多個青島港、創造了1000多億的GDP和提代了1300多億的入庫稅收。在更高更深更遠的標杆意義上,青島港貢獻了一種精神、一種社會人格。與上世紀的大慶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是逆境突起,只是青島港面臨的逆境更內在更深刻,在更嚴峻的歷史命題面前,青島港付出了更多的理性。時代使然,殊不容易。這一切,《常德傳論國企》都告訴了我們。
從本質意義上講,管理不是工具,而是文化。當然這種文化溯源於實踐。回頭看一下青島港30年的管理探索之路,不難發現如下的特點,那就是青島港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邁進的最初關口處,他們沒有打破重來,沒有先破後立,沒有休克療法。而是在民生底線和大局穩定的雙重前提下,逐漸注入新的機制元素,逐漸加大改革的力度,逐漸體現效率與公平的勻勢,最後成功地實現了體制轉身,創造了有史以來青島港的最好局面。這是典型的中國之路,是深諳國情民情的明智之舉,暗合了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前行軌跡,從本源上踐履了「毛鄧三科」的偉大理論。從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到科學發展觀,始終貫穿着一個治理理念,那就是穩定。
常德傳 | |
---|---|
青島港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 |
從治理的角度講,一方面因為我們是13億人口的大國,一旦失去穩定將會波及人類社會的秩序。另一方面,「穩定壓倒一切」也是源於對我們民族根性的準確把握。民族根性植根於民族的生存文化和歷史,是不可輕視的民情。世界上總有一些民族適宜在強勢政府和大一統的土壤里生存,這同樣是一種不容褻瀆的集體人權。畢竟人權有不同的層次,而生存和溫飽無疑是基本中的基本。處在人權首端的汪洋大海中,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革命」。相反,倒是在穩定前提下循序漸進的改革,被歷史證明了是惟一可行的中國之路。
如今30年過去了,中國沒有一夜暴富,但終於「摸」到了指向正道的路標,成為全人類探索大軍的領跑者之一。青島港也不是一夜暴富,但由於在改革開放之初就選擇了理性智慧的管理切入點,所以終成階段性正果,從灰姑娘變成了俏公主。缺少了大砍大殺,缺少了感性的宣洩和痛快,換來的卻是沉甸甸的效益和篤實的民心。良好的切入點奠基了此後30年的管理之路,青島港的管理從「以政代管」的模式中脫胎而出,以中國共產黨人的成功實踐為主體,充分挖掘、發揚和吸收了華夏文明的精髓和滋養,廣泛借鑑了發達國家的管理科學和精神,融管理哲學和管理科學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和體系。
在中國,任何行之有效的管理都離不開兩種路徑,一是傳統管理的現代化,二是外來管理的本土化。我們把這稱為「中國化管理」,是一種「化」,而不是「式」,因為「式」可以複製,「化」只是化成,成功的管理在超越了工具屬性之後是不可能複製的。青島港模式正是這樣。
在管理學意義上,《常德傳論國企》的成功之處有三:
一是他提供給我們的並不是一個精製的封閉的管理模型,而是一個開放型的動感體系。無法對這個體系進行理論和做法上的切割,只能學習和把握這個體系的內在精神與文化,在意識形態層面或許會給出一種啟迪,因而會成為學習者參悟的動力,激發更多的創造性思維發生。這種貢獻對中國的管理界來說是功德無量的。
二是《常德傳論國企》通篇講述的管理思想、理念、感悟和做法都被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這一點不容易,因為在中國學界,歷來不乏談玄論道的傳統。特別是由於幾千年來我們只有管理而沒有管理學,所以改革開放之後境外的管理學著作鋪天蓋地而來,某些專家學者趁機構建自己的學術體系,故管理學著作在社會上潮水般的出版,令人目不暇接。但不幸也就由此形成了管理實踐與管理理論的兩張皮現象。煌煌大著,看起來儼然,聽起來肅然,用起來茫然。形成了我們社會特有的幽默。《常德傳論國企》不是這樣,來源於實踐,有十倍百倍的效果在支撐着文字,這樣的著作並不多見。
三是文體。見到本書著者常德傳寫給友人的贈言說:「這本書是我干國企的實踐感悟。」可見作者並沒有刻意構築自己的管理體系,只是感悟而已。所以本書牢牢扣緊了感悟二字,全書是以感悟體寫成的。感悟體非漢語寫作獨有,但無疑是中國學人的所長。言必及物,一矢一的。並無過多的邏輯承轉和鋪張揚厲。這正是傳統經典文體的過人之處。中國化的管理用中國化的文體寫出來,珠聯璧合之妙立顯。言必己出,有感而發,是否又從另一個側面顯現了青島港社會人格的傳承基因?從傳播意義上講,《常德傳論國企》可以傳世,可以資治,語之為通鑑起碼為國企通鑑,當不為過也。
在目前的體制背景下,一個企業的興衰主要取決於一把手的水平。但在管理層面上,「小企業看老闆、中型企業看制度、大型企業看文化」又是一條規律。就此而言,常德傳和他的青島港欲百尺竿頭的話,應該在文化上做一些文章。青島是一個品牌林立的城市,世界級品牌和國家級品牌占據了這座城市文化版圖的一大部分。青島港的文化突圍需要在「中國化」的道路上除舊布新,這應該是一條可供選擇的路徑。
在這一點上,青島港有自己的優勢。例如改革的有序化,例如全員素質的實力,例如管理體系中紅色傳統、文明基因和科學元素的融合,例如社會主義大旗的鼎立不倒,例如道德的覆蓋,等等等等。這些都可以看做文化對一個企業管理的健康支撐。文化對管理作用有二,一是支撐,二是提升。既然支撐已經鑄造了輝煌。那麼下一步的課題就是文化如何對管理進行提升。
參考來源
- ↑ 全國人大代表、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變「為民作主」為「讓民作主」 ,青島日報, 2011-03-10
- ↑ 常德傳 ,大眾網, 2009-08-19
- ↑ 中國港口管理界的「教父」 ,山東英模網 , 201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