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常德高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常德高腔

中文名稱;常德高腔

劇種;湖南省的傳統戲曲

演唱形式;滾唱、幫腔等

表現方法;本嗓、邊嗓、夾嗓、小嗓等

常德高腔是一種湖南省的傳統戲曲劇種,屬於常德漢劇高、昆、彈三大聲腔之一。常德高腔有三十餘種基本腔和七十餘種曲牌,演唱形式有滾唱、幫腔等。其中幫腔受沅水船歌、扎排號子音調的影響較大,分人聲幫腔和樂器隨奏兩類,人聲幫腔一唱眾和,樂器隨奏以大鑼、大鈸和嗩吶伴奏。其唱腔與本地方言緊密結合,並融入了大量本地巫腔、儺願腔、漁鼓調的音樂素材,表現力很強。演唱時有本嗓、邊嗓、夾嗓、小嗓等多種表現方法。

簡介

它是在湖南常德原始祭祀歌舞等鄉土音樂的基礎上不斷吸收明代弋陽腔、青陽腔等早期戲曲聲腔而逐漸發展成熟的,主要流行於西洞庭區、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流域,遠及鄂西南和黔東一帶,1986年更名為武陵戲。明代萬曆至清代乾嘉年間是常德高腔最為興盛的時期,此後隨着彈腔南北路的興起而逐漸走向衰落。《祭頭巾》、《思凡》、《兩狼山》、《雙猴斗》、《程咬金娶親》等是常德高腔中的代表性劇目,解放後又出現了《芙蓉女》、《紫蘇傳》等新編高腔戲,演出轟動一時。[1]

藝術特點

常德高腔有三十餘種基本腔和七十餘種曲牌,演唱形式有滾唱、幫腔等。其中幫腔受沅水船歌、扎排號子音調的影響較大,分人聲幫腔和樂器隨奏兩類,人聲幫腔一唱眾和,樂器隨奏以大鑼、大鈸和嗩吶伴奏。其唱腔與本地方言緊密結合,並融入了大量本地巫腔、儺願腔、漁鼓調的音樂素材,表現力很強。演唱時有本嗓、邊嗓、夾嗓、小嗓等多種表現方法。

角色

常德高腔的腳色分為生、旦、淨、丑四行,其中包括青須、白須、小生等"三生",正旦、小旦、老旦等"三旦",大花臉、二花臉、小花臉等"三淨"。

表演特色

常德高腔是湖南四大高腔之一, 採用常德方言。常德高腔為曲牌體, 舊有「三十六腔 (基本腔) 」, 七十二調板 (曲牌) 以及「九板十三腔, 九腔十八板」等演唱體系, 以民族調式宮、商、角、徵、羽為基礎, 各類調式的調性變化豐富多彩, 以曲牌連套, 單一上下句型與多句型演唱最為常見。主要結構為散板, 數板與甩腔, 慢板與甩腔, 慢板與散板以及上、下句或下句反覆式的多句式等演奏演唱方式。

表演中唱念以中州韻拼讀標準與常德方言聲調相結合,為了強調人物的地域特點,也兼用一些外地語言。常德高腔特別重視表演基本功的訓練,有一套富於表現力的動作程式,此外還從生活中提煉出一些特殊的表演範式,形成模擬飛禽走獸或其他動靜物態的身法動作。常德高腔的表演中常會穿插一些精彩的特技,往往能收到引人入勝的演出效果。

現狀

早在清代嘉慶道光時,眾多常德高腔班社已相繼解體或改唱彈腔,導致大批劇目失傳,傳承關係幾近中斷。1954年,常德市文化主管部門舉辦高腔學習班,挖掘傳統劇本二十餘個並恢復上演了其中的少數劇目,使幾近消亡的常德高腔重新萌發了生機。常德高腔為常德地域文化的有機載體,為研究地方戲曲聲腔的流播衍變提供了鮮活的材料。近幾年來,隨着社會的巨大變遷,常德高腔又一次陷入瀕臨滅絕的艱困境地,迫切需要得到搶救和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常德高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

相關視頻

常德漢劇高腔成省市旅遊節新「名片」

參考資料

  1. 漢劇文化 常德高腔 , 中國戲劇網 2016-05-24
  2. 常德高腔,非物質文化遺產 , 百度 201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