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利縣三陽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平利縣三陽鎮,隸屬於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地處平利縣西北部,東與大貴鎮交界,南與嵐皋縣洛河鎮接壤,西、北與漢濱區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1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8千米,總面積172.5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三陽鎮下轄10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三陽鎮戶籍人口13543人。2011年,三陽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5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2783萬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000萬元。 [1]

中文名: 三陽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

地理位置: 平利縣西北部

面 積: 172.5 km²

下轄地區: 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泗王廟村

電話區號: 0915

郵政區碼: 725508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陝G

人 口: 13543人(2018年)

歷史沿革

因境內有湖河、小吉河、吉河三條河流皆流向北方,古語以北為陽,故取名「三陽」,寓三陽開泰之意。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三陽鄉轄黃龍、湖河、良壩、上河等七保。

1952年10月,三陽區轄湖河、良西、朝陽3鄉。

1958年10月,成立三陽公社,轄31個生產大隊。

1968年9月,改為三陽區。

1979年11月,按原區改為區公所。

1996年12月,改為三陽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轄尚家壩、湖河、梁家壩、九里、天池、牛角壩、蘭家埡、泗王廟、小富溝、蒿子壩10個行政村;下設6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三陽鎮下轄10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泗王廟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陽鎮地處平利縣西北部,東與大貴鎮交界,南與嵐皋縣和洛河鎮接壤,西、北與漢濱區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1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8千米 ,總面積17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三陽鎮地處大巴山北麓,地勢南高北低。主要山脈有偏頭山、藥婦山、青龍山。境內最高峰偏頭山,海拔2400米;最低點老茶園,海拔300米。

氣候特徵

三陽鎮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極端最低氣溫-10℃,極端最高氣溫38.5℃。無霜期年平均252天。年平均降水量92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

水系水文

三陽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湖河、吉河。

自然資源

三陽鎮境內農業耕地面積2.1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6.4萬畝,林地面積42萬畝。

自然災害

三陽鎮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連陰雨、暴雨、山體滑坡、泥石流等。主要發生在6—8月。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轄區總人口13817人。總人口中,男性7309人,占52.9%;女性6508人,占47.1%。2011年,三陽鎮人口出生率5.7‰,人口死亡率7.8‰,人口自然增長率-2.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0人。

截至2018年末,三陽鎮戶籍人口1354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三陽鎮財政總收入52.5萬元,比上年增長15%。

2011年,三陽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450元。

2018年,三陽鎮有工業企業7個;其中,規上企業2個。

2018年,三陽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29個。

第一產業

2011年,三陽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5億元,比上年增長13%。

三陽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三陽鎮糧食生產8414噸,其中水稻1332噸,玉米3036噸。

三陽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蠶桑、茶葉等。2011年,三陽鎮桑園面積1600畝,發種6000張,產繭210噸;茶葉種植面積1.2萬畝,其中綠茶麵積1.05萬畝,產量320噸;絞股藍1500畝,產量250噸。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累計造林1172畝,其中防護林765畝,經濟林407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5.6萬株,林木覆蓋率32%,活立木蓄積量46萬立方米。 三陽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三陽鎮生豬飼養量4.4萬頭,年末存欄1.6萬頭;羊飼養量8165隻,年末存欄5791萬隻;牛飼養量650頭,年末存欄584頭;家禽飼養量6.74萬羽,上市家禽2.35萬羽。2011年,三陽鎮生產肉類1986噸,其中豬肉1897噸,牛肉7噸,羊肉82噸;禽蛋125噸;畜牧業總產值1.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80%。

第二產業

三陽鎮工業以礦產開發和水力發電為主。境內有工業企業5家,職工176人。2011年,三陽鎮工業總產值達到2783萬元,比上年增長16%。

第三產業

2011年,三陽鎮有商業網點109個,職工340人。2011年,三陽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6.5億元,比上年增長9%。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64千米;全年投遞國內函件0.32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8000餘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6000餘件,征訂報紙530份、期刊317冊,業務收入17萬元。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8個,固定電話用戶1460餘戶,電話用戶普及率12%;移動電話用戶8400餘戶,移動電話普及率為60.8%,寬帶接入用戶215戶。全年電信業務總量35萬元。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52.5億元,比上年增長15%;各項貸款餘額4600萬元,比上年增長8%。

交通運輸

三陽鎮境內有大貴至三陽公路,長49千米,在鎮內牛角壩村聯通吉田路通往安康,在大貴鎮白家灣村聯通308省道。境內有通村水泥路64千米,分別與本縣洛河鎮、安康市漢濱區雙龍鎮相通。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90平方米。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人。

2006年12月,境內開通數字電視。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有40%的行政村實現數字電視村村通。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有小學3所,在校生630人,專任教師5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35人,專任教師3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有農業技術綜合服務站1所,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3人。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有一級甲等醫院1個,病床35張,固定資產總值18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0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三陽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000人次,住院手術40台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28萬人,參合率99%。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2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1%。學校體育場地、體育設施具備,體育活動經常開展。

社會保障

2011年,三陽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7戶,人數71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70人,人數1427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78人、分散供養99人;農村醫療救助15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合作醫療522人次,共支出52萬元;農村臨時救濟104人次,支出18萬餘元,國家撫恤、補助優撫對象15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4.4萬元。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個,鋪設幹線水管4500米,生產能力85噸/日,年工業用水3.5萬噸、生活用水2.6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4600米,工業廢水處理率100%。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鎮區擁有變壓器4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9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100%。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