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縣票號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平遙縣票號博物館位於平遙縣西大街日昇昌票號舊址,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城內西大街38號,1995年10月18日建館開放。日昇昌票號前身為「西裕成」顏料莊,財東李大全和掌柜雷履泰於清道光四年出資30萬兩銀改營,是中國第一家專營存款、放款、匯兌業務的私人金融機構,以「匯通天下」着稱於世,古稱日升昌。中國票號博物館[1]占地面積1963平方米,建築面積2414平方米,三進院落,100餘間房屋。
景點介紹
中國第一家票號-----日昇昌,創建於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百年滄桑,業績輝煌,執全國金融之牛耳,分號遍布全國30餘個城市、商埠重鎮,遠及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着稱於世。日昇昌票號創立後,先後有介休、太谷、祁縣相競效仿。她的誕生與發展,有利地促進了全國金融流通,加速了資本周轉,對當時民族工商業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掀開了中國金融史的光輝一頁。中國第一家票號——日昇昌,座落於「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遙古城西大街的繁華地段。整座舊址占地2324平方米,用地緊湊,功能分明。但就是這樣一座小小院落,開中國民族銀行業之先河,並一度操縱十九世紀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
公元1823年,由平遙西達蒲村李大全投資白銀30萬兩和細窯村掌柜雷履泰共同創立日昇昌,從此結束了中國鏢局押送現銀的落後金融局面,極大地加速了商業運轉和貨幣流通,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其經營的黃金時期年匯兌總額高達3800萬兩白銀,可謂「日利千金」;其經營網點遍布除東北、西北以外的整個中國,可謂「一紙風行」。然而,更讓我們嘆服的是:票號產生的百餘年間,外患頻頻,內亂不斷,日昇昌在風雨飄搖的一百年,縱橫捭闔,雄視商界,形成了一整套極具現代意義的管理制度。
如今的日昇昌舊址,已開闢為中國票號博物館。人們在這裡所見所聞的是一百多年的過去。儘管日昇昌小小的院落無法與現代銀行的摩天大樓相比,日昇昌僅有的分號也無法與當代覆蓋全國的金融網點相比,但我們可以從日昇昌看到當代銀行的影子;從日昇昌領略到中華民族的智慧;我們可以從日昇昌感受一種銳意改革的精神,鼓聞一個時代進步的聲音。
發展歷史
綜述
清代康、雍、乾、嘉年間,本城當鋪、賬局、錢莊、銀樓等組織已初具規模。嘉慶十八年(1813)重修市樓碑誌載,平遙商號700餘家,其中金融字號有25家。商業金融並重的行業優勢,為票號在平遙首創成為最現實的可能。
嘉慶年間
嘉慶年間,在平遙眾多的商號中,有一家叫西裕成的顏料莊,總號設在城內西大街,財東是西達蒲村李家。西裕成商號經營多年,資力雄厚,在京師、天津、漢口、成都等城市開設有分號。先後在漢口分莊和京師分莊任經理的雷履泰,在經營同鄉、親友少量匯兌銀兩的過程中,借鑑古代飛錢、便錢(或便換)的經驗,克服賬局只營貨幣借貸不經營匯兌的缺陷,逐步總結出一套較為完整的匯兌經營模式。當雷被調回平遙總號任理時,建議東家將顏料莊改為專營銀兩匯兌和存放款業務的票號。經財東李大全同意,投資30萬兩文銀,於道光三年(1823)左右,正式成立了中國第一家票號—日昇昌,意在如日東升,生意昌盛。雷履泰出任總經理(大掌柜)。日昇昌票號成立後,解決了國家銀行未出現前大宗項銀兩往來的困難,並很快在全國40餘個大中城市設立了分號,票號業務搞得紅紅火火。
道光六年(1826),在平遙城多年經營數家商號的介休縣北賈村大財東侯培余,早已十分關注日昇昌票號的經營狀況。侯趁日昇昌協理(二掌柜)毛鴻翱與總經理雷履泰發生矛盾退出票號的機會,重金聘請毛並委以重任,先後將蔚泰厚綢布莊、蔚豐厚錢鋪、蔚盛長綢緞莊、天成亨細布莊。新泰厚綢緞莊等5個商號均改營為票號,組成了着稱於世的平遙「蔚」字五聯號。
道光十八年(1838),日昇昌財東和掌柜議定,由日昇昌票號出資,成立日新中票號,以增加與"蔚"字五聯號的抗衡力量。從此,平遙票號[2]發展到7家,初步形成了山西票號中最早的平遙幫,走過了乎遙票號的初創階段。
視頻
平遙縣票號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每日科普 | 博物館知識,搜狐,2020-06-10
- ↑ 【史載】平遙票號興衰史 ,搜狐,2017-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