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東海珠湖國家濕地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東海珠湖國家濕地公園(簡稱「海珠濕地」)位於海珠區東南部,廣州城市新中軸南端,東起珠江後航道,西至廣州大道南,北起黃埔涌,南至珠江後航道,主要包括萬畝果園、海珠湖及相關河涌39條,總用地面積869公頃,水域面積達377公頃,是珠三角河涌濕地、城市內湖濕地與半自然果林鑲嵌交混的複合濕地生態系統,是廣州市城區重要的生態隔離帶,被譽為廣州「南腎」,與「北肺」白雲山一起構成廣州主城區的兩大生態屏障。

海珠濕地水網交織,綠樹婆娑,百果飄香,鳶飛魚躍,積澱了千年果基農業文化精髓,融匯了繁華都市與自然生態美景,獨具三角洲城市湖泊[1]與河流濕地特色,是候鳥遷徙重要通道、嶺南水果發源地和嶺南民俗文化薈萃區。

景區概況

海珠湖國家濕地公園由3個部分組成,主要開放區域包括現有的海珠湖、濕地一期和濕地二期,囊括了主要包括萬畝果園、海珠湖及相關河涌39條,總用地面積約800公頃,水域面積達380公頃,是珠三角河涌濕地、城市內湖濕地與半自然果林鑲嵌交混的複合濕地生態系統。

廣東省全省濕地面積175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10%。

海珠湖

—水利工程與濕地生態結合

海珠湖約95公頃,是海珠區首個與水利工程結合的大型生態項目,兼具調洪蓄澇、污水治理和生態環境營造等功能,與周邊石榴崗河等6條河涌構成「一湖六脈、六涌環湖」的水網格局,天然渾成「金鑲玉」的美景。海珠湖與廣州塔、花城廣場、中信廣場呈一直線,是廣州新中軸上的生態焦點。

濕地一期

—濕地美景與嶺南文化相映

海珠濕地一期約67公頃,是海珠濕地核心區和生態濕地示範區。濕地一期注重將嶺南水鄉的本土文化特色融入濕地美景,以恢弘大氣的嶺南式牌坊和歷史悠久的鑊耳屋作為濕地的標誌性建築。在這裡,您可以漫步於湖畔柳蔭,賞菊觀荷;可以啟程於花洲古渡,尋訪嶺南古老的印記;可以泛舟於湖漾煙渚,觀曲殤飛綾,賞古蔭帆影;可以徜徉於都市田園,怡然自樂,感嘆造物者之無盡藏。

濕地二期

—自然野趣與生物多樣性凸顯

海珠濕地二期約204公頃,着眼於「自然、生態、野趣」,着力提升生物多樣性。在原生果園的基礎上,通過連通水系,調清活水、豐富植被、修復生境等方式,濕地二期為鳥類營造良好的棲息、繁育、覓食等生態環境,成為真正的小鳥天堂。濕地二期建成後,將與海珠湖和濕地一期連成367公頃的果園濕地景區,共同構建國際大都市城央的世外桃源。

旅遊資源

城央綠核

廣州新中軸線在濕地穿越而過,琶洲國際會展中心與濕地內千年商埠黃埔古港交相輝映,新地標廣州塔在湖面倒影搖曳,CBD霓虹在林間閃爍光華——海珠濕地是國內罕見的城央濕地,綠意盎然的果林成為了市民家門口的中央休閒區。

獨有水文

海珠濕地是典型的三角洲城市湖泊與河流濕地,呈現了河涌交錯,海湖相通,江渚密布,溝澗曲折的獨特濕地景象。其內水域每天「潮起潮落」,構成了以湖泊、河流、沼澤、果園與河湧水網融為一體的三角洲複合濕地生態系統。

魚鳥天堂

海珠濕地縱橫交錯的河網和幽深恬靜的果林為魚、鳥等生物營造了極佳的生境。濕地的果林里碩果纍纍,樹梢上鳥鳴啾啾,河涌內魚兒騰躍,基塘內群蝦擁擠,溝塹中螃蜞相逐。鳥和魚相伴甚歡,林與塘相益得彰。(見詞條:生物多樣性)

果基文化

海珠濕地現存果林約1萬畝,盛產荔枝、龍眼、楊桃、黃皮、香蕉芒果、番石榴、番木瓜等嶺南佳果,其中石硤龍眼、紅果楊桃、雞心黃皮、胭脂番石榴等十多種名優果品名揚中外。海珠濕地古老樹種眾多,是嶺南水果的發源地、重要原產地和基因庫,保存了豐富的果樹種質資源,擁有古老的嶺南基塘農業文化。

文化薈萃

海珠濕地匯聚了千年商埠黃埔古港、嶺南水鄉小洲村等豐富的物質文化,孕育了粵劇、龍舟等非物質歷史文化,沾染了百年學府中山大學和嶺南書畫[2]搖籃十香園的濃郁文化氣息,積澱了厚重的嶺南傳統文化,形成了粵港地區歷史悠久、個性鮮明、享譽國內外的嶺南水鄉特色,幽悠訴說着中國嶺南文化發展史。

景點介紹

濕地廣場

粵式廣府文化景觀牌坊與兩側具有嶺南特色的鑊耳屋建築共同構成了一個通透式的廣場,雕花飛檐、鑊耳山牆、飛閣流丹,無不體現出了嶺南建築通透玲瓏、裝飾精美的特色建築風格。置身牌坊之下,方知嶺南文化的博大精深,透過相機鏡頭,留下此番美好紀念。

綠心湖

海珠濕地保留了嶺南水鄉文化特徵,河涌和湖泊交錯相織,形成了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濕地水網系統。綠心湖湖水清澈,「小蠻腰」廣州塔倒影其中,並繞湖設置了富有特色的疊水水景和景觀平台,兩旁種植美人蕉、香蒲、睡蓮等水生植物,共同營造出了雖為人造,卻宛若天開的美好景觀。湖邊的親水花溪長約650米,各種植物芬芳盛放,遊客可以通過石棧道、木亭和鵝卵石道與濕地零距離接觸,看魚兒暢遊、觀蝴蝶紛飛、賞蓮花綻放……

花溪

花溪區域內繁花似錦,植物採用開花植物與常綠植物搭配的形式,以達到春夏秋冬四季有花的效果。區域中心木亭設計為杭州園林式風格,採用木材為「巴蒂木」,該木料屬於天然防腐硬木,不會變形褪色,並有防水防蟲蛀的功效。區域內還種植了秋楓、樟樹、杜英、朴樹、水杉、榕樹、水翁、洋蒲桃、水蒲桃等植物,樹影婆娑,蟬鳴鳥叫,讓遊客身臨 「鳥在樹上叫,人在畫中游」的意境當中,可盡情在此賞花、休閒、戲水,領略濕地水鄉美景和野趣。

福壽果廊

果林濕地區域保留了原龍潭果樹公園種植的果樹,包括石硤龍眼、紅果楊桃、雞心黃皮、胭脂紅番石榴等嶺南佳果。而區域內所搭建的空中果林棧道,是構造與自然融合的精品景點,成為了廣受歡迎的採摘和觀景平台。福壽果廊高1.5-2米、寬2米、長175米,分為寓意福壽安康、喜獲豐收福、禧、壽三段路徑,曲折綿長,高度適宜,是為了遊客近距離觀賞和採摘進行的人性化設計。漫步在極具創意特色的福壽果廊道上,遊客伸手就可以空中採摘果實,接觸自然的體驗空間,享受採摘的生活野趣。到了果樹成熟的時節,這裡歡聲笑語,成為了大人小孩最受歡迎的地方。

友誼林

海珠濕地的友誼林作為2012年11月17日舉行的《廣州宣言》暨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研究會揭牌儀式和首屆廣州獎友誼林植樹活動承辦地,擁有深厚的歷史人文內涵。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合組織(UCLG)主席、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市長卡迪爾·托普巴什,UCLG秘書長約瑟·羅伊格,相關市領導和首屆廣州獎參評城市代表蒞臨友誼林,種植了153棵美麗的木棉樹。

友誼林區樹木包括植樹活動中153個參評城市所種的153棵美麗異木棉和原生果林中保存的大量樹木。林中樹木枝葉繁茂,象徵着我國外交的和平發展;木棉花開的如火如荼,亦寓意着廣州的似火前程。而保存的大量果樹和良好的林蔭環境,也形成了為遊覽者提供休息和觀賞果樹的良好場所。遊客在友誼林可以了解海珠濕地歷史人文事件,感受海珠濕地的發展歷程,體驗友誼長存的深刻意義。

果林濕地

果林濕地區域原為龍潭果樹公園的果林區,也是萬畝果林的一部分。海珠區種植果樹歷史悠久,早在漢代已經有盛產荔枝的記載,現在萬畝果園的位置是珠江上的沖積沙洲,是典型的珠江三角洲沖積河網地帶,在幾百年前河網密布、灘涂淤積。勤勞智慧的海珠人民發現灘涂上植物繁多,於是開始圍墾灘涂造田,在新墾的田地上種植果樹。通過挖深河道,把河泥挖上灘涂以增加土地的肥力,呈現了水道密布,宛然曲折的果林風光。

拉索橋

拉索橋通體為白色,整體設計美觀大氣。橋體運用花卉點綴,錦簇繽紛,又名曰「花橋」。拉索橋連接了海珠濕地一期的北區和南區,是一條重要的交通通道。橋的左手邊為整體石榴灣濕地,臨橋可鳥瞰遊船時經過的古蔭帆影、畫外煙渚、曲觴飛綾、花洲古渡等景點。橋的右手邊是田園風光景觀區,放眼望去百花勝放、瓜果豐盛。花橋所具有的視野開闊之利,是為遊客攝影留念的絕佳之地。

都市田園

海珠濕地積澱了珠江三角洲千年的果基農業文化,是嶺南農耕文化重要的發源地。田園風光景觀區便是為此深厚文化的展示基地。整體田園風光區分為蔬菜培植區和花圃種植區兩大區域,旨在展示蔬菜與花圃等科研新品種的培育和種植過程。蔬菜培植區培育菜心、西紅柿、南瓜等科研新品種;花圃種植區通過堆土成坡,成片種植不同顏色和花期的花卉,形成七彩花田的美景。這裡種植的蔬菜,都是科研種植的新品種,是青少年進行農業科普教育的好去處。

花洲古渡

濕地園區內設有登船碼頭,名曰「花洲古渡」,源于海珠舊名「花洲」,此名大有復刻舊時海珠水鄉記憶之意。碼頭被如茵綠草和艷麗鮮花縈繞,花香沁人心脾。晨間,碼頭旁的水澤霧氣升騰,如夢似幻,猶如置身畫中。到了黃昏,夕陽營造出了一派燦爛金黃的光景,令人陶醉。遊客可以在此乘坐觀光船,沿着石榴崗河途徑金色池塘、畫外煙渚、古蔭帆影等景點,欣賞石榴灣濕地「空中花園」的如畫景觀。

視頻

廣東海珠湖國家濕地公園 相關視頻

航拍廣州海珠湖,一大片花海!太驚艷了!
廣州市海珠湖公園自然科普宣傳片

參考文獻

  1. 湖泊的分類 ,搜狐,2019-06-20
  2. 書畫的魅力 ,搜狐,2017-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