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洋湖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洋湖鎮

中文名 :廣洋湖鎮

所屬地區;江蘇省揚州市

廣洋湖鎮 ,隸屬於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與興化市、鹽城市交界,臨近淮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清代詩人楊景漣,曾詩讚"廣洋湖":風急峭帆張,冰澌下廣洋。全鎮總面積91.55平方千米(2017年),水面灘地2500公頃。總人口21890人(2017年),鎮人民政府駐廣洋湖興洋路8號,距縣城東端30公里處。轄鶴灣、嚴橋、葛莊、東進、蘭亭、橋頭、白鼠、肖家、蒯家、東溪、西溪、三聯、萬新等12個村和1個興洋居委會。2000年被揚州市政府認定為"小康鎮"。是省科技工作先進鎮、市級小康鎮、市級體育先進鎮、市級衛生鎮。[1]

歷史沿革

以湖名鎮。"廣洋" 一片 汪洋之意,又名汪洋湖、橋頭湖。湖名初見於明《嘉靖寶應縣誌略》:"廣洋湖在縣東南五十里,東通沈垛港,入博支湖。"清代詩人楊景漣,曾詩讚"廣洋湖":風急峭帆張,冰澌下廣洋。漢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廣洋湖一直隸屬射陽縣,屬臨淮郡;

1927年(民國16年)屬揚州府寶應縣第六區;1941年(民國30年),廣洋湖下轄8個鄉(廣洋、雙樓、蘭亭、大董、玉露、碧霞、瘳徐、油坊);1943年(民國32年)10月,在西決溪(今西溪村)成立射南區抗日民主政權,屬寶應縣射南區;1945年秋,屬沙溝縣射陽區;1947年1月,屬寶應縣射南區;


1958年2月撤區並鄉,1958年9月23日建立廣洋湖人民公社,機關駐地在鶴兒灣村;1959年12月1日更名為鶴兒灣人民公社;1960年重新恢復為廣洋湖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更名為廣洋湖鄉人民政府,駐地在一里村;1995年元月8日,撤鄉建鎮。

區位交通

廣洋湖鎮地處蘇中里下河地區,隸屬揚州市寶應縣,與鹽城泰州兩市交界,是寶應縣的"東大門"。全鎮區域總面積91.55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21890人(2017年),轄12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

廣洋湖鎮西臨京滬高速公路、淮江公路、安大公路,穿鎮而過的沿廣公路,西起省道S237(寶應段),東經鹽城市北龍港鎮接入省道S231,再向東可由省道S331接入省道S229,全長40.7公里,穿越京滬高速和即將開通的連淮揚鎮鐵路,與省道S233交叉,北可達鹽城,南可至泰州興化姜堰等地。


周圍的鹽城機場、蘇中機場、淮安機場、京杭大運河和即將興建的淮揚鎮鐵路,可實現貨物無障礙運輸。便捷的立體交通網絡,縮短了廣洋湖與發達地區的時空距離。

村鎮公交

2014年7月11日,廣洋湖鎮在鎮汽車客運站舉行了鎮村公交通車儀式。幾輛公交車披着彩球,緩緩駛出車站,開始了便民服務的征程。

為保障群眾安全出行、方便出行,廣洋湖鎮政府將開通鎮村公交納入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積極協調公交運營各項工作,現已開通四條線路:集鎮-東進-肖家-蘭亭;集鎮-萬新-西溪-三聯-東溪;集鎮-蒯家-白鼠-橋頭;集鎮-葛莊-嚴橋-鶴灣線路,全程票價1元。由寶應汽車運輸總公司實行公司化經營,達到實現村村通公交。

視頻

傍水而生(廣洋湖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