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西社會科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西社會科學院是廣西省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門,其前身是廣西社會科學研究所,成立於1977年。廣西社會科學院成立20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全院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科研工作和各項事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已經成為具有較強學科優勢和研究實力的廣西社會科學綜合研究中心。

簡要介紹

廣西社會科學院的前身是廣西社會科學研究所,成立於1977年。

1977年9月28日,自治區編委以桂編[1979]38號文發出關於成立廣西社會科學研究所的通知。 1979年2月21日,自治區編委以桂[1979]17號文發出關於廣西社會科學研究所改為廣西社會科學院的通知。廣西社會科學院根據以上文件,結合本院實際情況,決定將院慶紀念日定在11月28日。1997年11月28日是廣西社會科學院院院慶20周年紀念日。

廣西社會科學院成立20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全院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科研工作和各項事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已經成為具有較強學科優勢和研究實力的廣西社會科學綜合研究中心。目前,廣西社會科學院下設經濟研究所、數量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文學研究所、歷史研究所、哲學研究所、社會學與青少年研究所、東南亞研究所[1]、社科信息研究所、壯學研究中心、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證券與投資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設有辦公室、人事處、科研處、科研開發辦、機關黨委、工會等行政職能部門,併兼管當代廣西研究所、廣西年鑑社。編輯出版《學術論壇》、《廣西年鑑》、《沿海企業與科技》、《東南亞縱橫》、《青少年研究》等期刊,以及不定期內刊《廣西社會科學院通訊》、《廣西社會科學院要報》和《東南亞經貿信息》。

廣西社會科學院現有工作人員180多人 ,其中科研業務人員130多人,擁有高級專業技術人員60人,正高技術職稱23人,副高技術職稱37人。他們中有相當一批在相關學術領域有較高的造詣,並獲得過各類榮譽稱號。 全院有3名科研人員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6人被授予廣西優秀專家稱號,4人被授予廣西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稱號,2人被授予自治區先進工作者稱號,15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廣西社會科學院每年都推出一批科研成果。據不完全統計,建院20年來, 全院共出版專著和各類書籍約300種,發表和完成學術論文、研究報告4000多篇,還有不少其他形式的科研成果。其中有許多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在推動兩個文明建設和學科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較好影響,一大批優秀成果獲得各種獎勵。近20年來,全院獲國家和省部級以上獎勵的優秀成果就有180多項 ,其中包括全國「五個一工程」獎[2]2項(次)、自治區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8項,全國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項 。《學術論壇》和《廣西年鑑》連續幾屆獲廣西優秀期刊一等獎,《廣西年鑑》還獲中國地方年鑑特等獎。

根據地方社科院必須為地方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宗旨,廣西社會科學院在重視基礎理論研究的同時,突出和加強了應用研究和對策研究,努力當好各級黨委、政府的參謀和智囊,努力使科研成果為各級黨委、政府的科學決策服務,不少科研成果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據不完全統計,僅最近五年,由本院科研人員完成或參與完成的比較重要的應用研究與對策研究課題就有60多項。如《南昆鐵路通車後廣西經濟發展新態勢及其對策》、《香港回歸與廣西發展研究》、《抓住南昆鐵路通車機遇加快百色地區經濟發展研究》、《左江沿邊經濟區發展戰略研究》、《右江流域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研究》、《廣西周邊國家經濟發展態勢及對策研究》、《廣西人口與經濟、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研究》、《中越鐵路恢復通車後廣西經濟發展態勢研究》、《防城港市發展戰略研究》、《憑祥市發展戰略研究》、《關於開闢盤陽河流域民族旅遊資源的研究報告》、《關於開發江山半島旅遊資源的研究報告》、《廣西工業發展結構優化問題研究》、《廣西經濟發展最佳途徑研究》、《合浦縣追趕珠江三角洲先進縣研究》、《玉林地區重點鄉鎮跨世紀發展戰略研究》等等,都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影響,其中有十多項研究報告受到了自治區黨政領導的好評。

視頻

廣西社會科學院 相關視頻

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普及條例動漫宣傳片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宣傳片

參考文獻

  1. 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着力譜寫合作新篇章,廣西新聞網 ,2006-08-04
  2. 「五個一工程」簡介 ,中國作家網,2007-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