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西葡萄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西葡萄鎮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葡萄鎮位於陽朔縣城北面,南接白沙鎮,東臨興坪鎮,西與臨桂的南邊山鄉和六塘鄉接壤,北連雁山區,離縣城22公里。全鎮總面積138平方公里,轄葡萄、福旺、仁和、馬嵐、垌村、周寨楊梅嶺、報安、陵陂、下岩、西嶺11個村委會和葡萄鎮居民委員會,共87個自然村,8573戶,3.3379萬人,其中漢族3.2729萬人,壯族558人,回族71人,其它民族21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42人。

葡萄鎮自然景觀

葡萄是一個農業鄉鎮,田多地廣,土地肥沃,非常適宜農業綜合開發。主要種植有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等農作物,土特產有板栗、沙田柚、柿子、金桔、柑橙等,盛產紅辣椒、西紅柿。抓好龍頭產品,發揮區域優勢,以農業綜合開發為龍頭,鄉鎮企業為重點,是本鎮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九九年底,共有鄉鎮企業539家,企業總產值8108萬元。企業的發展,帶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總產值達11673萬元,財政收入228.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68元。

葡萄集鎮是葡萄鎮的政治、文化和商貿中心。鎮政府所在地福旺街,鎮設有公安派出所、財政所、稅務所、工商所、農業服務中心、文化站、合作社、食品站、糧管所、銀行營業所、郵電支局、信用社、中心醫院、職業高中、初級中學、中心小學、鎮辦企業和農貿市場。其中,初級中學占地面積七十畝,建築面積約6680平方米,教職工110人,32個初中班,學生1800多人,是陽朔縣規模最大的鄉鎮獨立初級中學。葡萄新市場位於桂陽公路線4公里處,1986年籌建,1997年竣工,新市場建成後,對葡萄經濟的發展起到巨大的作用,成為了葡萄鎮以及相連的金寶鄉、興坪鎮、臨桂縣部分鄉鎮的農產品集散地。

名稱來歷

相傳曾有一棵巨大的葡萄樹盤踞在縣政府後山上,葡萄顆粒繁多,能養顏治病,常護理。某財主欲占為已有,搶奪未遂,便斧劈葡萄樹。此樹屢砍屢生,感動上天,一夜間,方圓數十里長滿葡萄樹,葡萄鎮故此得名。

地理位置

葡萄鎮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內位置 葡萄鎮在中國位置

特色旅遊

古石城景區

古石城位於世界旅遊名城桂林市的南部(距離市區42公里),陽朔旅遊名縣的北部(距縣城22公里),距國道321線——桂陽公路7.5公里,已建成4級公路。古石城座落於陽朔縣葡萄鎮西北部的楊梅嶺村委會,其城共分東南西北四座大城門(現均完好無損),原有小城門24座與城牆相通,連綿數十公里,現存18座。古石城的西門處於999級台階拾階而上,結構新奇,蔚為壯觀。南門四季如春,清爽宜人,蘊存寶藏。東門居關險要,宏偉壯觀。北門一覽後山景,風騷獨特。城下原有古廟四座,現存兩座,在古城內房舍均由條狀石塊砌成,沒有任何灰漿,雖經千年滄桑變幻,戰火無數,但現仍然完好堅固。

觀音岩景區

觀音岩

觀音岩座落在葡萄鎮政府對面,福旺街後山上,洞口距山腳30米,洞口寬4米,高8米,形如觀音坐像。該岩由長約800米,最寬處50米,最高處40米。岩口距地面30米,寬4米,高8米,形如觀音坐像。該洞分為上、中、下三導,岩內有尊4米高、2米寬的石觀音,觀音岩因此而得名。觀音岩在清朝前稱為觀音寺,民國六年重修後,香火極旺,被譽為觀音聖母閣(已毀),現僅存碑文。觀音岩於1999年重新投資修建,現已開放迎客。

相傳很久以前,觀音為洞外美景所吸引,常偷偷走出洞觀賞,她的身姿被月光透射在岩石上,天長日久,就形成了觀音賞月之景。沿內有尊4米高,2米寬的天然石觀音,故此得名。該洞為上、中、下三層,洞內景象奇特俊美,如詩如畫。洞頂遍布鐘乳石,有的如飛禽走獸,有的似蘑菇、瓜果、樹木,有的像浴水而出、含苞待放的大蓮苞,有的如龐大的野獸,吊眼伸爪,凶相畢露。洞內有觀音迎客、雄獅護寶、玉鳳飲水、千面觀音、青蛙戲情、森林公園、情侶屋、虎豹擒鷹、唐僧坐壇、龜僧渡河、千年龍藤、定海神針等景觀。觀音岩既幽且深,洞中有洞,曲徑相連,四通八達,洞內氣溫冬暖夏涼,四季宜游。

烏龍泉生態農莊

烏龍泉生態農莊位於陽朔縣葡萄鎮烏龍村,距321國道(桂陽公路)1.5公里,占地面積60多畝,此處因有一口長流不息的地下泉水而得名。泉水冬暖夏涼,水質好,不受任何污染。該農莊建築風格獨特,匯集了桂北特有的民居風格,已投入資金300多萬元,集休閒、釣魚、餐飲、住宿、攝影、農業觀光為一體的生態農莊,農莊內種植有名貴紅繼木、四季桂花等花卉苗木,現已對外開放。

葡萄鎮台北休閒農莊

台北休閒農莊位於桂陽公路葡萄鎮仁和路口處,總面積150畝,第一期投資人民幣60萬元。該農莊是葡萄鎮黨委在抓好黨建工作中,為進一步發展下岩村委集體經濟而引進的台商獨資項目。該農莊集農業、休閒、餐飲、娛樂於一體。台北休閒農莊可以讓人們在大自然中參與、享受農業,在休閒中不出國門就能品味台北飲食文化。

葡萄鎮「綠色生態旅遊通道」

太陽照在葡萄鎮上

「綠色生態旅遊通道」是葡萄鎮抓基層組織建設促產業結構調整的一條黨建示範帶,包括桂陽公路沿線的報安、仁和、下岩、福旺、葡萄等五個村委,已種下葡萄1.3萬畝,花卉苗木等綠色植物1萬畝,調整水田種植率達95%,建成占地80畝休閒農莊1個(台商)。根據陽朔縣「一江一路」黨建工作「三高」示範帶要求,爭取到2005年,建成一條集旅遊觀光、生態農業觀光、休閒觀光為一體的10里綠色長廊特色農業帶,即「綠色生態旅遊通道」黨建示範帶,以此拉動全鎮其他產業同步發展。

特色農業

葡萄鎮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特色。2002年始起,先後建成了全縣葡萄種植基地、花卉苗木基地。其中花卉苗木基地建成13個,形成桂陽公路十里花卉苗木長廊,總面積3000多畝,種植農戶100多戶,主要種植有桂花、八角、榕樹、鐵樹、小葉桉、香樟、黃素梅、滿天星、葉背紅等觀賞綠化苗木。投資100多萬元的桂林市「桂園花場」,總面積200畝,已成為葡萄鎮「綠色生態旅遊通道」的一個示範點。

葡萄鎮十里綠色長廊特色農業示範帶

十里綠色長廊特色農業示範是葡萄鎮抓基層組織建設促產業結構調整的一條黨建示範帶,包括桂陽公路沿線的報安、仁和、下岩、福旺、葡萄等五個村委,已種下葡萄1.3萬畝,花卉苗木等綠色植物1萬畝,調整水田種植率達95%,建成占地80畝休閒農莊1個(台商)。根據陽朔縣「一江一路」黨建工作「三高」示範帶要求,爭取到2005年,建成一條集旅遊觀光、生態農業觀光、休閒觀光為一體的10里綠色長廊特色農業帶,即「綠色生態旅遊通道」黨建示範帶,以此拉動全鎮其他產業同步發展。

葡萄鎮花卉苗木基地

2002年春季以來,鎮黨委在黨建工作中,根據當前的形勢需要,充分發揮當地交通、通訊便利的優勢,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生產,現已在桂陽公路邊建成13個花卉苗木基地,總面積1500多畝,形成桂陽公路十里花卉苗木長廊。主要種植有桂花、八角、榕樹、鐵樹等20多個常規及珍稀品種。其中有四個較大的花卉苗木生產基地,它們分別是明志斌等開發的花卉苗木基地;綠風果木基地;諸葛娟花卉苗木基地及八隊農場花卉苗木基地。在這幾個示範基地的帶動下,花卉苗木種植已向周邊村委輻射,全鎮已有近100多戶農戶自發進行花卉苗木生產,掀起了葡萄鎮又一輪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高潮。其中尤以八隊農場花卉苗木基地為突出,它是由13戶農戶於2002年初投入十餘萬元聯合開發的,總面積100多畝,主要有小葉榕、桂花、香樟、黃素梅、滿天星等觀賞綠化品種,已銷售花卉20餘萬盆(株),實現利潤8萬多元。

葡萄基地

葡萄鎮黨委在黨建工作中,大力引導群眾進行農業生產結構調整。自2000年冬開始,先後建立了桂陽公路沿線的下岩、冬瓜寨和西嶺等5個葡萄種植示範基地,共引進巨峰和美國提子系列等優質葡萄品種13個,聘請專家和鎮水果辦精心指導,基本實現了當年種植當年掛果的目標,激發了廣大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到2002年底,全鎮葡萄種植面積達3138畝,平均畝產量800公斤,畝產值2000元,收回當年投資成本。2002年初,在下岩村委六迪水庫路口規劃建成優質巨峰葡萄「科技示範基地」500畝,該基地在遭受到百年不遇的3次洪災,但由於採取了有效的管護措施,畝產量仍達1000公斤,產值2500元。基地中的高產田塊經農業局、科技局測產達到畝產5000多斤,產值7000多元,效益非常可觀。另外鎮黨委、政府還組織專門人員對原種的葡萄進行科學管護,加強「產前」宣傳、「產中」管護、「產後」流通工作,去年已有三分之二的葡萄進入豐產期,畝產達1500公斤以上。

經濟發展

葡萄鎮積極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農業。鎮有耕地面積4.03萬畝,其中水田2.46萬畝,旱地1.57萬畝,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紅薯、玉米、高粱等雜糧,經濟作物以葡萄、翠梨、沙田柚、早熟板栗、臍橙、西紅柿、生薑、花生為主。葡萄鎮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特色,2002年始起,先後建成了全縣葡萄種植基地、「名特新稀優水果十里長廊」、13個花卉苗木基地,「桂園花場」。

葡萄鎮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企業戶數從1976的17家發展到2001年的579家,創辦了八塘工業園區,工業產品主要有優質竹涼蓆、竹筷、生木健身板鞋、果脯、米酒、食品袋、家私、皮箱、石材等,品種多,規格全,檔次高,產品遠銷東南亞地區和國家。

葡萄鎮依託旅遊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鎮域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如有名的古石城、觀音岩均在葡萄境內,有着巨大的旅遊開發潛力。葡萄鎮黨委、政府為了充分開發旅遊資源,積極引導農民參與民居旅遊和生態旅遊的開發活動。葡萄鎮民居旅遊規模正不斷擴大,楊梅嶺民居旅遊示範點去年已接待國內外遊客上萬人次。[1]

參考文獻

  1. 陽朔葡萄鎮簡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