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廣欽 |
中文名稱;廣欽和尚 別名;黃姓 出生地;福建省惠安縣 出生日期;光緒十八年農曆十月廿六 逝世日期;一九八六年二月十三日 |
廣欽老和尚於遜清光緒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誕生於福建省惠安縣黃姓家中。因家境清寒,其兄無錢娶妻,師四歲,父母將其賣壁至晉江縣城南門外李家作養子。父李樹,母林菜。師自幼即體弱多病,惟宿具慧根,隨母奉佛茹素。稍長,養父母相續去世,所遺田地,近親覬覦之。師深感世事無常頓萌出家之念,遂將田地分送近親,投泉州承天寺出家。[1]
專心苦修
就在宣統三年辛亥,他二十歲時,回到福建,投入泉州承天寺,向住持轉塵老和尚請求出家。轉塵命修苦行的瑞芳師為他剃度,承天寺是以"佛喜轉瑞,廣傳道法"八字傳承法脈,所以他派名廣欽,法名照敬,後來以廣欽行世。初出家,做外坡職事,每日種菜除草,簡直和做伐木工人差不多。並且由於叢林人多,供眾不易,飲食粗糲,湯湯水水的沒有營養。一日出坡工作,近午收工回寺,聞得午齋雲板響時,眾人紛紛趕往齋堂,廣欽也隨眾走向齋堂,轉塵老和尚卻叫住他,要他把出坡的工具各歸原位。廣欽這時餓得頭昏眼花的,收拾着工具,忽然間一念嗔心生起,心想做這麼重的活,吃這麼差的飯,何苦來哉?一怒之下,丟下工具,走出寺門,心想和尚不幹了。沒有走多遠,心中又自忖道:"我原是為了生死大事,才出家修行的。如今吃了這一點苦,就灰心轉意,這不是有違初衷嗎?"想到這裡,立刻返回寺內,收拾好工具,向轉塵老和尚覆命。老和尚一切看在眼裡,說:"吃人所不吃,做人所不做,以後你就知道。"經此一番教誨,更刻苦自勵,不敢再有退轉之念。他自思自己不曾讀書,不認識字,既不能講經說法,又不會敲打唱念,唯有吃人不吃,做人不做,才能植福報恩。於是除了出坡的工作外,每天為大眾盛飯,等大眾吃飽,他吃殘飯,甚至於把桌上地上散落的飯粒收拾起來吃。寺院中砍柴煮飯、搬磚運瓦的粗活賤役,都搶在別人前面做,從無怨言。
雅號
一九三三年,師謁莆田縣囊山慈壽禪寺妙義老和尚求戒,時年四十二。具戒歸來。師決志進一步潛修。遂請得上轉下塵老和尚之應允攜帶簡單衣物及十餘斤米。前往泉州城北清源山,覓得半山岩石洞為安身之處,開始了十餘年的潛修生活。泉州城北的清源山,是一座茅草叢生的荒山,山如堆木,一層比一層高,而後山則叢林密布,時常有鄉人入山打柴。廣欽進山,往高處攀登,找到一個寬五六尺、高一人許的山洞,恰可供他一人安住。於是他就在洞中坐禪念佛。十多斤米很快就吃完了,以後就以樹薯野果充飢。日久成為習慣,他就斷了人間煙火,成為一個專吃蔬果的自然人。後來他到了台灣,也一直以水果為食,因此信眾就稱他為"水果師"。到八十歲以後,因為牙齒全脫,始漸用流質的果汁牛乳為食。清源山的後山猴子很多,亦偶有老虎出沒,他居山日久,人獸和平相處,彼此了無畏懼,後來遂有猿猴獻果、猛虎皈依的傳說。廣欽和尚四十三歲時,在清源山的石洞打坐,坐了幾天後,有一天突然聽到老虎吼叫的聲音。這個老虎不是直接進來,他站在洞口,看到洞裡面有人,就先把尾巴伸進來掃一掃,然後大叫一聲,意思是說:"這是我的地方,你為什麼坐在這裡?"就是叫廣欽和尚離開的意思。廣欽和尚非常瘦小,但是當老虎叫了一聲之後,他不但沒有畏懼,還把老虎叫住說:"阿彌陀佛,老虎莫嗔!冤冤相報,終無了期;你是在地的,我是出外人,你這個地方讓與我修行,以後我成就,必當度你。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講完以後,老虎大叫一聲,然後就離開了。這個老虎走了以後,不但沒有到別處去,還把他的"虎太太"和"虎小孩"集合起來,蹲在廣欽和尚修行山洞的門口,在那裡替他看守門口,每天在那裡遊戲。所以廣欽和尚在泉州,人家稱他"伏虎和尚"。在廣欽和尚閉關修行時,常沒有東西吃。一日,正餓得發慌,見遠處有一群猴子戲耍,只見它們吃着一粒粒樹子,津津有味,不覺垂涎三尺,肚子更餓得受不了。他一邊看看猴子,收回眼光,又看看自己,不覺莞爾,心想:當下的我,這副德性,與樹上的猴子,又有什麼差別呢?它能吃,為什麼我不能吃呢?隨手由地下撿拾樹子吃將起來。猴群見有人加入它們的行列,頗覺訝異,彼此交頭接耳,鼓譟起來。過一陣子,見他手上已無樹子,竟紛紛由樹上丟下新鮮樹子送與他食。廣欽和尚食樹子後,竟自覺目光炯炯,精神煥發。自此,這群猴護法竟也深諳人情世故,經常摘取樹子、水果送到洞口供養廣欽和尚。於是,他暫時衣食無缺。這就是"猴子獻果"這個故事的由來。
一定數月
廣欽和尚在洞中潛修,經常入定,傳說往往一定經旬。有一陣子,入山打柴的樵夫,因久不見這位"伏虎師"的蹤跡,就找到洞中探視,見他跏跌而坐,狀甚安然,不敢打擾,悄悄地離開了。過些時日,又不見師父行蹤,再拐進去瞧瞧,見依然故我,摸摸看沒有呼吸,也沒有脈搏和心跳。這樣幾次後,心中不免懷疑;於是跑去承天禪寺,稟告轉塵老和尚。轉塵老和尚告訴他們這是'入定',柴夫似知不知,也就不以為奇。可是日子一久,這群柴夫也就甚覺納悶,雖說他們是鄉野無識,可是,誰能相信,人可以不吃不動,坐這麼久?於是再入山洞中,試着去叫廣欽和尚,見無言以對,摸摸鼻孔,也沒呼吸進出,他們料定廣欽和尚是必死無疑。又有人往承天禪寺通報,以人死入土為安,應早料理,不可任棄荒郊。轉塵老和尚是廣欽和尚的師公,就是師父的師父。轉塵老和尚心想,死了就要拿去埋,或火燒也好,就跟這些樵夫說:"你們去準備柴火,我們準備把他火化好了。"但是又覺得不能太莽撞,於是速與佛門大師--弘一大師捎信去,請他老來鑑定生死。當時,弘一大師正在福建永春弘法,獲函,即托人來訊阻止,千萬不可魯莽從事,候其來視再作決定。弘一大師前來承天禪寺後,遂與轉塵老和尚,還有一些樵夫走到清源山--廣欽和尚入定的地方,果然見他坐在那裡,沒有呼吸,也沒有脈搏,心臟也停止跳動。弘一大師知道是入定的現象,輕輕地在廣欽和尚的耳邊三彈指,廣欽和尚就從定中出來。當他出定的時候,弘一大師讚嘆說:"像這樣甚深的禪定,在古來大德也是非常難得稀有。"這一次的入定,長達四個月之久。
相關故事
鑿石佛
開台灣鑿石佛風氣之先
一九四八年(戊子)春,師於新店街後山壁間鑿石洞,命名廣明岩(今之廣明寺)四十年再於右後方上側大石壁雕[阿彌陀佛]大石像,左下鑿石洞(現廣照寺內天君殿)人佛龕總高二丈六尺,寬一丈九尺,深九尺。佛身高二丈一尺,蓮座寬八尺,深六尺。高三尺。是乃開台灣鑿石佛風氣之先。
一九五一年(辛卯)十一月。師聞土城三峽交界處成福山上有一天然古洞。即率徒四人。攀藤而上。果獲一大石洞:高兩丈余,長數丈。深可兩丈。師是夜獨住洞中。洞囗朝東。日月甫升,光霞入洞,故師以[日月洞]三字名之。洞頂有泉,而泉水清澈,飲之甘美可囗,神清氣朗。自此師復遇隱居之生活,四十一年五月開始蓋洞外木屋三間,中泰[地藏菩薩]聖像。師留山三年,並於洞頂另蓋茅棚接引弟子同修。四十二年二月師又上山頂大石前搭一小棚自住。
一九五五年(乙未)三月,板橋信眾在北縣土城火山購地供師,即今承天寺所在,該地原系一片竹休,人跡罕到。師等由小徑入林,砍竹約三尺見方,並就砍下之竹編為床榻,上敷細草,趺坐其上,謂隨眾曰:"坐此甚好,汝等可返。"五月間。闢地搭蓋瓦屋一間供奉佛像。次年再回新店廣照寺。
度亡靈
超度亡靈,保寺安寧
在這段時間內,有一件夜度日本人鬼魂的故事。那時任職台糖公司的周宣德居士,住在萬華昆明街的台糖宿舍,他常到附近的法華寺禮佛,受寺中齋姑之請,每星期天在寺中為信眾講經。據寺中齋姑告訴他,寺中夜間鬧鬼,門窗會無人自啟,電燈也會無人自開,所以夜間無人敢住在寺內。有一天下午,周居士在法華寺附近的西寧南路上,遇到一位身材不高的老和尚。周居士合十為禮,請問法號,答曰:"廣欽。"問住何處,答:"沒一定。"周居士看他步伐輕盈,目光炯炯,頗像有道行的樣子,乃請他到法華寺休息。二人進入法華寺,老和尚禮佛,然後在地板上跏跌而坐。寺中齋姑欲為老和尚備晚餐,他說:"我不吃飯,只吃水果。"周居士到寺外買了一串香蕉,放在他身旁的木桌上。到了黃昏,他不言去,周居士與齋姑等相繼離寺,留下他一人在寺中過夜。第二天早上,周居士與齋姑們到了寺中,老和尚仍坐在原處,手指殿前右側一客房說:"那裡有兩個日本鬼,你們去翻開榻榻米,取出屍骨,讓我給他們超度。"齋姑們找工人來,掀開右側日式房內的地板,果然找到了兩具骷髏。老和尚叫他們把骷髏放在焚化冥紙的爐中燒掉,他在旁念佛念咒,然後回到殿中說:"已經超度了。"當日他仍沒有走,吃了些香蕉,晚間仍在原處打坐。第三天早上,他說右側後面的寮房裡還有一個鬼。工人掀開日式房的地板,果然又發現一具骷髏,也送入爐中焚化,老和尚念佛持咒後說:"他也走了。"在老和尚超度亡魂之後,寺中平安無事,夜間不再有異常事件發生了。
忍辱故事
廣欽和尚在福建省出家,住在承天寺。他說自己沒有福報,不敢接受供養,就去住山洞。一住就是十三年,中間有降伏老虎這些事。他真正有所證悟。十三年後回到廟裡,他還是不住寮房,要求守大殿。大殿不能安床鋪,只能天天晚上在大雄寶殿打坐。過了一段時間,監院師和香燈師召集大家宣布說,昨天晚上大雄寶殿的功德箱被盜。這個功德箱是廟上的主要收入,從來沒有發生過被盜的事。過去夜裡沒有人守,也沒有發生這種事。所以,當時大家自然懷疑到廣欽和尚,認為你在殿裡打坐,即使你沒有偷,別人偷,你也應該知道,也有責任。大家對他的看法就來了一百八十度的轉彎,認為這個人號稱坐山洞十三年,降伏老虎,結果還干出這等事,就很鄙視他,認為太可恥了。全廟的人包括來的居士都對他另眼相看。他本人卻並沒有申明一句"我沒有偷,也沒有看到別人偷。"好象這件事與他無關一樣。別人罵他、指責他。他也不回答,若無其事一樣。這樣過了一個星期,監院師又集合大家宣布:"沒有功德箱被盜這回事,我之所以這麼說,是為了考驗一下廣欽師住山洞十三年,到底有沒有功夫。現在證明他真有功夫!"廣欽和尚破了我相,真正做到了"三輪體空",無我相,無人相,所以人家罵他,他若無其事。在我們看起來是莫大的侮辱,是冤枉,他卻很平淡地處理了這件事。這說明忍辱不是做不到,我們學佛的人必須向這個方向努力。因為忍辱就是我們離苦得樂的一個最妙的法門,你想脫離生死的苦海,就必須解決忍辱這個問題。所以說,一切煩惱來時,要從忍辱下手。百丈禪師說: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菩提就是覺醒,就是清淨心。煩惱菩提是一回事,能忍辱,煩惱就轉化為菩提;不能忍辱,這煩惱的火焰就會燒毀功德林。
建寺
一九五八年(戊戌)年,師復返火山。次年(巳亥)又添茅棚數間。四十九年(庚子)四月,與建大雄寶殿,為紀念祖庭,命名[承天禪寺]火山則稱[清源山]。五十一年再建三聖殿
一九六十三年(癸卯),是年師七十二歲,曾應善信之請,往花蓮天祥數月,協建祥德寺,(今天峰塔即師當時茅亭禪坐之位),旋應中部弟子請至台中龍井山上之南寮,創建廣龍寺。五十三年(甲辰),師再返土城承天寺,年底建山門,並將茅棚改建鋼筋水泥之方丈室。相續於五十四年九月建齋堂及廚房,承天寺的初步建設,於是完成。
承天禪寺初期之磚瓦房。系匆足建成。時日既久,地基陷落,牆壁龜裂,故於一九七六年,春,開始重建。首先將三聖殿前之女眾寮房,改建成兩層鋼筋水樓房。次年秋,開山整地。拆除舊有之三聖殿、齋堂、廚房、大雄寶殿、男眾寮房及方丈室等。次年春。於大雄寶殿原址上,建三聖殿與兩層寮房,再依山坡地形,建祖師堂,於齋堂原址,得建兩層齋堂及廚房,六十八年啟建新大殿。七十二年大悲樓於新大殿右側山坡下奠基,今大悲樓結構體已近竣工。
一九六九年,師又在地城鄉公所後方,創建廣承岩。六十七年,該岩復建華藏塔,其後大雄寶殿、及兩廂禪房、地下室、藏經閣、羅漢殿、講堂及上下樓禪房,亦陸續建成。後又翻蓋地藏殿等,完成今之新貌。廣承岩之建成築,由傳斌法師主其事。
一九八二年(壬戌)九月,師又派隧侍左右十多年之弟子傳聞法師至高雄縣,六鬼鄉寶來村齊創建[妙通寺]迄今大雄寶殿、五觀堂、金佛堂、女眾寮房均已落成,行將供師靈骨之[靈山寶塔]亦正興建中。
一九八四年七月,師移錫該寺,並於七十四年十月傳授三壇大戒,求戒之四眾弟子,多達數千。並啟建水陵大法會,廣度眾生。盛況空前。師起居簡樸,平易謙和。縱年近百齡。行不用拄杖。不用人攙,身輕體健。動作敏捷,住則常坐不臥、並是坐於室外。或露天、或廊檐下。食則自七十八改以流質。
一九八五年歲末,師急欲返北,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由傳悔法師南下,二十六日迎師回承天寺,北部四眾聞訊,莫不蜂踴以至,次年正月初[清晨,師召集各分院負重任之弟子及承天寺大眾,一一囑咐,並言圓寂後火化,靈骨分別供於承天寺、廣承岩、妙通寺三處。早齋後即示意欲返妙通寺,眾以師決意已堅,不敢強留。即送師南下。
師抵寺後。日以繼夜念佛,並囑弟子一起念佛。初五。師瞻視清澈,定靜安徉,毫無異樣。午後二時左右,忽告眾曰"無來亦無去,沒有事"之語。並向眾領首莞爾,安坐閉目。少頃,眾見師不動,趨前細察。乃知師已於念佛聲中。安然圓寂。
圓寂
老和尚平時生活簡樸,日常以水果為食,故有"水果師"的稱號。八十歲以後,因牙齒全脫,不能啃水果,改以流質的牛乳及果汁為食。八十多歲以前,除雨天外,夜間恆在露天跏跌而坐,數十年如一日。有人發現,拂曉之時,滿山林木草叢上皆布露水,惟老和尚趺坐之處,數尺的直徑內地面全乾。老和尚到了晚年,間或在室內或廊下過夜,仍是常坐不臥,即俗所稱的"不倒單"。八、九十歲時,以至九十以後,圓寂以前,行不用拄杖,不用人攙扶,身體輕健,動作敏捷。一九八五年,老和尚在高雄縣六龜鄉的妙通寺傳戒,戒期圓滿,以要看承天寺大悲樓建築為名,急欲回台北土城。農曆十二月二十六日回到承天寺,四眾弟子聞知,蜂擁上山。數日後是丙寅年正月初一,老和尚召集各分院負責弟子及承天寺大眾,老和尚說他將"要走了",對各人一一囑咐,並說明圓寂之後,屍體火化,靈骨分別供於承天寺、廣承岩、妙通寺。囑咐完畢,示意要返回妙通寺,眾弟子以老和尚堅欲南下,不敢強留,乃送老和尚回高雄。這天是一九八六年的二月九日。回到妙通寺後,老和尚日以繼夜的念佛,有時親敲木魚與弟子們一起念。最後兩、三天,他猛力出聲的念。郭惠珍居士在《傾聽恆河的歌唱》一文中說:那種"使盡每一口氣懇切呼喚阿彌陀佛"的念法,非常人可及,大眾輪班跟他大聲念,尚且聲嘶胸痛,氣力難支,何況他九十五歲高齡?有弟子恐他以近月不食,體力難以支持,故建議老和尚說:"師父!我們念,您聽就好!"老和尚瞪大了眼,斬釘截鐵的說:"各人念各人的,個人生死個人了。"農曆正月初五--一九八六年二月十三日,老和尚瞻視清澈,定靜安詳,毫無異樣。午後二時,對身邊眾人說:"無來亦無去,沒有事。"說完,還向徒眾頷首莞爾,在安詳中閉上眼睛。過了一會,眾人見老和尚不言不動,近前察看,原來老和尚已於眾人的念佛聲中安然入寂了。享年九十五歲。老和尚一生並沒有高建法幢,升座講經;也沒有妙筆生花,以文章度世,但他參禪念佛、平實無奇的行持卻感動了、度化了千千萬萬的人。老和尚一生沒有著作,圓寂後,弟子們把他平時的訓誡,輯為《廣欽老和尚開示法語錄》行世。更為神奇的是,在廣欽老和尚圓寂往生時,竟有蓮花在空中顯現,有人還當場拍攝下這朵妙蓮。
廣欽和尚履歷
★清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年),農曆十月廿六,師出生於福建省惠安縣,俗姓黃,名文來。由於家貧而鬻(YU)與晉江縣李姓農家為養子。[2]
★清光緒廿二年(一八九六年),師五歲,李姓以種植水果為生,差堪溫飽。師幼年多病、養父母愛護有加、視同己出、曾帶往觀音亭許願,冀能消除災難。
★清光緒廿四年(一八九八年),師七歲,養母信佛茹素,師亦隨之素食,終身不渝。
★清光緒廿六年(一九零零年),師九歲,養母去世。
★清光緒廿八年(一九零二年),師十一歲,養父亦相繼去世,師頓成孤兒。深感世事無常,乃萌出家之念,投泉州承天寺,歸依修苦行之瑞芳法師,瑞師即命師作外坡職事,如種菜、除草等。
★清宣統二年至民國十五年(一九一零年至一九二六年),師十九歲至三十五歲,由於特殊因緣,乃赴南洋,因未受教育,僅能在僑商開設之店鋪中打雜,從事童僕工作。年歲稍長,隨同當地同鄉上山砍材。某日,有一運材車輛翻落山崖,師於事前即有預感,曾提出警告,無奈眾人不信。事後有同鄉戲稱:何不出家修行度眾?師似有領悟,隨即乘船返閩。
★一九二七年,師三十六歲,於泉州承天寺正式出家,法名照敬,字廣欽。時瑞芳法師已圓寂,乃由方丈轉塵法師代為剃度。師出家後,專志苦修,食人所不食,為人所不為,常坐不臥,一心念佛。曾擔任大殿燒香、打板之職,某次因睡遲耽誤打板時間,深自懺悔,從此立志不倒單。
★一九三三年,師四十二歲,晉謁莆田縣囊山慈壽禪寺妙義老和尚求戒,具戒歸來,決志往泉州郊外清源山潛修。
★一九三四年,師四十三歲,背負簡單衣物及十餘斤米前往泉州城北清源山,覓得半山岩壁一數尺見方之石洞,作為安身之處。不意該洞乃猛虎巢穴,師即告以即將以此作為修行場所,囑其遷往他處,並為之說三歸依。該虎似解人語,竟搖尾而去,嗣後且不時率同虎妻虎子前來戲耍獻舞,馴如家畜,而伏虎和尚之名乃傳遍遐邇。
★一九三九年,師四十八歲,師常入定,曾一定數月,不食不動,甚至鼻息全無,樵夫無知,誤認師已圓寂,走告承天禪寺,轉塵老和尚偕同弘一大師上山探視,經弘一大師彈指三下,師乃出定。當時泉州一帶曾為之轟動。
★一九四五年,師五十四歲,師在清源山穴居十三年後返回承天寺。
★一九四七年,師五十六歲,農曆六月中旬偕同普觀法師(原籍基隆),由福建廈門乘英航號輪渡海來台。最初在極樂寺、靈泉寺、最勝寺等處掛單。亦曾於台北法華寺夜度日本鬼魂。
★一九四八年,師五十七歲,於台北新店街後石壁上,開鑿一間小寺,定名為廣明岩(即今之廣明寺)。
★一九五一年,師六十歲,於廣明寺右後方上側大石壁上鳩工雕鑿阿彌陀佛大佛像,佛身高二丈一尺,蓮座寬八尺,深六尺,高三尺,是乃開台灣雕鑿石佛風氣之先。又於左下方鑿石洞,建立廣照寺。
★一九五二年,師六十一歲,於台北縣土城鎮成福山上,覓得一天然石洞,深高各兩丈余,洞口東向,日月初升即照徹洞內,故以日月洞名之。該洞本無水源,師住洞之日,忽有清泉自石縫湧出,於是決定在此隱居修行,並於洞前建木屋三間,中供地藏菩薩。洞之上方建一茅蓬,接引弟子同修。
★一九五三年,師六十二歲,又在山頂大石前搭一茅蓬自住。某日深夜有大蟒蛇至師處,毫無懼意即為之說三歸依。
★一九五五年,師六十四歲,板橋信眾於台北土城購一山地(該處俗稱火山)供師,即今承天寺所在,師砍竹為筏,兩端系縛於巨竹上。師於筏上結跏趺坐,及後又闢地建瓦房一間供養佛像。
★一九五六年師六十五歲,回新店廣照寺。
★一九五八年師六十七歲,年底再回土城火山。
★一九六零年師六十九歲,於火山山坡建造大殿並將該處命名為承天寺火山改稱為清源山
★一九六二年師七十一歲,陸續興建屋舍外並擴建舊殿(舊稱三聖殿)。
★一九六三年,師七十二歲應信眾之請赴花蓮即台中等地宏法。並分別於天祥協建祥德寺,今之天峰塔即師當時茅亭禪坐之位)。龍井山上之南寮興建廣龍寺。
★一九六四年,師年七十三歲,年底返回承天寺重整舊業,增建山門及方丈室。師來台十七年間曾有三次長時間(約一周以上)之入定記錄,加以每日僅以水果為生,不食熟食,因而贏得水果師的雅號。除雨天外,夜間輒於林中趺坐修行。上述特立異行之修道行徑,眾口相傳婦孺皆知。
★一九六五年師年七十四,是年九月建齋堂及廚房。承天寺之初步建設於焉完成。
★一九六六年師年七十五歲,慕名前來請益歸依者絡繹於途。
★一九六九年師七十八歲,於土城鎮創立廣承岩。
★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四年,師八十至八十三歲時,曾表示即將舍報,經弟子們一再懇切哀求乃獲慈悲俯允,延緩時日。此數年間應信眾之請分別赴南投台中嘉義花蓮等地宏法度眾。
★一九七五年師年八十四歲,開始禁足不再下山。
★一九七六年師年八十五,承天禪寺初建之磚瓦房時日既久,地基下陷、牆壁龜裂。故於是年首先重建女眾寮房。
★一九七七年師年八十六歲,是年秋承天寺開山整地,拆除舊有之三聖殿齋堂、大雄寶殿及方丈室等。
★一九七八年師年八十七歲,春,承天寺於大雄寶殿之原址建三聖殿。再依山坡地形興建祖師堂及齋堂等,廣承岩復建華藏塔。並陸續興建大雄寶殿、兩廂禪房、地下室、藏經閣、講堂等。所有建築事宜由弟子傳斌主其事。
★一九八二年,師九十一歲,師指派隨侍左右十餘年之弟子傳聞法師,至高雄六龜鄉寶來村籌建妙通寺。
★一九八五年師年九十四歲,農曆十月舉行護國千佛三壇大戒,求戒弟子二千五百餘人,盛況為歷來之冠。戒期屆滿,已近歲末,師急欲北返,乃於農曆十二月廿六日由傳悔法師迎回承天寺。
★一九八六年,師年九十五歲,示現病容,拒絕飲食、醫藥,不接見信眾。農曆正月初一清晨,召集各分院負重任之弟子及承天寺大眾一一囑咐,並指定圓寂火化後之靈骨分別供奉於'承天寺'、'廣岩寺'及'妙通寺'三處。早齋後即示意欲返高雄妙通寺,眾以師意已決,不敢有違,乃送師南下。
★正月初二,氣息微弱。
★正月初三日,體力恢復,且與徒眾共同念佛,自由交談,精神煥發,若無其事。
★正月初四早晨,喚弟子傳聞及大眾佇立於殿外曬太陽,隨即又囑傳聞師於身旁坐下,並謂:'你可以了,他們(指大眾)還沒有。'
★正月初五(國曆二月十三日),師瞻視清澈,定靜安祥,全無異狀,僅囑弟子們同聲念佛。午後二時,告大眾曰:'無來亦無去,沒有事。'並向徒眾頷首莞爾!閉目安坐。少頃!眾見師不動,乃趨前細察,知師已於念佛聲中安然圓寂矣!
評價
百年來所罕見
綜師一生,貧苦孤露,堅毅篤朴;宿慧萌芽潛修百苦卒致徹悟。渡海來台,冥陽雙度。禽獸馴歸。更以禪悅代替火食,歷半生歲月,誠為百年來所罕見。且昭示修行之典範,踐履頭陀苦行之正則。而師臻聖境矣。惟願不舍悲智。再駕慈航,廣度群迷導歸淨土,共成無上菩提,不勝冬香禱祝者也。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廣欽老和尚開示:修行當從粗衣淡飯下手 , 快資訊 2021-03-19
- ↑ 廣欽和尚:42歲苦修數十年,不食五穀至圓寂,佛法至深百年難見 , 快資訊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