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慶曆聖德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易號 的圖片

慶曆聖德頌是北宋著名學者石介的作品之一。[1]

詩詞原文

於維慶曆,三年三月。 皇帝龍興,徐出闈闥。 晨坐太極,書開閶闔。 躬攬英賢,手鋤奸枿。 大聲渢渢,震搖六合。 如乾之動,如雷之發。 昆蟲蹢躅,妖怪藏滅。 同明道初,天地嘉吉。 初聞皇帝,戚然言曰: 予父予祖,付予太業。 予恐失墜,實賴輔弼。 汝得象殊,重慎徽密。 君相予久,予嘉君伐。 君仍相予,笙鏞斯協。 昌朝儒者,學問刻洽。 與予論政,傅以經術。 汝貳二相,庶績咸秩。 惟汝仲淹,汝誠予察。 太后乘勢,湯沸火熱。 汝時小臣,危言嶪嶪。 為予司諫,正予門闃。 為予京兆,堲予讒說。 賦叛於夏,為予式遏。 六月酷日,大冬積雪, 汝暑汝寒,同於士卒。 予聞辛酸,汝不告乏。 予晚得弼,予心弼悅。 弼每見予,無有私謁。 以道輔予,弼言深切。 予不堯舜,弼自笞罰。 諫官一年,奏疏滿篋。 侍從周歲,忠力盡竭。 契丹亡義,檮杌饕餮。 敢侮大國,其辭慢悖。 弼將予命,不畏不懾。 卒復舊好,民得食褐。 沙磧萬里,死生一節。 視弼之膚,霜剝風裂。 觀弼之心,鍊金鍛鐵。 寵名大官,以酬勞渴。 弼辭不受,其志莫奪。 惟仲淹弼,一{夔去艹}一契。 天實齎予,予其敢忽。 並來弼予,民無瘥札。 曰衍汝來,汝予黃髮。 事予二紀,毛禿齒豁。 心如一兮,率履弗越。 遂長樞符,兵政毋蹶。 予早識琦,琦有奇骨。 其哭魁櫑,豈視扂楔。 其人渾樸,不施剞劂。 可屬大事,敦厚如勃。 琦汝副衍,知人予哲。 惟修惟靖,立朝巘巘。 言論磥砢,忠誠特達。 祿微身賤,其志不怯。 賞詆大臣,亟遭貶黜。 萬里歸來,剛氣不折。 屢進直言,以補予闕。 素相之後,含忠履潔。 昔為御史,幾叩予榻。 至今諫疏,在予箱匣。 襄雖小臣,名聞予徹。 亦嘗獻言,箴予之失。 剛守粹慤,與修儔匹。 並為諫官,正色在列。 予過汝言,無鉗汝舌。 皇帝明聖,忠邪辨別。 舉擢俊良,掃除妖魃。 眾賢之進,如茅斯撥。 大奸之去,如距斯脫。 上倚輔弼,司予調燮。 下賴諫諍,維予紀法。 左右正人,無有邪孽。 予望太平,日不逾浹。 皇帝嗣位,二十二年。 神武不殺,其默如淵。 聖人不測,其動如天。 賞罰在予,不失其槿。 恭已南面,退奸進賢。 知賢不易,非明不得。 去邪惟難,惟斷乃克。 明則不貳,斷則不惑。 既明且斷,惟皇之惑。 群下踧踖,重足屏息。 交相告語,曰惟正直。 毋作側僻,皇帝汝殛。 諸侯危栗,墜玉失舄。 交相告語,皇帝神明。 四時朝覲,謹修臣職。 四夷走馬,墜鐙遺策。 交相告語,皇帝神武。 解兵修貢,永為屬國。 皇帝一舉,群臣懾焉。 諸候畏焉,四夷服焉。

作者簡介

石介(1005年-1045年),字守道,小字公操,兗州奉符縣(今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徂徠鎮橋溝村)人。北宋學者、思想家、理學先驅,「泰山學派」創始人,號稱徂徠先生,與孫復、胡瑗並稱「宋初三先生」。

天聖八年進士,出任鄆州觀察推官,歷任調任南京留守推官兼提舉應天府書院、御史台主簿,出曾國子監直講、太子中允、濮州通判。慶曆五年(1045年),石介去世,時年四十一歲。

石介的一生善於教育,「從之者甚眾,太學之盛,自先生始」。強調「民為天下國家之根本」,主張「息民之困」。從儒家立場反對佛教、道教、標榜王權,主張文章必須為儒家的道統服務,為宋初加強中央集權提供論據。創建泰山書院、徂徠書院,以《易經》《春秋》教授諸生,「重義理,不由註疏之說」,開宋明理學之先聲,關於「理」「氣」「道統」「文道」等論對「二程」、朱熹等影響甚大。曾作《怪說》等文,抨擊宋初浮華文風。著有《徂徠集》二十卷。[2]

生平經歷

石介(1005-1045),進士及第,歷任鄆州、南京推官,嘉州軍事判官。因為考慮到父母年邁,歸徂徠山下隱居治學,以《易》教授弟子。後入國子監直講、太子中允、直集賢院,學者慕名從之者甚眾,「太學由此益盛」(《宋史·石介傳》)。

石介為人正直,關心時政,指切當時,無所諱忌,終招謗議,被排擠出朝。石介「以先生事(孫)復」,將孫復講學的「泰山信道堂」易名「泰山」書院作為傳播理學的重要基礎。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聞名全國的泰山學派,並由此開宋明理學之先聲。孫復、石介被推崇為宋明理學的先驅者與奠基者。

石介著作主要有《易解》5卷,《易口義》10卷,《唐鑒》6卷,《政苑》1卷,《徂徠先生文集》20卷,《三朝聖政錄》等。其思想以維護王權為要,推崇儒學,樹立孔孟之道權威,為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頤)理學先驅。其「道」「氣」論、道統說,為宋代鞏固王權、加強中央集權統治提供了理論依據,也為理學興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頗具唯物主義因素。其「明道」「致用」的為文原則,「道統」「文統」一致的觀點,為宋明理學家提供了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的衡量標準,開理學文學批評的先河。 摘自《樂陵春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