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庚 |
庚(拼音:gē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商代金文 。"庚"字的本義未見於文獻,頗有爭議。早在甲骨文中,"庚"就已經假借作天干第七位的名稱。古人將干支與五行、五方、五味及五常等相配,故"庚"又被賦予"金"、"義"等含義。農曆夏至三庚數伏,所以"庚"又成為"伏天"的代稱。此外"庚"還有道路、道理、年齡、更替、償還等義,疑均為假借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庚
拼音; gēng
部首; 廣
五筆; YVWI(86);OVWI(98)
倉頡; ILO
鄭碼; TGXO
筆順; ①點②橫③撇④橫折⑤橫⑥橫⑦撇⑧捺
字級; 一級(1219)
平水韻; 下平聲第八·庚
筆畫數; 3+5
統一碼; 5E9A
四角碼; 0028₇
異體; ࢈�、࢈�、য়�、ࠩ�
造字法; 象形字(存疑)
結構; 獨體字;半包圍-左上包圍結構
注音字母; ㄍㄥ
文字源流
庚的構型與本義尚無定論,疑似象形字,但所像之物不明,主要有以下幾種解說:
許慎《說文解字》認為是會意字。根據古代五行學說,庚、辛屬金,代表西方,西方是秋天的方位,主谷,上面的"干"形是草木上的果實,兩邊是手。合起來表示用雙手摘取草木上的果實。不過,許慎是就小篆字形進行分析的。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庚字小篆作兩手奉干之形,然於骨文金文均不相類。"
有的資料認為,"庚"字是某種樂器的象形,圖1和圖2的字形形似鍾,上為把及提繩,下部為舌,搖動時舌擊壁發聲。圖3的字形像兩邊有耳把可搖的響一類的樂器,猶如後來民間常見的撥浪鼓。本義指"響鈴之類的樂器"。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觀其形制,當是有耳可搖之樂器;以聲類求之,當即是鉦。""鉦從正聲在耕部,與陽部之庚聲極相近。"
有的資料認為,"庚"是古代的篩糠器,相當於今天農村所使用的"風櫃"。上面的"丫"形是個倒穀米下去的漏斗.其餘部分,便是風櫃的輪廓。這種農具商周時代已經使用,這就說明當時農業生產發展的情況,也說明這個字有可能是這種農具的象形。小篆後加的兩隻手,使這一意義更加突出。
有論文顯示,"庚"代表西方,其字形取象於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參宿(在獵戶座及附近)。參宿下部有三顆小星,稱為"伐星"。參宿與伐星如右圖結合,與"庚"的 甲骨文字形完全相合。郭沫若所認為像樂器之形的"庚"可能是另外一個字。
"庚"字最早見於商代金文(圖1),象形意味非常重,後期發現的甲骨文則將頂端作分叉狀(圖2、3),此後一直到秦代小篆(圖5),字形沒有大的變化。《說文》小篆將中部分裂為左右兩手的形狀(圖7)。秦隸(圖6)將左右部分變作不對稱,右側的平直化而左側的不變。發展到東漢時又將上部的兩斜筆變為一橫,其上再加一點(圖9)。最後,楷書將"干"形的頂部與左側的邊線整合成"廣"字頭,中間的豎筆裂開呈"人"字形,就是今天所見的"庚"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