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庸庵尚書至自滬三月八日攜猶子子式命汽車招(陳三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庸庵尚書至自滬三月八日攜猶子子式命汽車招》中國現代作家陳三立寫的詩詞。

作品欣賞

庸庵尚書至自滬三月八日攜猶子子式命汽車招

客久看遍門前山,兀倚湖光壁掛杖。

花時台館頗照眼,亦依蜂蝶媚尋丈。

尚書禊約竟臨存,張飲聯吟付雙槳。

發興攜為玲瓏游,魂迎草樹初旭朗。

飛車剎那百里外,談古都雜雷霆響。

臨安山勢萬龍鸞,偏矗一峰如側掌。

折旋危塹蒼靄垂,迭緣梯級出瓮盎。

披襟呼吸元氣中,鳥聲不到吞魍魎。

磨崖題刻宋逮明,蘇留打字尤倔強。(九折岩三字為東坡書)

絕頂旁得三休亭,坡谷佛印余石像。

偃蹇從呼學士松,下接煙嵐浮泱漭。

坡公別摹笠屐圖,廁以楊琳眉映嗓。

千載爭存好事人,祈蓋把茅庇靈爽。(明知臨安縣蜀人楊琳別築亭摹刻東坡像並列己像於右今與三休亭皆傾圮)

入憩僧堂飽蔬筍,辟穀少年解供養。(寺僧不歸有號辟穀客居此為設食)

空階紅濕牡丹肥,層架碧侵苔蘚長。

抔土導尋琴操墓,幻景幽情一摩盪。

歸徑依稀衙鼓傳,臥治專城泣吾黨。

隔歲聯登天目巔,重過俠骨閉黃壤。(去歲游天目故人左南孫宰臨安供張伴遊今歿將一歲歸葬矣)

肺腑哀樂通造化,終契裹糧適莽蒼。

鴉點搖空落照迷,掉首猶纏天際想。 [1]

作者簡介

陳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人,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陳三立出身名門世家,為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長子,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著名畫家陳衡恪之父。與譚延闓譚嗣同並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並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之譽。他於1892年壬午鄉試中舉,歷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變後,與父親陳寶箴一起被革職。1937年發生「盧溝橋事變」後北平天津相繼淪陷,日軍欲招致陳三立陳三立為表明立場絕食五日,不幸憂憤而死,享年85歲。陳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詩》及其《續集》、《別集》,死後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2]

1909年,陳三立以詩稿交給鄭孝胥,請他刪定。晚清詩壇,有所謂「同光體」,屬於這一流派的詩人不專宗盛唐,而以模仿宋詩為主。陳三立是其重要代表。「我誦涪翁詩,奧瑩出嫵媚」。他的詩模仿唐代的韓愈孟郊和宋代江西詩派的鼻祖黃庭堅,以生澀硬拗的風格寫枯寂蕭瑟的感傷情懷。表達上,要求隱晦深微,像橄欖似的耐於咀嚼;用詞上,則避熟惡俗,「語必驚人,字忌習見」。對於陳三立的詩,鄭孝胥大為捧場,說是:「源雖出於魯直,而莽蒼排戛之意態,非可列之西江社裡。」當時,革命派中也有人譽之為「吏部詩名滿海內」。

辛亥革命後,陳三立遷居上海,曾列名於孔教會和張謇發起的中華民國聯合會。他和沈曾植梁鼎芬朱祖謀等遺老組織超社、逸社,經常在作品中指責革命,傾吐對清王朝的留戀之情,因此,受到以柳亞子為代表的南社詩人的抨擊。

1915年,陳三立遷還南京。1923年至1924年一度住在杭州,此後住在南京廬山,長期過着隱逸生活。1932年,日本侵略軍進攻上海,在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的情況下,他憂憤時事,日夜不安,曾於夢中大呼殺敵。同年,國民黨政府邀他參加「國難會議」,不赴。1933年遷居北平,時已年過八十歲,白髮盈頭,在見到年輕時的座師、同為遺老的陳寶琛時,卻仍然堅持行三跪九叩禮。其後,鄭孝胥、羅振玉曾拉他到偽滿洲國去當漢奸,被拒絕。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北平、天津相繼淪陷,日本侵略者再次派人拉他,多方遊說,他都不理睬;偵探每天在門前窺伺,氣得他讓僕人拿着掃帚驅趕;。同年9月14日,尿閉症復發,陳三立拒不服藥,絕食5日死。[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