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棄械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棄械龍是一種恐龍。(屬名:Anoplosaurus)是結節龍科恐龍的一個屬,生活於下白堊紀(阿爾布階末期)的英格蘭劍橋郡。棄械龍曾經被分類在甲龍亞目、鳥腳亞目。屬名意思是「沒有裝甲的蜥蜴」,但近年研究認為它們其實是有裝甲的。

形態特徵

據悉,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結節龍,它們是一種短頸的食草恐龍,有着矮小的鼻子和厚重的甲片,在其甲片上有尖銳的勾刺。它們在成長到大約 30英尺長時完全成型,具有短小的牙齒和強有力的下顎。最早發現這種恐龍並把研究報告發表在《古生物學報》上的馬里蘭州古生物學家雷斯坦福說「恐龍的生長速度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快,我們能看出這只是一隻小傢伙,因為它的軟骨在死亡後仍有彈性,而不是僵化了。

生活習性

棄械龍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在其體上有裝甲保護。

物種學史

絲萊博士(Harry Govier Seeley)於1879年將一部分的顱後骨、牙齒碎片、幾塊由頸部及背部的脊骨、薦骨、部分肩帶、肱骨碎片、部分左大腿骨、左脛骨、腳掌、肋骨及其他碎片命名為棄械龍屬。由於它小型的體型,他認為可能是幼龍。其他學者開始認為它是裝甲恐龍,直至1923年諾普喬(Franz Nopcsa)認為部分的遺骸應屬於彎龍,而其他遺骸則屬於棘甲龍。這個建議亦被支持,但有部分的修訂如改為屬於禽龍類 Suberbiola及Barrett重新審核遺骸,認為應該屬於結節龍科的基底成員,缺少裝甲的原因可能是這恐龍在幼年時死亡。其他的評論亦贊成這個解釋。

另一個種,稱為大棄械龍(A. major),是由絲萊於1879年所命名。這是一個頸部脊骨及三個部分尾部脊骨,原屬於Acanthopholis stereocercus,且與模式種出自同一地層。這個種現已被認為是嵌合體,頸部脊骨是從甲龍科而來,尾巴是屬於禽龍類的未定屬。

馬里蘭原棄械龍(Propanoplosaurus marylandicus),這種恐龍生活在早期白堊紀,是一種有甲食草恐龍馬里蘭州有溫暖的熱帶環境,因此在白堊紀早期,出現了許多恐龍,而馬里蘭原棄械龍則是整個美國東海岸唯一的早白堊世的結節龍科恐龍。

名稱由來

恐龍,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直到古生物學家曼特爾[1]發現了禽龍並與鬣蜥進行了對比,科學界才初步認定這是一群類似於蜥蜴的早已滅絕的爬行動物。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查理德·歐文創建了「dinosaur」這一名詞。英文的dinosaur來自希臘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動物)。對於當時的歐文來說,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動物」是指大的滅絕的爬行動物。實際上,那個時候發現的恐龍並不多。自從1989年南極洲發現恐龍化石[2]後,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龍的遺蹟。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龍至少有650至800多個屬(古生物學上的種屬,不完全同於現代動物的分類方式)[3]。 後來,中國日本等國的學者把它譯為恐龍,原因是這些國家一向有關於的傳說,認為龍是鱗蟲之長,如等就素有小龍的別稱。

視頻

棄械龍 相關視頻

恐龍是怎樣演化的
中國專家發現白堊紀之後的恐龍化石,恐龍有可能是在南方滅絕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