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公山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公山公園位於中國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總面積110公頃,是蚌埠市最大的城市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張公山相傳因明朝一位張姓戰將而得名,這位張姓戰將早年跟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南征北戰,晚年隱居於張公山。由於其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人們為了紀念他,將這裡稱作張公山。

張公山公園由張公山、山坡東部的張公湖及湖中半島張公島三部分組成。其中,山頂處有一望淮塔[1],是蚌埠市重要的城市地標,山下有兒童樂園、動物園、園中園等景點 。

歷史

1973年,蚌埠市政府決定將張公山及其周邊地區設立為公園。1975年,張公山區域正式開始建設,公園於1983年7月1日建成開放。2006年11月7日,張公山獲批成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2009年被升格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008年,張公島綜合整治工作開工建設,並於2011年5月20日建成開放。

2010年,蚌埠市政府對景區展開一系列的改建工作,包括山路重修、停車場擴建等 。2013年,景區進行新一輪的修繕工作,包括修建連接張公山和張公島的兩條水面棧道;環山公路改建;北門重新設計,新建的三座拱橋,噴水池改建為大型浮雕照壁等。

主要景點

望淮塔

位于山頂,是蚌埠市標誌性建築之一。塔高35.33米,七層八角。在塔上可觀淮河以及蚌埠市大部分地區。

水榭長廊

位於張公山東部,張公湖沿岸,宛延起伏。水榭長廊與遊船碼頭相連,可在此處登船遊覽張公湖。

月季園

位於景區西部。

動物園

位於景區西部,動物有東北虎、非洲獅、金錢豹,大象、長頸鹿、梅花鹿、丹頂鶴、白虎、角馬、劍羚等 。

兒童樂園

位於景區西北,靠近北大門,有多種遊樂設施。

珍珠玉女雕塑

位於張公山公園南門入口處,由一個張開的巨型蚌殼與一位托着珍珠的玉女組成,其中蚌殼高約20米,玉女高約4米,於2012年底建成。該雕塑在建成後,成為張公山公園的一處新地標,同時也成為了蚌埠市城市形象的新地標。

園中園

江南古典園林風格,位於張公山景區東南部,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園內亭、台、樓、閣錯落。

張公湖

張公湖,原名張公山大塘,該湖上通迎河,下經席家溝通達准河,是張公山公園重要組成部分。1978年,張公山東建成游碼頭,併購置了遊船供遊客觀光。2013年10月,「姊妹橋」以水面棧道落成開放,一條連接張公島和張公山公園,另一條連着親水廣場和遊船碼頭,形成完整的人行系統,擴大了遊人活動區域。

張公島

張公島位於張公山東部張公湖的湖面上,占地138畝,由兩條棧橋(姊妹橋)與主景區相連,分別連接親水廣場與水榭長廊的遊船碼頭處[2]。這兩條棧橋於2013年建成,在此之前,從主景區無法直接前往張公島。姊妹橋的建成,將張公島與張公山主景區連成一個完整的人行系統,遊客不再需要繞圈,活動區域擴大。

而張公島內部,於2008年開工建設為公園,2011年5月20日正式建成。島上主打廉潔文化主題,有大禹聽五音治國、三過家門而不入、朱元璋造字倡廉、井水論、鍾馗塑像等景點。

視頻

張公山公園 相關視頻

旅拍張公山公園裡的望淮塔,這樣高聳的古代塔
皖北「最大」的國家4A級開放式景區,蚌埠張公山公園,值得一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