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家界四十八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家界四十八寨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張家界四十八寨位於慈利縣廣福橋鎮,與五雷山星德山遙相呼應。

廣福橋鎮地處慈利縣東郊,距慈利縣城41公里,處於兩市(張家界市常德市)、三縣(慈利縣石門縣桃源縣)交界地帶。這裡有神秘的四十八寨,有大規模的道觀群,是戶外愛好者的首選。

四十八寨景區面積40平方公里,境內有120多座形態各異的奇秀山峰,傳說闖王李自成在此建立聯明抗清根據地時,依山就勢建了48座雄偉山寨,並在山寨周圍攔關設卡造36宮、72殿,劈山移土建造近萬畝軍糧梯田。如今,還存有不少遺蹟。

五雷山,素有「楚南第一勝境」之稱,為道教聖地,信徒遍及鄂西南、湘西北兩省十八縣。

星德山有四奇,即奇觀、奇松、奇石、奇峰,因道教文化博大精神,以奇觀最為突出。

走進四十八寨、五雷山、星德山,你將進入到一個神奇的世界。在這裡,能讓你探尋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張家界四十八寨

城門寨、秤砣寨、陀龍寨、秦角寨、女兒寨、探子寨、牙孔寨、獅子寨、燈台寨、鐘鼓寨、矛寨、盾寨、人頭寨、老鷹寨、堯人寨、金龜寨、箱子寨、雞公寨、堆凹寨、婆婆寨、姑娘寨、蝙蝠寨、羅漢寨、丫角寨、顧公寨、何家寨等。

五雷山

湖南省首批重點宗教場所,有'中國南武當'之稱。面積86平方公里,所建殿宇為石牆鐵瓦構築,隨山脊溝壑縱橫陳列,綿延15華里,奇險深幽,玄妙超然。

星德山

是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且文化底蘊極其深厚的道教名山。相傳,上天墜落一星於此,世人聚集山頂問道求仙,星德山由此得名。星德山每個山頭都有一座宮殿,其中以星子宮最為出名。

詳細寨名

1, 秦國寨,秦國(約公元758年)的一位姓秦的大王於此紮寨而得名。位於湯家坪東,是歷代文人雅士喜游之地。佚名《五雷山賦》「訪秦國寨而海霞若揭。」,清代朱劭濂《望五雷山》「石壁嶙峋秦國寨,香煙縹緲梵玉宮。」。寨麓有一埡口,名馬口,是古時遊人拴馬處。寨正面有10多層自生石墩,層層疊起,似人開梯地,墩壁飛紅掛綠,如畫卷高懸。寨兩邊雲崖垂空,如掛彩簾。寨頂平衍,廣約百畝。上有甘泉,四季不竭,汛期下瀉成瀑。兩土埡之間有朝天洞,口橢圓,深不可測。扔石入洞,似鑼鼓敲響,經久不息。(月魯帖木耳的女兵駐了三個寨,又御李自成、張獻忠之兵的將軍兵部職方主亊劉風池駐此。)

2,和尚寨,原名美人寨,因麗岩崩落變成禿頭,更為今名。寨與扯草坡僅一溝之隔,右上方是自生打鼓台。寨形似和尚依立狀,顏色灰中帶紫,間有綠叢點綴。

3,羅漢寨,在蛤蟆口(今名下馬口),一大岩、數小岩均似羅漢,顏色青灰雜染,旁有秀木映襯。大者盤坐在上,小者羅列於大者之前,似歡聚合影狀。

4, 猴兒寨,與蛤蟆口(今名下馬口)相對。兩岩一大一小,似大猴背小猴子狀。其色黃里浮青,若有光澤。岩下草木茂密,四季蔥蘢。一到春天,百花競放,清香誘人。

5,雞公寨,在楊家峪北。峰上一岩突起,高約10米,形似雞公,色白耀眼,頭朝三王峪,伸頸張嘴,若啼鳴狀。

6,仙人寨,又稱仙人打網,在舒家中塆。峰似仙人,其頂如帽,身色灰白如服,呈打魚狀。

7, 梅興寨,梅興道人(公元759年)在此修煉而得名。在仙人寨東。寨身自下而上由五層岩屋重疊而成。下面最大岩屋可容納30餘人,頂上最小岩屋可容10餘人。寨上常有麝、岩雞等珍禽異獸出沒。寨頂有自生岩缽。

8,烏紗寨,帽兒寨,在楊家塆。一岩峰色彩艷麗,形如帽,故名。下有人頭岩,高約4米,口、眼、鼻甚肖。岩下有三層自生岩屋,每層長10米,寬4米,高2~3米,旁有黑岩孔,口寬20米,高約13米,內產硝芽。滴水處似有敲鼓之聲。

9,紅岩寨,在澧陽宮塆里,因岩色肉紅而得名。岩上多深紅色橫紋,縫間有蘭草、龍骨草。在扯草坡俯視,整個岩形如半開花蕾,故又名花苞寨。

10,陀龍寨,盤龍寨,在陀龍塆。岩峰象一龍盤地,昂首張望。須角如生,身尾欲動。

11,稻摞寨,在一天門。岩峰如農家摞的稻草樹,故名。岩色有青有黃,四時多變。岩下雜木叢生,芳草鮮美,曾有白鷳出沒。

12,老鷹寨,蒼鷹寨,在黃家峪垴上。寨頂一岩如蒼鷹高棲。其下懸木滴翠,亂岩危立。

13,猴兒寨,金猴寨,在車塆。峻岭上有三大岩,顏色黃里點紅,酷似三個金猴,一個朝金頂,一個朝星德山,一個朝觀閣山,如放哨狀。

14,堯人寨,又稱轉角樓寨,在高家壋,寨岩自下而上旋轉上頂,共有三層,一徑隨之盤旋而上,可登暴頂。

15,寶劍寨,在滿天星(地名)附近。寨上三峰秀麗如劍,直指藍天。寨一側草木爭榮,四季蔥蘢;一側峭壁垂空,光彩耀眼。

16,伢兒寨,孩兒寨,在陳家峪。峰上一岩黃紅色,狀如小孩。

17,金龜寨,在孩兒寨東。翠巒上一石金黃色,如金龜橫臥。

18,矛 寨,在羊兒池。一黑色巨岩形似長矛。一黑色巨岩形似古戈,又稱古戈寨。

19,盾 寨,在羊兒池。一黑色巨岩形似古盾。

20,風輪寨,在古戈寨北。一岩有黃、紅、白三色,狀如風火輪。

21,金盞寨,在胡家橋。岩峰上一石金黃色,象燈盞一般,高闊於上。

22,燈台寨,燈塔寨,在孫家塆垴上。岩礅上一淡紅色巨石高立,儼如燈塔。其南有石柱如人,名企人岩。

23,美女寨,在秦國寨南。一石峰狀如美女散發。秦國大王的婦人在此遇難,化而為峰。

24,獅子寨,在白衣閣垴上。岩青黑色,形如雄獅,張口朝西,呈怒吼狀。

25,金龍寨,在王家塆。寨腰橫孔內曾現金龍,因名。寨形如鍾,光彩艷麗。旁有兩岩,一象唐僧,一象八戒,呈「八戒護僧」狀。

26,探子寨,在金龍寨北。四面環山,十分幽靜。寨上一岩殼似罈子縱剖狀,可住人,故名。

27,牛角寨,在陳家峪。有黑褐色兩岩彎曲如牛角。寨下野草芳芬,怪石棋布。

28,獨角寨,在牛角寨東北。一岩棕色,斜伸如獨角。

29,響水寨,在碑埡。寨上一泉,自下而上,流聲遠傳,故名。尤春、夏飛流成瀑,響聲雷動。

30,黑岩寨,在蛤蟆口(今名下馬口)里。岩色墨黑,似有光澤。

31,白岩寨,在黑岩寨西。岩色灰白,間有懸木。

32,金雞寨,在陳家峪。一岩五光十色,狀如金雞。

33,箱子寨,在蔣家峪。峰上兩岩排立,如豎置箱子。各高約3米,寬2米,其色紫紅,旁有綠樹掩映。岩下懸壁,壁下有自生穿山孔。

34,背兒寨,在碑埡。有大小二岩,顏色黑裡帶黃。其形似母背子狀。

35,擂台寨,在孫家塆東。山坡有方形岩台,高約60米,寬約90米,顏色淺紅,人稱「擂台寨」。寨之四周是野兔、山雀的樂園。

36,銼刀寨,在陳家塆。一長岩朝天,端點稍尖,黃竭色,三方岩梭似刃,宛如銼刀。

37,牛鼻寨,在羊兒池。一岩壁紫褐色,上有深孔,儼如牛鼻。

38,燈籠寨,距牛鼻寨不遠,一岩拔地而起,光彩奪目,美若燈籠。

39,斧頭寨,在燈籠寨附近。一巨岩黑褐色,一頭寬,邊緣灰白色似刃,形猶斧頭。

40,寶塔寨,在秦國寨南,上有自生岩屋,旁有灌木掩映。屋高約4米,寬約3米,色紫紅。屋上有紫褐色半圓形大岩,直徑約20米。其上一石峰層層壘起,下闊上小,點紅着紫,嬌似寶塔。

41,婆婆寨,在陳家峪。山上一岩,上小下闊,顏色青黃交融,如婆婆高坐狀,頭、手、腰、腿,儼然若生。

42,斗升寨,在蛤蟆口(今名下馬口)西。峰上多奇岩,中有一岩紫紅色,象升子擱於斗口,名「斗擱升」,旁有一岩,其色紅黃混交,象斗擱於升口,名「升擱斗」。

43,城門寨,在老棚溪北。因一側峭壁酷似城門而得名。寨的南北兩側,懸崖萬仞,五顏六色,橫空如屏。岩縫崖間有300多石級,懸若天梯,曾有「楚南一險徑」之稱。寨頂平曠,是古今遊人喜登之地,上有方石宛如棋盤。陰天仿佛有古人下棋,素稱「仙人下棋」。寨頂產硒紅土,附近村民粉壁,多取此土。雷滿(公元758年)帥府。唐僖宗李儇在南逃時,於廣明元年「公元880年」七月甲子日住在雷滿帥府城門寨,八月辛亥離開雷滿帥府城門寨。雷滿帥府城門寨也稱為唐僖宗李儇行宮。

44,秤砣寨,毗連城門寨,石峰崢嶸,上有一巨岩似秤砣,故名。寨西麓是折水塆,一泉曲流其間,兩邊怪石嶙峋,綠叢掩映,山雀爭鳴,風景宜人。塆口下臨絕壁,泉水飛流成瀑,寒冬不見飛瀑,只見冰簾、冰柱、冰棍、冰花,別有惜趣。

45,師徒寨,原名和尚寨,下臨馬欄峪。遠看峭壁碑立,其上青灰色石峰參差錯落,有如大小師徒,故更名師徒寨。石峰多姿,各具情態;或似靜憩,或似遠眺,或似呼叫,儼然如生。晴日朝夕,峰間有紫氣忽現忽逝。峰下一峪楠竹,蔚若玉盆,是避暑佳地。

46,顧公寨,在慈濟塌西北。唐代顧公(公元758年)於此紮寨拒寇而得名。寨高海拔880.4米,寨頂原有石壘營房,是顧公將士的主要駐地。寨上一洞可容千人。寨的南、西、北三面石壁陡峻,危岩星羅,無路可上(今有公路繞過),僅東面一徑與慈濟塌相連,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顧公曾憑此險多次打退頑寇,但後為詭計所敗。寨下是黃蓮水庫,一望碧波如染,青嶂翠巒常映其中。寨西北有女兒寨,相傳顧公戰死後,因其女於此紮寨,保一方安寧而得名。

47, 何家寨,在大岩板溪之西,海拔624.5米,唐代何天一、何天二(公元758年)兩人於此紮寨而得名。從七樅王家鋪遠望,寨頂似青猴,面向五雷金頂,頭、眼、鼻、口、胸逼真,前有小溪緊偎。其上有殘存戰壕,1943年日軍進犯慈利,五雷山一帶鄉勇堅守此寨。

48,女兒寨,顧公寨西北,顧公(公元758年)戰死後,其女據此寨。[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