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輟兩千年(顧永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弦歌不輟兩千年》是中國當代作家顧永磊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弦歌不輟兩千年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如果沒有孔子當年落難淮陽時「陳蔡絕糧、弦歌不絕」,就不會有那麼多人知道孤立於龍湖一隅的高台有如此深的文化底蘊,更不會有今日的弦歌台。
炎炎夏日,駕一葉扁舟徜徉於煙波浩渺的萬畝龍湖賞荷戲水,心情與驕陽一起燃燒燦爛,好不愜意。對於讀書人來說,此情此景,即使不去留戀這紅蓮映日、碧荷接天的旖旎風光,也要拜訪矗立於湖中兩千年不倒的弦歌台。
棄舟登台,踏進弦歌廣場,高大的孔子像迎面屹立,我本能地肅然,放慢了腳步,怕唐突了聖人的英魂。仰望聖人,他雙手合十,長須飄動,似乎還在娓娓而談:「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於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孔子,穿越2500多年的歷史埃塵,靄靄然向我們走來。
我以崇敬的心態輕步緩行,迎面小廡殿頂式大門上的「弦歌台」三字,筆力遒勁、大氣磅礴,是清康熙重臣納蘭明珠之子揆敘的墨寶。徜徉其間,院內的一草一木,一梁一柱,無不讓人感到親切可愛,綠樹披道,花木扶疏,竹石掩映,靜謐清雅,儒風四溢。三五遊人或欣賞,或聆聽,或沉思,沒有一絲喧譁。
「堂上弦歌七日不能容大道,庭前俎豆千年猶自仰高山」。正門兩側石柱上的對聯讓我陷入了沉思。
公元前489年,在陳國那片陰霾的荒野上,63歲的孔子帶着一群飢腸轆轆的書生,在拜見楚昭王的途中被陳蔡兩國刀兵所困。七日無糧,弟子們困病交加,孔子依舊講授學問、彈琴唱歌,安定自若。
弟子們沒有老師談定高歌的心態,難免牢騷滿腹,直率急躁的子路發出了「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的抱怨。
「君子雖貧也不改變志向,要固守自己的理想,堅持自己的操守,還能保持快樂的追求。小人一旦貧窮就無所不為了,甚至去做一些背信棄義的事。現在我胸懷仁義之道,只不過是遭到亂世的迫害,這根本不算什麼窮困!」孔子耐心地解答子路的疑惑。
孔子知道其他的弟子同樣鬱悶,便教導他們要有高貴的品質和自尊心,不要因為一時的困難而忘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他利用這次逆境,對子貢、顏回及其他弟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娓娓道來,使弟子們深受啟發。
年過花甲的老人作為一介文人,面對飢餓、抱怨、危難,他如此的淡定高歌,他的勇氣從何而來?
站在大成殿前,我盤桓了許久,望着環抱弦歌台的浩瀚湖水,似乎有所明白,孔子在困厄中弦歌不輟,在看不到希望的環境中堅持理想,源自他的「勇」,對理想、對信念的堅守。
孔子說,「知恥近乎勇」,勇的起點在於「知恥」,這是一種價值觀與人生觀的選擇:知道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權衡利弊後明白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需要戰勝人性中的自私和怯懦,抵抗不可預期的恐懼,而一切的動力都來源於對自己價值觀的捍衛。在聖人看來,勇不是血氣之勇,而是不為生死、安危、榮辱、利害所動,為人處義行己有恥;是堅守正道,危難關頭也毫不苟且。這樣的人堂堂正正,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又有什麼憂慮和恐懼呢。絕糧七日,又何懼之有!
聖人身陷絕境,弦歌不絕,重言傳更重身教,以此行動,展示了不畏艱險、求索真理的精神,展示了自己對信仰的堅持、對信念的堅守。孔子堅守正道慰藉了苦難中接近絕望的弟子,當楚昭王派兵來救之時,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居然已經絕糧七日!憑着弦歌不輟,他們熬過苦難,用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生命力造就了奇蹟。
「陳蔡絕糧」的史實毋庸置疑,受困絕糧的前因後果歷史早有定論。但是,孔子及弟子不畏艱險求索真理的精神,「弦歌不輟」2500多年的文化價值,已成為孔子政治命運的重要象徵與代名詞,也成了歷代知識分子政治命運的象徵。後世的讀書人在不得志之時,常「弦歌不輟」以期自勵,這已內化為讀書人可貴的道德品質。
縱觀孔子一生,幼年喪父,少年喪母,道德學問高深至極,周遊列國十四年,遭遇艱險無數,終不得志。但他堅持自己的理想與追求,身體力行地實踐着自己的主張,志懷高遠、樂觀積極,堅守正道,不改初衷。他的成功後世無人企及,他的精神境界至今仍然是人類的最高追求,非常人所能達到。
為紀念「陳蔡絕糧」和孔子3次來陳講學的佳話,後人在孔子被圍困的島上建了一座「孔子廟」。如今的弦歌台原是東漢陳敬王曾孫寵教弩的地方。唐開元九年為紀念孔子「絕糧七日、弦歌不止」,將孔子廟移到該台上;明成化六年,陳州知州戴昕建廟名曰「厄台祠」,後增拓大殿七間,改稱「絕糧祠」,後又更名為「弦歌台」。現存的建築為清乾隆年間重修,已成為淮陽唯一的祀聖場所和淮陽千年文脈的象徵。
我縹緲的思緒,因弦歌台的蒼古而悠遠,緊跟聖人的腳步追尋,我小心翼翼地邁入了威嚴的大成殿。風化了上千年的老磚土牆承載着斑駁的記憶,在歲月的暮鼓晨鐘和滄桑更迭中,這座普通的建築依然風韻猶存,保持着活力。膜拜於聖人像前,靜下心來,你或許可以聽見那遠古穿越歷史風塵的餘音,雖經千年輪迴聲音渺渺已不復存在,但弦歌不輟的精神在一代代人心中薪火相傳,永無消歇。
大成殿後面的弦歌書院不曾間斷的綿綿書香傳承着千年文脈。從孔子在弦歌台講學算起,至明朝嘉靖年間設立書院名為知德書院,到清朝乾隆年間改為弦歌書院,至今已2500多年。時任的歷代文化官吏籌資舉建、擴建,名字更變多次,戰火中焚毀後數次,很難想象那些位高權重的仕宦為何如此鍾情弦歌書院?但是讓我們驚嘆的是那弦歌不綴的餘音從未斷絕,這一片古老的建築群經受住了風吹雨打,在碧波蕩漾的湖水環繞中愈顯古樸與厚重。
弦歌書院在一代代讀書人的修繕擴充下,越來越宏偉,重修後弦歌書院儘管沒有那些名氣很大的書院暮鼓晨鐘的幽秘,但個中的每一組院落、每一塊石碑、每一枚磚瓦、每一棵花草,卻閃爍着時光淬鍊的人文精神,散發着經年積澱的書卷氣息,弦歌悠揚,書聲琅琅。對於後人而言,這溢滿書香的弦歌台,才是真正的精神家園,經過漫長時光培育起來的文化信仰、精神底蘊已和深深的龍湖水融為一體。
時至今日,弦歌台依舊不失昔日的華彩,弦歌廣場定期舉辦的「三千學子拜孔子」等活動,讓莘莘學子領會了國學的博大精深,堅定了將優良傳統發揚下去的信念。高考前後來此膜拜聖人的學生和家長,在弦歌不輟的歷史餘音下激勵前行的同時,或多或少想沾一點兒聖人的靈氣,祈禱聖人能庇佑學子讀書有成,登科及弟。
這座普通的高台,把一段陳蔡絕糧的歷史復活得栩栩如生;弦歌不輟,使這一塊平凡的土地變得神聖無比;書聲琅琅,賡續了傳統文化命脈。2500多年來的風雲往事,在這座水中高台之上鋪陳開來,將弦歌不輟的歷史餘音一代代傳遞下來,激勵着後人志存高遠、堅定信念、砥礪前行。[1]
作者簡介
顧永磊,男,1979年10月出生,河南省周口市人,供職於商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