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弱水謠(楊桂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弱水謠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弱水謠》中國當代作家楊桂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弱水謠

山川河流,是大自然的骨肉血脈,似乎也是一片土地上特有的記憶。每一條河流都有她的源頭,她來自於那座冰川雪峰?她從涓涓溪流變成了洶湧波濤的河流,在她不斷壯大成長的過程中,她滋潤了哪些大地和森林,她容納了多少天地雨露,又帶走了多少沉芥與草木枯榮,她又見證了哪座山的殊榮

河流無語,山川不言,唯有人類聒噪。河流奔流不息的奔向遠方,背負着怎樣的使命,這些都是江河的隱秘。走在尋山問水的路上,人類對於每一條河流都是未知的探索者。但對於一切淵源的探索,也是人類固有的使命,隨着一江山河奔流不息,有多少先知者追隨山水流韻,把生命演繹成江水的遼闊,大海的深邃。

這也不失為人生的另一種詮釋。

河流哺育山川大地,山川大地養育萬物生長,萬物中唯有人類把江河永記。

因為人類躁動的欲望需要通過安靜的回憶來平息。

一條條流動的、溫柔的、曲折的湖藍色線條,從億萬斯年的流動出發,譜寫着遼闊大地的滄桑,孕育着一個民族古老而又新鮮的綿綿不絕的詠嘆。這就是河流的使命!

每一條河流就是一部流動的人類歷史。它的每一條支流都是一部演繹生命玄機和美妙的歷史畫卷。人類唯有與江河同呼吸、共命運,才能領略山川河流的神韻。

每一寸土地都需要一條河流來陪伴它。或洶湧流淌。或暗流涌動。或靜悄悄的流淌子岩石間泥土下。

河西走廊的土地上就流淌着這樣一條河流,一條鮮為人知也是亘古不變的河流,一條至今在地圖上還標識着的河流,它就是古老的弱水河。弱水上游指今甘肅山丹河 ,下游即山丹河與其他支流匯入甘州後名曰黑河 ,黑河流經臨澤、高台、酒泉的金塔縣後,入內蒙古境內,稱額濟納河。《山海經·大荒西經》:「 崑崙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淵。」《尚書·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 弱水既西,……」又:「導弱水,至於合黎 ,餘波入於流沙 。」這裡記載的就是河西走廊上的弱水河。

弱水是一股細流,同時弱水也是一片闊水。弱水名曰浮不起一片沉芥,卻養育了一片遼闊的水域居延海。它流過荒涼,也貫穿於綠洲,最終在沙漠裡洶湧成濤,傾波萬里。

弱水流淌在河西大地上似一條飄帶,從上古至今都在曲折前行。歷史上有多少像弱水這樣的河水,流淌了這麼久還是初心依舊。

在河西大地上,弱水締造了神話,也創造了當下。

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在這座遠古而神秘的古崑崙山下「有弱水之淵環之……」,這個流淌着神話般的叫做弱水的古老河流,就是我們今天河西走廊上流淌着的山丹河、洪水河匯入黑河後又接納了擺浪河、疏勒河以及額濟納河,最後匯聚成了居延海。

這裡說的「崑崙山」,並不是今天新疆西藏青海間之間的那座崑崙山,而是指祁連山脈一帶白雪皚皚的高峻群山。它是古老的崑崙山。和它一起流傳在史的還有許多上古神話。《晉書·張軌傳》載:「酒泉太守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崑崙之體也。周穆王見西王母,樂而忘歸,即謂此山。此山有石室玉堂,珠璣鏤飾,煥若神宮。宜立西王母祠,以裨朝廷無疆之福。」

多麼神奇!它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太帝在人間的帝都之地啊。那麼青丘在哪?那妖冶痴情的白狐在哪?周穆王西巡時流連忘返的「石室玉堂」般的神宮、瑤池,還有身着美衣,光彩照人的王母在哪?哦,嫦娥和后羿,白娘子盜仙草的崑崙虛,他們都在我們的眼前,都在皚皚屹立的古崑崙山下,也就是我們現在的祁連山下。

「崑崙」是如何演化成了「祁連」呢?「崑崙」和「祁連」的語義都是「天象之大」。匈奴統治河西走廊時期,謂天為祁連。匈奴語「祁連」和漢語「崑崙」語義相同。「祁連」當是「崑崙」的匈奴語轉音或意譯。祁連山即古崑崙山,古崑崙山即祁連山。

所以祁連山還有個名字:「天山」。唐代李白《關山月》詩中有「明月出天山」句,「天山」指的就是祁連山而非新疆的天山。《淮南子·墜形訓》中對古崑崙還有一段大氣磅礴的描寫:「崑崙之邱,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這段話寫高峻非同尋常的祁連就是登天之梯。祁連主峰名天梯山(在今甘肅武威境內),是有來由的。

自古以來,山與水都是相依相偎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祁連的皚皚雪峰就是山下滔滔河流的源頭。山丹河,洪水河、黑河、擺浪河、疏勒河,他們都是古弱水河的支流,齊發於祁連山中,匯集在祁連山腳下,然後一路奔流向浩渺的居延海。居延海古稱西海。神話中的西海是遼闊無際,浩渺天地間的。回到現實中,滄海桑田,居延海曾一度枯竭。沿岸綠洲變成了荒漠,直至消失。如今,黑河重歸居延海,沿途下游的高台及酒泉金塔等地生態環境才有所改變,沙塵暴也不似以前肆無忌憚,胡楊林也都煥發了生機,真的乃水生萬物。水是一切生命的淵源,每一條地球生命的神奇都源於水的滋養和流動。

水是生命的奇蹟,生命是地球的奇蹟。弱水是河西走廊大地上的流淌着的奇蹟。 [1]

作者簡介

楊桂萍。筆名:楊桂平,中國散文學會會員。甘肅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