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彈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彈絲是一個科技名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名詞解釋

彈絲是苔綱植物孢蒴中與孢子混生的一種長形不育細胞。其細胞內壁有螺紋狀加厚,在吸水後螺紋伸長而有助於孢子散發。

名詞解釋

1.粘菌及腹菌子實體內孢子間的一堆不孕的絲狀管或絲狀纖維而成。

2.苔類植物(如地錢)孢蒴內具螺紋厚壁的長形細胞。彈絲具感濕性,孢蒴破裂時,彈絲因乾燥而扭轉,有助於孢子的散布。

3.蕨類植物中木賊屬孢子上的帶形構造。彈絲既有助於孢子的散布,又因孢子間彈絲的相互鈎連,造成以後雌雄配子體聚生一處,有利於有性生殖。彈絲有吸濕運動,乾濕變化可使彈絲或伸或屈,在孢子囊壁破裂後幫助孢子散布。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