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秦朝統一各國前的詩歌為先秦詩歌。先秦詩歌包括《詩經》、《楚辭》、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傳統民歌和部分原始社會歌謠。民歌及上古歌謠集中收錄於《古詩源》[1] 中。先秦詩歌是中國傳統詩歌的源頭,其中《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而《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源頭。
原始社會歌謠[2] :包括《彈歌》、伊耆氏《蠟辭》等反映當時生產勞作、祈求風調雨順的歌謠;及《擊壤歌》、《卿雲歌》、《夏人歌》、《麥秀歌》等傳說為黃堯等帝的作品;《周易》中的古詩;以及從古石鼓[3] 、獸骨、龜甲上所拓的歌謠、卜辭若干。
“ |
斷竹,續竹; 飛土,逐宍。 |
” |
— [先秦]無名氏 |
《詩經》
Z是公元前六世紀以前的詩歌的總集。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裡面共收集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其中一部分是司樂太師[4]所保存的祭歌和樂歌,另一部分較多,也較重要的部分是經過採集和整理的民歌。這些詩編為「風」、「雅」、「期頌」三部分。
《離騷》
是屈原的主要作品,也是我國最早的、最長的抒情詩。共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九十字。《離騷》的命名,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解釋為「《離騷》者,猶離憂也」,即遭遇憂愁之意。詩里敘述了詩人的所以「遭憂」和反覆曲折地表達了他的憂心之深。這首詩幾乎可以看作詩人的「自敘傳」,它曲折盡情地寫出了詩人大半生的思想和行事。《離騷》表現了詩人眷念祖國和熱愛人民的胸懷。屈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有宏偉的抱負,想挽救楚國的危亡,這些都在詩中表現出來[5]。
屈原、宋玉等人的詩,《楚辭章句》中還有幾詩不能判定作者。有《遠遊》[6]、《卜居》、《漁父》,關於這幾首詩的作者,歷史上一直有爭議,似為當時楚人的作品,其中《卜居》、《漁父》很有價值。
春秋戰國時期的民歌如眾所周知的《越人歌》、《楚狂接輿歌》、《黃鵠歌》、《採薇歌》、《孺子歌》......,佳作亦是不少,可很少有人知道其具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