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強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強戰》,旨在闡述在我強敵弱形勢下作戰所應注意掌握的原則和方法。《強戰》出自明朝劉基的《百戰奇略[1]

西漢初年,漢將[[韓信攻趙的井陘之戰,趙軍的失敗,主要是由於趙軍主帥陳餘作戰指導失誤造成的。當時,陳餘率眾號稱二十萬,從兵力對比看,明顯優於漢軍(數萬),他恃眾輕敵,急欲同漢軍決戰。謀臣李左車根據漢軍「去國遠斗,其鋒不可當」和千里運糧、供應困難的實際情況,建議採取深溝高壘、堅壁不出的方針,以奇兵迂迴漢軍背後,奪其輜重,斷其糧道,置漢軍於「前不得斗,退不得還」(見《史記·淮陰侯列傳》,下同)的困難境地,然後伺機決戰,必能獲勝。但是,身居主帥之位的陳餘卻以「義兵不用詐謀奇計」為辭,拒絕了李左車的正確戰略主張,從而失去了固守待機、以計取勝的條件。而漢軍主帥韓信正是利用了陳餘恃眾輕敵、急於決戰的驕躁心理,採取正面列陣誘敵出戰與設伏襲占敵營相結合的指導方針,一舉殲滅趙軍,擊斬陳餘,活捉了趙王歇,創造了「客軍」深入敵境實施進攻作戰的成功戰例。

原文

凡與敵戰,若我眾強,可偽示怯弱以誘之,敵必輕來與我戰,吾以銳卒擊之,其軍必敗。法曰:「能而示之不能。」①

戰國趙將李牧②,常居代、雁門③,備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④皆輸入幕府⑤,為士卒費。日擊數牛享士,習騎射,謹烽火,多間諜,厚遇戰士,約曰:「匈奴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匈奴每入盜,輒入收保,不與戰。如是數歲,無所亡失。然匈奴以李牧為怯,雖趙邊兵亦以為吾將怯。趙王謂李牧,李牧如故。趙王召之,使人代牧將。歲余,匈奴來,每出戰,數不利,失亡多,邊不得田畜。於是,復請牧。牧稱疾,杜門不出,趙王乃復強起使將兵。牧曰:「若用臣,臣如前,乃敢奉命。」王許之。李牧遂往,至,如故約。匈奴來無所得,終以為怯。邊士日得賞賜不用,皆願一戰。於是,乃具選車得一千三百乘,選騎得一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控弦者十萬人,悉勒兵習戰,大縱畜牧,人民滿野。匈奴來,佯敗不勝,以數千人委之。單于聞之,大率眾來入。李牧多為奇陣,張左右翼以擊之,大破之,殺匈奴十萬餘騎,單于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犯趙邊。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我軍兵多力強,可以偽裝成兵力怯弱以誘惑敵人,敵人必定輕率前來與我交戰,我便乘機出動精銳部隊攻擊它,敵人就一定會被我打敗。誠如兵法所說:「能夠打時而偽裝成不能打。」

戰國末期,趙國將領李牧常年駐守代郡、雁門郡邊境地區防禦匈奴。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設置官吏,收取的租稅全部送到他的府署,作為養兵的經費。每天宰殺幾頭牛供部隊食用,訓練士卒騎馬射箭,小心地把守烽火台,多派間諜偵察敵情,給戰士以優厚待遇,並規定說:「匈奴如果入侵邊境進行搶掠時,大家應立即退入營壘堅守,倘若有人膽敢捕捉匈奴兵,一律處斬不赦。」因此,匈奴每次入侵搶掠,他的部隊都退入營壘堅守,不同匈奴兵交戰。像這樣一連好多年,邊境上沒受什麼傷亡和損失。但匈奴人卻認為李牧這是膽怯,就連趙國邊境上的士兵也認為自己的將軍是膽小害怕。趙王因此而責備了李牧。但李牧依然如故不變。於是,趙王召回了李牧,另派他人取代李牧為將。新任將領到職一年多,每當匈奴兵來犯,他都命令部隊出戰,往往受挫失利,損失傷亡很多,致使邊境地區無法耕種和放牧。於是,趙王又去請李牧出任邊帥。李牧推稱有病,閉門不出。趙王不得不強行起用李牧統率邊兵。李牧說:「如果一定任用我,只有允許我像以前那樣辦法行事,我才敢接受任命。」趙王答應了。李牧於是到了邊境,仍按原來的規約行事。匈奴兵來犯一無所獲,但他們始終認為李牧膽怯不敢出戰。守邊士卒每天都得到賞賜,卻不用他們打仗,因此,都請求願與匈奴決一死戰。李牧於是就準備了經過挑選的戰車一千三百輛,精選的戰馬一萬三千匹,挑選曾獲重金獎賞的勇士五萬人,會拉射箭的射手十萬人,然後全部組織起來加以訓練。又大縱牲畜,讓人民滿山遍野地放牧。匈奴見此情景,先是派遣小股兵力入侵,接戰後李牧佯裝不勝,故意丟棄幾千人而退走。匈奴首領單于得此消息後,立即親率大軍入侵趙國邊境。李牧布設很多奇陣,指揮趙軍展開左右兩翼包抄匈奴軍,把他們打得大敗,殲滅匈奴騎兵十餘萬人,單于倉皇遠逃。此後十餘年間,匈奴不敢再犯趙國邊境。

注釋

①能而示之不能:語出《孫子兵法·計篇》。

②李牧:戰國末趙國名將。長期駐守趙國北部邊境,甚得軍心,曾率軍打敗東胡、林胡、匈奴。趙王遷三年(公元前233年),因率軍擊敗秦軍有功,被封為武安君,後因趙王中秦國反間計被殺。

③代、雁門:代,郡名,地處今河北蔚縣一帶;雁門,郡名,地處今山西河曲、五寨、寧武以北,恆山以西,內蒙古黃旗海、岱海以南地區。

作者介紹

劉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舊屬青田縣)。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2]

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3]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4]」。

視頻

強戰 相關視頻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一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概述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二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續

參考文獻

  1. 《百戰奇略》簡介,快照頁 - 搜狗百科,2019-11-05
  2. 劉基簡介,文學360
  3. 悲劇性結局,朱元璋第一謀臣劉基為何被毒死,人民網,2006-11-10
  4. 明初詩文三大家,中華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