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歸經 | |
---|---|
歸經,即歸屬,指藥物作用的歸屬;經,即人體的臟腑經絡。歸經,即藥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藥物的作用與人體的臟腑經絡密切聯繫起來,以說明藥物作用對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從而為臨床辯證用藥提供依據。
歸經是以臟腑、經絡理論為基礎,以所治具體病證為依據的。經絡能溝通人體內外表里,在病變時,體表的疾病,可以影響到內臟;內臟的病變,也可以反映到體表。因此人體各部分發生病變時所出現的證候,可以通過經絡而獲得系統的認識。[1]
如肺經病變,每見喘、咳等證;肝經病變,每見脅痛、抽搐等證;心經病變,每見神昏、心悸等證。我們根據藥物的療效,與病機和臟腑、經絡密切結合起來,可以說明某藥對某些臟腑、經絡的病變起着主要醫療作用。如桔梗、杏仁能治胸悶、喘咳,歸肺經;全蠍能定抽搐,歸肝經;硃砂能安神,歸心經等。這說明歸經的理論,是具體指出藥效的所在,是從療效 觀察中總結出來的。[2]
理論基礎
髒象學說
所謂髒象學說,即論述人體臟腑各自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它既是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又是中藥歸經的理論基礎。如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出現異常,即可導致失眠、多夢、神志不寧、癲狂、痴呆、健忘、昏迷等症,分別選用酸棗仁(養心安神)、遠志(寧心安神)、硃砂(鎮驚安神)等可減輕或消除上述各症,使其歸心經。
經絡學說
所謂經絡學說,即研究人體經絡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相互關係的學說。它補充了髒象學說的不足,是中藥歸經的又一理論基礎。該學說認為人體除了臟腑外,還有許多經絡,其中主要有十二經絡及奇經八脈。每一經絡又各與內在臟腑相聯屬,人體通過這些經絡把內外各部組織器官聯繫起來,構成一個整體。體外之邪可以循經絡內傳臟腑,臟腑病變亦可循經絡反映到體表,不同經絡的病變可引發不同的症狀。當某經絡發生病變出現病證,選用某藥能減輕或消除這些病證,即雲該藥歸此經。如足太陽膀胱經主表,為一身之藩籬,風寒邪外客引經後,可引發頭項痛、身痛、肢體關節酸楚等症,投用羌活(散風寒濕止痛)能消除或減輕這些症狀,即雲羌活歸膀胱經。
確定依據
藥物特性
每種藥物具有不同的形、色、氣、味等特性,有些醫家(特別是古人)有時也以此作為歸經的依據,其中尢以五味多用。如辛入肺,陳皮、半夏、荊均味辛,故歸肺經;甘入脾,飴糖、甘草、黨參均味甘,故歸脾經等。然按此確定藥物的歸經往往帶片面性,即便是將其特性合參時也不準確。
研究方式
通過內觀觀察藥物為確定藥物歸經的可靠依據。
藥物療效
前人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逐步認識到每種藥物治病都有一定的範圍,以此確定藥物的歸經十分準確。如蘇子、白前能治療咳喘,而咳喘為肺臟功能失調所致,故歸肺經;茯神、柏子仁能治療心悸、失眠,而心悸、失眠為心臟功能失調所致,故歸心經,等等。
表述方法
一般採用十二臟腑經絡法表述,常直接書為歸心、肝、脾、肺、腎、胃、大腸、小腸、膀胱、膽、心包、三焦經等;或不提臟腑之名而用經絡的陰陽屬性表述,如入少陰、入太陰、入厥陰、入少陽、入太陽、入陽明;有時也將上述二法合併表述,如入少陰心經、入厥陰肝經等。
臨床意義
掌握歸經,有助於提高用藥的準確性,使臨床用藥更加合理。首先,指導醫生根據疾病表現的病變所屬臟腑經絡而選擇用藥。如熱證有肺熱、肝熱等不同,治肺熱咳喘,即選歸肺經而善清肺熱的黃芩、桑白皮等;治肝熱或肝火證,即選歸肝經而善肝火的龍膽草、夏枯草等。其次,指導醫生根據臟腑經絡病變的傳變規律選擇用藥,不要根據臟腑經絡之間的生理關係和疾病傳變規律,選擇歸它經的藥與之相配進行治療。如咳嗽痰喘,治療時就不能只選用歸肺經的藥,若為肝火犯肺所致,常以歸肺經能清肺化痰的海蛤粉與歸肝經能清熱涼肝的表黛同用,使肝肺兩清,咳喘早愈;若兼脾虛者,又當以歸肺經的止咳化痰藥與歸脾經的健脾藥同用,使痰消咳喘早愈。
簡介
歸經就是指藥物對於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主要對某經(臟腑及其經絡)或某幾經發生明顯的作用,而對其他經則作用較小,或沒有作用。如同屬寒性藥物,雖然都具有清熱作用,但其作用範圍,或偏於清肺熱,或偏於清肝熱,各有所長。再如同一補藥,也有補肺、補脾、補腎等不同。因此,將各種藥物對機體各部分的治療作用作進一步歸納,使之系統化,這種便形成了歸經理論。
歷史
概述
歸經是中藥學的基本理論之一,歸經理論,早在《內經》中已有萌芽,如《素問·宣明五氣篇》就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的記載。《靈樞·九針論》也有五走,"酸走筋、辛走氣、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謂五走"的論述。這對後世歸經學說的創立和發展有着較大的影響。 早期的本草著作,如《神農本草經》,論述藥物功效,大多以主治病症為主。但也有一些把藥物作用與臟腑機能結合起來約論述。如"五石脂各隨五色補五臟"。唐、宋時諸家本草,對藥物功效及贓腑功能的論述日期增多,諸如"補肺"、"益脾"、"安心"……之類的名詞,比比皆是。北宋的寇宗爽,在論述澤瀉的功效時,已有"引藥歸就腎經"的說法。
金元時代
金元時代,隨着醫學的發展,推動了藥性理論的研究。著名醫家張元素對藥物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和補瀉等方面,作了全面的闡說。金太宗時(相當於南宋宣和5年-端平3年)撰成了《珍珠囊》(公元1151一1234年)一書,書中最早創藥物歸經學說,對每味藥幾乎都有"歸經"和"引經"的討論。認為深切了解藥物性味而使各歸其經,則療效更著。若歸經不明,無的放矢,即難獲得確效。
張元素所創的藥物歸經說,引經使說對後世臨床處方用藥頗有幫助。李時珍曾對他有很高的評價,認為他"大揚醫理,靈素(指《黃帝內經》)之下,一人而已。"張氏的歸經理論,得到了李東垣、王好古的推崇。如王好古所著的,《湯液本草》一書中,論述歸經的藥物已多達81種之多。
明代
到了明代,有的本草書籍已為藥物歸經專設了項目,如劉文泰編著的《本草品匯精要》一書,在其論述每藥所設的24個項目中,就專列了"走何經"一項,用以指出藥物的歸經。《本草綱目》不僅全部繼承了以前的歸經學說內容,而且對藥物的、"入氣分"、 "入血分"論述更詳。
清代中期
清代中期,沈金鰲對藥物的歸經作了較全面的總結,把歷代本草書中論述歸經的名稱,如"引經"、"響導"、"行經"、"入"、"走"、"歸"等名詞,統稱為"歸經"。在他的《要藥分劑》一書中,每藥專列了'歸經'一項。由於他比較全面地概括了藥物的多種性能,因此後世學者大多採用了他的這一提法。至此,歸經學說也就基本趨於完備了。
歸經藥的功用
關於引經藥的功用,前賢有許多精闢論述,而就臨床運用來看,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李時珍
(一)引藥歸經脈:指引經藥在方劑中先驅先行,引藥入經。
如左金丸為清瀉肝火之劑方中吳茱萸辛熱入肝,黃連苦寒入心,吳茱萸為肝經引藥,可引黃連之寒來清肝火。
白虎湯主治陽明經熱盛,石膏用以引諸藥入陽明經而收清熱生津之效。麻黃附子細辛湯中,細辛可引導少陰經寒邪出於太陽之表等。頭痛因部位不同而涉經各異,《丹溪心法》在治療時即注重引經藥的運用,指出:"頭痛須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經藥,太陽川芎,陽明白芷,少陽柴胡,太陰蒼朮,少陰細辛,厥陰吳茱萸。" (二)引藥至病所 一些引經藥具有明顯的作用趨向,可引導它藥作用於病所。
如補中益氣湯,以升麻、柴胡為引,升提下陷之中氣。胃散中也以升麻引諸藥清瀉胃火。其它如川芎引藥上行,牛膝引藥下行,桔梗載藥上達,肉桂引火歸元;上肢痛用桂枝、桑枝、羌活,下肢痛選牛膝、獨活等,均為實踐所得,已為醫者習用。治療頭痛時,無論外感內傷,常佐用風藥,如羌活、蔓荊子、防風等,實亦寓引經之意,李中梓對此解釋為:"高巔之上,惟風可到。陰中之陽,自地升天也,在風寒濕固為正用,即虛與熱亦假引經。"
研究方法
歸經指中藥對人體某部分具有選擇性治療作用的特性。中藥歸經理論是中藥藥性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實驗研究的思路可概括為兩大類:一是根據中藥有效成分在體內的分布及其作用部位研究中藥的歸經;二是根據藥理效應選定某些特異性的藥理觀察指標研究中藥的歸經。
1.對確定歸經的依據進行探討
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以所治病證的臟腑歸屬確定歸經。如能治療咳嗽、氣喘等肺系疾病的藥物歸入肺經;能治療心悸怔忡等心系疾病的藥物歸入心經;能治療陽痿、遺精等腎系疾病的藥物歸入腎經等。二是以藥物的自然屬性確定歸經。如以五味配五臟來確定藥物的歸經,則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腎、酸入肝;以五色配五臟來確定藥物的歸經,則色白入肺、色赤入心、色黃入脾、色青入肝、色黑入腎;以五氣配五臟來確定藥物的歸經,則燥氣入肝,焦氣入心,香氣入脾,腥氣入肺,腐氣入腎;以藥物的質地、形狀等特徵為依據來確定藥物的歸經,則質之輕者上入心肺,質之重者下入肝腎。如質地重墜之牡蠣、磁石能沉墜入肝腎;胡桃形似腦而補腦等。此種標定方法多採用取類比象的方法,不足以反映歸經理論的普遍規律。
2.藥物有效成分代謝分布測定法
該方法就是通過現代藥物動力學的技術,觀察中藥中的某些成分在體內臟器的分布特點,以此來說明中藥活性成分在體內的分布與中藥歸經的關係,從而揭示中藥歸經的實質。在多數情況下,病變部位的藥物濃度與其藥效有直接關係,運用此種方法能從一定層次上反映藥物的歸經。
3.微量元素法
不少研究者認為中藥的某些作用與微量元素有關。提出微量元素"歸經"假說,認為中藥的微量元素在體內的遷移,選擇性富集及微量元素絡合物對疾病部位的特異親合是中藥歸經的重要基礎,並從中醫"腎"功能方面探討,認為微量元素鋅、錳是中藥歸腎經的物質基礎。通過對常用的21味補腎助陽藥進行微量元素的系統分析,提出了以微量元素Zn、Mn、Fe作為共同的物質基礎,實施對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網絡的控制而呈現整體效應。明目類中藥富含Zn、Mn、Fe等微量元素,其含量與眼組織中微量元素的濃度相關。
4.環核苷酸測定法
cAMP、cGMP普遍存在於體內各組織,且是細胞功能的重要調節物質,而且對多種信息尤其是藥物的刺激非常靈敏,各臟器組織中的含量水平基本可以反映細胞功能的某一動態平衡狀態,許多中藥都是通過調節體內環核苷酸含量起作用。用五味子、魚腥草、漢防己水煎劑分別給鼠灌胃,用放射免疫法測定動物腦、心、肺、肝、脾等組織中cAMP、cGMP含量,發現各組織cAMP、cG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的變化與各藥物歸經有關。
5.受體學說研究法
歸經與受體學說均強調藥物選擇性作用。不少學者認為藥物的有效成分及其受體是歸經的物質基礎。對於中藥來說,其作用來自於某種有效成分的結構、構象符合了某種受體的要求,從而結合產生作用,表現為具有一定的限定性和選擇性。而中藥所要說明的就是這種限定性和選擇性。從受體學說來看,藥物對作用部位的選擇性就是受體對藥物的選擇性。受體具有飽和性、特異性和可逆性,某些受體的分布可以跨器官、跨系統。
中藥進入體內後,由於受受體性質的限制,只能作用於特定的受體,表現為某一種或某幾種效應,而非其他效應,這與中醫藥理論上的歸經極其相似。如細辛含消旋去甲烏藥鹼,具有興奮β1受體作用,而β1受體主要分布在心臟、腸壁組織,因此細辛可治療心臟疾病,即古人言的歸心經;檳榔含有乙酰膽鹼,為心臟受體接受產生抑制作用,為胃腸受體接受產生興奮作用,從而驗證了《本草經解》所云檳榔歸心、胃、大腸經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