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彭縣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彭縣窯,宋代民間窯場。彭縣窯不見記載,工藝傳承關係不明,依據考古地層推斷為宋代。窯址位於今四川省彭州市磁峰鎮,1976年發現窯址時舊名彭縣磁峰公社,故名「彭縣窯」。該窯出產白瓷,是迄今在四川地區發現的唯一早期白瓷產地。

產品特點

彭縣窯被劃定為定窯系統,出產精、粗兩種商品。其中最為精良者釉色潔白,而粗者呈現灰白色。常用裝飾技法有刻花、劃花、印花。刻花以雙魚紋為最多,還有折枝蓮、花葉、纏枝牡丹蓮瓣、萱草紋等。劃花與刻花同時運用,與定窯相同。印花以為主,紋飾分布在器物的內壁,布局取材與定窯相近[1]

基本內容

宋代瓷窯。在四川彭縣磁峰鄉。是現今在四川境內發現的唯一的白瓷古窯址。所燒白瓷,釉色潔白。裝飾有刻花、印花、劃花三種。刻花以雙魚紋最多,常刻、劃並用,與定窯有共同風格;印花紋飾以花鳥為主。

彭縣窯:在今四川彭縣,故名。燒造年代為宋代,專燒白瓷,是目前在四川省發現的唯一白瓷窯址。其特徵和鑑定要領是:

(1)胎體緻密,胎色白中閃黃。釉面光亮,釉色白中帶黃,但有一部分呈灰白色。

(2)產品以為主,瓶、罐、洗、盒等品種極少。

(3)裝飾有刻劃花、印花、堆線三種,前二種與定窯風格類似。刻劃花以雙魚紋多見 ,還有纏枝牡丹、折枝蓮、蓮瓣及風扇形花瓣等。印花紋飾以花鳥為主,如飛鳥銜草、 鳳穿牡丹、鷂鷹穿花、雙雁、魚鴨、鴛鴦戲蓮圖及各種纏枝花、折枝花、朵花紋,鳥類多為展翅飛行,最大特點是都不畫足。堆線是用瓷漿以筆勾勒出六根線條於碗、碟的內壁,表示六出花瓣,或用六條曲線表示花瓣形。

(4)與定窯的區別

1.彭縣窯口沿有釉,器內和外底粘有砂痕,圈足端或底無釉,產品皆施化妝土。定窯口沿無釉,器內外光潔平整,圈足內有釉。

2.彭縣窯的六出花瓣採用白色瓷漿堆線,較淺;定窯則以起稜線條表示。

3.印花效果彭縣窯顯得有些模糊不清,線條略為呆板;定窯則紋樣清晰流暢[2]

視頻

彭縣窯 相關視頻

如何鑑賞和收藏宋代瓷器

參考文獻

  1. 彭州窯白瓷 ,新浪博客,2019-03-22
  2. 四川古代名窯:彭縣窯 ,瓷網,201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