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氣勢恢宏的大漢雄風(纂國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彰顯氣勢恢宏的大漢雄風》是中國當代作家纂國瑞的散文。
作品欣賞
彰顯氣勢恢宏的大漢雄風
時值金秋十月,我跟隨戶外徒步團前往三危山東段的吊吊水溝遊玩,順便參觀了附近的懸泉置遺址。
當你乘車從瓜敦公路上疾馳而過時,透過車窗就能看到公路南側不遠處有一列東西走向的山脈,像剛剛被烈火焚燒過一樣紅彤彤、黑黝黝的,它就是三危山的余脈,叫火焰山。車過收費站不遠處下高速、上戈壁,再向南行駛二三公里,就到了吊吊水溝口,沿着山溝溯流而上,海拔越來越高,山勢越來越陡峭,山溝越來越狹窄,在距離溝口約二三公里處的山窩子裡,生長着少量的綠色植物,主要是蘆葦、胡楊和榆柳。穿過蘆葦叢再往裡走,又來到一個狹窄的山口前,但見:幾塊巨石被擠在兩山之間,互相疊壓,形成一人多高的石台,兩側怪石嶙峋,斜傾懸垂,似有倒塌之勢,讓人望而生畏,又有山風呼呼吹過,陰冷瘮涼,令人不寒而慄。山根底下的草窩裡隱藏着兩個泉眼,一上一下,從岩縫裡悄悄流出,又從石台上面懸空瀉下,注入台下的幽潭裡,消失在茂密的蘆葦叢,真是來無蹤、去無影,神秘詭異。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懸泉,當地百姓俗稱吊吊泉,或吊吊水,這條山溝就叫吊吊水溝。
懸泉置遺址就位於吊吊水溝口西側的山腳下。放眼望去只有無邊無際的戈壁黃沙,根本看不出有什麼遺蹟存在。只有沿着木板搭建的棧道緩步前行,才能隱約看見幾處低緩的沙包,這就是西漢以來的懸泉置遺址。閱讀展板上的解說文字才知其大概:考古人員從遺址中發掘出幾萬件珍貴文物,其中有簡犢文字記載了懸泉置的明確信息,它是西漢武帝時建立起來的情報聯絡站,當時叫「懸泉亭」,西漢昭帝時改稱「懸泉置」,全稱是「敦煌郡效谷懸泉置」,「置」即驛站之意,主要承擔軍事功能,為國家傳遞情報信息,同時也承擔部分民用功能,接待往來人員。東漢後期又改稱「懸泉郵」,魏晉時期曾一度被廢棄。唐以後又恢復其功能,名曰「懸泉驛」,宋以後又被逐漸廢置,無人知其名。清代時又稱其為「貳師廟」,「吊吊水」。
懸泉置從設立至今已歷兩千一百多年的悠久歷史,無情的歲月早已將這裡夷為平地,有多少興衰際遇、愛恨情仇都被湮埋在這漫漫黃沙之下,不仔細觀察根本看不到驛站的痕跡,唯一能看見的就是溝東口山頭上佇立的那座烽火台,依然忠誠地守望着驛站,向人們訴說着絲路古道上演繹了幾千年的傳奇故事!
漫步在懸泉置遺址上,我仿佛穿越歷史時空,置身於兩千多年前的時代,目睹這裡升起的人間煙火、聽到先民親切的呼喚:驛站院落齊整,守衛森嚴,差役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的正在木簡上用毛筆記錄檔案,有的正在整理上路的文書,有的正在伙房裡燒水做飯,有的正在馬廄里添草加料,有的正在大門口迎送進出的商旅,他們中間有西去的匈奴人、月氏人、西羌人和漢族人,還有東來的烏孫人、大宛人、東胡人、粟特人、波斯人、印度人,他們種族不同、裝束各異、行色匆匆,都在各忙各的事情……懸泉置見證了這些重要的歷史時刻。
把思緒拉回到現實,再來看懸泉置遺址,我的內心升騰起一幅弘大壯闊的歷史畫卷,也為這絢爛迷人的文化魅力所震撼:
——我驚嘆古人在驛站選址上的獨具慧眼。驛站建在溝口西側的高地上,居高臨下,向北俯視盆地,將絲綢之路上東來西往的人馬動靜一覽無餘。溝口東側山頭上建有烽燧,隨時可以點火升煙,發送緊急信號。驛站背靠火焰山,易守難攻,又扼吊吊水,居有天然牧草,進可俯衝而下、勢如破竹、橫掃千軍;退能藏於深山,據險而守、萬夫莫開。我不得不說:古人太懂地理風水與人謀之間的依存關係了,古人才真正具有高超絕倫的大智慧啊!
作者簡介
纂國瑞,品詩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