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彼得·蓋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彼得·蓋伊
出生 1923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美國史學家,耶魯大學榮休教授

人物簡介

中文名:彼得·蓋伊

外文名 :Peter Gay

出生地:柏林

出生日期:1923年

逝世日期: 2015年5月12日

職業:美國史學家,耶魯大學榮休教授

畢業院校:哥倫比亞大學博士

代表作品:啟蒙時代、布爾喬亞經驗;從維多利亞到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傳

獲獎經歷:海尼根(Heineken)史學獎

彼得·蓋伊(Peter Gay,1923年6月20日),耶魯大學斯特林歷史學榮休教授,前紐約公共圖書館學者與作家中心主任。

2004年,蓋伊獲得美國歷史學會(AHA)頒發的學術傑出貢獻獎。蓋伊著作等身(超過25部),其中包括多卷本的《啟蒙運動:一種解釋》(其第一卷獲美國國家圖書獎)、鴻篇巨著《布爾喬亞經驗:從維多利亞到弗洛伊德》。

彼得·蓋伊出生於德國柏林,於1941年移民至美國。他先後在丹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並獲得多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1961-1969年,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歷史學教授。其後加入耶魯大學歷史系,擔任歐洲比較與思想史教授,並於1984年榮獲斯特林講席教授。

人物生崖

彼得·蓋伊是德裔美國史學家,耶魯大學榮休教授。[1]

1923年生於柏林,後移民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曾於此任教。

他著作等身,研究廣泛涉及啟蒙運動、中產階級等諸多社會文化史領域。

其早期的重要作品《啟蒙時代》《魏瑪文化》等在文化史研究領域具有典範意義;而研究後期又以「運用精神分析方法的文化史」而聞名,是心理分析史學的實踐者,代表《弗洛伊德傳》更是試圖將精神分、傳記與歷史相互結合。[2]

所獲榮譽

彼得·蓋伊在他有著作中所展現的是一個史學巨匠對重大歷史話題遊刃有餘的掌控力,既有大的解釋框架,又有對細節很好的把握。

對一般讀者來說,蓋伊將史學通俗化之後,使大家都能夠憑己之力,輕鬆愉快地認識一個個極具影響力的時代和活躍其中的歷史人物。

蓋伊因其卓越的史學研究成就,於2004年被提名為第22屆哈金斯講座的講者,這是屬於人文學者的殊榮。 [3]

歷獲各種研究獎如海尼根(Heineken)史學獎等。其著作多次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美國歷史學會傑出學術貢獻獎、美國藝術與文學院金獎等重要獎項。 [4]

作為後代的文化史家,蓋伊既繼承了傳統,又發明出自家的擅長之處。他同樣倡導「運用精神分析的文化史」,探討弗洛伊德對德國文化及史學研究之影響。其論著《啟蒙運動:一種解釋》、《魏瑪文化》等均堪稱具有典範意義。

而對於蓋伊(Peter Gay)《啟蒙運動:一種解釋》(1966-1969)也有這樣的評價:有關反宗教的美德,雖顯得巧舌如簧,但都是些空洞無物的濫調。蓋伊先生可以和最無恥的詭辯者相媲美。

個人作品

兩卷本《啟蒙時代》被公認為20世紀對啟蒙運動作出整體詮釋的最重要作品之一。[5]

五卷本《布爾喬亞經驗》系列是蓋伊晚期最重要作品。[6]

彼得·蓋伊探究了現代社會秩序與商業文化源頭的19世紀布爾喬亞階層的觀念轉變,主題廣泛涉及性愛、暴力、自我認知、教育理念、文學藝術等諸多精神與文化領域,展現出一幅構建於人類基本經驗下的全景式時代畫卷。[7]

彼得·蓋伊先後花費了六七年時間撰寫《啟蒙時代》。18世紀的啟蒙運動標誌着現代的開端,於其時,對科學方法、理性以及進步的信仰支配了整個西方世界。

進入20世紀,啟蒙運動則受到了苛刻地批評,批評者稱其懷有明顯的、過分簡單的樂觀主義。現代史學巨擘彼得·蓋伊追根溯源,對啟蒙運動的成就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彼得·蓋伊運用極其豐富的史料,呈現了整個啟蒙運動的面貌。在上卷《現代異教精神的興起》中,蓋伊首先分析了啟蒙思想家如何利用古代異教思想家作為資源,以擺脫自身所繼承的基督教文化遺產。

在蓋伊生動、靈巧地敘事下,一卷極其細密的啟蒙思想紋理圖徐徐展開,伏爾泰狄德羅孟德斯鳩盧梭等一大批啟蒙哲人活躍其上。他們統一在一個共同的偉大綱領之下,同自身所處的文化環境又戰又和。

令人尊崇的古代、可憎的基督教以及新近浮現的現代,這三者之間緊張的互動,既決定了啟蒙哲人在身份認同上的最大危機,也決定了危機的解決方式。

他陸續創作了數量巨大的思想文化史方面的著作,以至於他所謂的「最著名的」代表作幾乎每十年就一變。[8]

1960年代晚期和1970年代,他的代表作是獲得了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啟蒙時代》,這兩卷本的啟蒙運動史,被公認為20世紀對啟蒙運動作出整體詮釋的最重要作品之一。

1980年代則是《弗洛伊德傳》,展現了蓋伊在弗洛伊德與精神分析這兩個方向的研究。

1990年代,他那五卷本的巨著《布爾喬亞經驗:從維多利亞到弗洛伊德》問世,又取代了前兩者,這部關於19世紀布爾喬亞階層文化經驗的史作,被人稱道為是一部需要「一位擁有十足的勇氣和廣闊知識的當代史學家」,以其「取用不竭的精力、耐心和奕奕之精神」來完成的「龐大且令人感到興奮的、有野心的計劃」、「重要的歷史書寫工程」。 [9]

個人生活

人生中的兩次「難民經驗」。[10]

2007年,《波士頓環球報》記者凱特·伯里克曾在彼得·蓋伊位於曼哈頓的家中採訪這位歷史學家,這時蓋伊已是83歲高齡,此次訪問也是他退休之後為數不多的一次媒體亮相。

彼得·蓋伊是出生在德國的猶太人,青年時期在納粹德國度過,後來為了逃離納粹迫害和家人一起逃往了美國。[11]

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的難民經驗。

一到美國,蓋伊就全身心地致力於學術研究。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後,蓋伊的第一份教職是公共法律和行政,任教八年後才轉至歷史系。

他自嘲說:「這個轉變並不如前次攸關性命,但它卻是我生命中的第二次『放逐』——如果這對我是個恰當的詞彙。

這份工作剛開始時,便讓我十分滿意。很快我感覺到,事業上的這種轉變,對我而言,就像是回到家了一樣。」[1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