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家匯聖母院育嬰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徐家匯聖母院育嬰堂是清咸豐五年,天主教教士薛孔昭設育嬰堂於橫塘(原青浦縣、今松江縣),同年遷青浦蔡家灣。咸豐十年,遷至董家渡。清同治三年遷入徐家匯東南的王家堂。同治八年遷入今漕溪北路201號徐家匯聖母院內。育嬰堂由徐家匯聖母院拯亡會承辦。

徐家匯聖母院育嬰堂成立後,起初扶養嬰兒的方法同以前一樣,也是把嬰兒托給徐家匯及其附近的「奶媽」撫養。每月1次抱嬰兒到育嬰堂來,由管理育嬰堂的嬤嬤檢查嬰兒的身體狀況,並發給預先講定的工資(約合4個法郎)和嬰兒的衣着。同治十年起,育嬰堂逐漸設置小毛頭間、小班、大班。小毛頭間是吃奶的嬰兒。大毛頭間是斷奶的2歲或3歲的嬰兒。小班是13歲以下的女孩。小班女孩長到13歲進大班。大班就是孤女院。

這些孤女成年後,多數和土山灣孤兒院的孤兒結婚。結婚後,一般仍回工場間做她們原來的工作。她們生產的花邊、刺繡等手工製品,賣價很高,但工資很低。抗日戰爭前,聖母院工場間工資每兩星期發一次,最高是2元4角,如兩星期內天天不遲到,加「賞錢」5角。這和一般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沒有什麼兩樣。

有殘疾的孤女,終身留在聖母院內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她們得到修女的照顧。

在聖母院內,育嬰堂和孤女院是最小的一部分。從聖母院牆外,可以看到高大房屋是修女的住所和女校。育嬰堂、孤女院的房屋高出圍牆不多。聖母院大門外牆上掛的一塊一尺多寬、四五尺長的銅牌上寫的是「徐家匯聖母院育嬰堂」,給人的印象似乎裡面整個大院都是育嬰堂。不少貧苦家庭,抱着孩子能長大的希望,把親生骨肉送到裡面。建堂70多年中,育嬰堂先後收進1萬多名嬰兒,僅民國25年就收進3360人。嬰兒進堂第一件事就是由神父為之付洗。嬰兒死亡率很高,但也有僥倖長大的。

天主教

天主教[1]是基督宗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又稱公教,自明朝時就沿用的名稱「天主教」,已成為正式的中文代名詞。在基督宗教的所有公教會之中,羅馬公教會[2]羅馬天主教會)的會眾最為龐大,全世界人數有11.3億,占世界總人口17%,因此「公教會」(天主教會)一詞往往指的是「與羅馬教宗共融的天主教會」,目前天主教會也是所有基督宗教的教會中最為龐大的教會。

參考文獻

  1. 天主教,中國政府網,2017-10-23
  2. 耶穌創立了羅馬天主教會(聖而公教會),新浪博客,201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