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不配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德不配位
dé bù pèi wèi

近義詞品德低下

反義詞品德高尚

出 處 :《篇海類編

體 裁成語

釋 義 :一個人自身的德行,

無法與他所處的社會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

德不配位漢語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自身的德行,無法與他所處的社會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1]

名詞解釋

簡單概括:其中「德」即是對道,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理解,是人文精神的一種傳播。 「位」就是我們的待遇,就是我們的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配」就是相配、符合、相當、般配、匹配。 然而,對於德,我們還必須有個更加全面深入透徹的了解。 「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規律去做事。不違背自然規律發展去發展社會,提升自己。[2]

其他含義

同時,「德」的另外一個本意為道德、品行。

篇海類編》:德,德行。這裡的德行,於外之稱行,在心為德。 「德」指內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於人倫,則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認為,「德」包括忠、孝、仁、義、溫良、恭敬、謙讓等。 《荀子·非十二子》則言:「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 就是說:一個人要做到「問」、「學」、「讓」才能算是有「德」。 西周文化的重要內涵的「禮樂文明」中,「德」是核心。德歸納為「勤樸古健、果義敢為、居安思危、善始善終。」就是對德的最好總結。[3]

周易·繫辭》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德」是涵蓋了誠信、仁義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範疇。「德」的價值原則,被孔子發展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的王道原則;被孟子發展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原則;被《禮記·大學》發展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道德綱領。「德」成為中國倫理的核心概念,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所以,「德」的外化即為禮,在心為「德」,發之於心而表現為行為即為「禮」。周禮的誕生,為中國成功地建設文明社會奠定了基石,為文明社會道德政治秩序和倫理生活方式。

易·乾卦》曰:「君子進德修業。」唐孔穎達註:「德,謂德行;業,謂功業。」由此可知,這裡的「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規範者的「操守」、「品行」,如「功德、品德、德才兼備、德行」等。從「德」字的構型來分析,這裡已包含有禁忌:要遵從一定的思想和行為規範。

感悟

1、一個人的名聲不能大於才華。

一個人的名聲,千萬不可大於自己的實力,一旦你的名聲大於實力,就是名不副實,就是欺世盜名,就會有災難。

所以,當我們的名聲不斷提升,我們一定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並且提醒自己:實力提升速度,要超過名聲提升的速度,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走向更大的成功!

2、一個人的財富不能大於功德。

一個人的財富,千萬不可大於自己的功德,一旦你的財富大於自己的功德,就是在投機取巧,就是不勞而獲,投機取巧必招災。

中國人自古講究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所能擁有的財富,都是靠我們創造的價值轉化出來的。然而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本末倒置,為了賺錢不擇手段,當一個人的功德配不上自己財富的時候,就會發生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所謂厚德載物,唯有厚德才能配得上厚財。

3、一個人的地位不能大於貢獻。

一個人的地位,千萬不能大於自己的貢獻,一旦你的地位很高,但貢獻卻無法與之相匹配的時候,必然引起周圍人的不服,妒忌,甚至被算計。

在任何一個場合,被捧得很高的人,必須是對這個場合有巨大貢獻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服眾,才能得到眾人的擁護,才能在位子上坐的安穩。

然而很多人為了往上爬,不惜一切手段,他們同流合污蠅營狗苟,卻從不思考用自己的貢獻夠不夠,這種人即便可以一時得逞,也總有一天被扯下來。

4、一個人的職位不能大於能力。

一個人的職位,千萬不能大於自己的能力,一旦你的職位過高,而能力還不夠的時候,意味着你在行使出能力之外的權力,必然給自己職位的坍塌埋下伏筆。

很多人都追求位高權重,卻不善於學習和提升自己能力,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我們千萬不要試圖駕馭超過自己能力之外的事,這是你的每一個行為和指令都是有偏差的,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把自己給埋了!

周易·繫辭下》里有幾句話: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

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一個人,永遠只能享受和他相匹配的東西。得到一件東西的最好方式,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配的上它!否則,一切都是妄想。再好的運氣,都不靠譜。

自助者,天助者![4]

參考文獻

  1. 德不配位怎麼理解? - 知乎 2018年5月3日 - 德不配位必有殃災,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在2008年在浙江的某個彩票店,有一位叫做陳某的人路過彩票店,因平時有彩票的習慣,就隨手買了兩注雙色球,可能是上天...
  2.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令人深思受用 2018年6月26日 - 其中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為《易經》裝上了翅膀,注釋了《十翼》,其中孔子在《周易·繫辭下》有「德不配位,必有...
  3. 德不配位,必無所得! 2018年8月22日 - 德不配位,終將一無所得。 前段時間大熱的電影《西虹市首富》中,落魄的...無德,無以立身;厚德,才能載物。 有德,才有得! 學國學網&ID:lexueguo...
  4. 德不配位,必有遭殃 - 美篇 2019年1月10日 - 互聯網時代,很多人都追求名聲和影響力,因為有了名聲好辦事,還被大家推崇,但是當一個人的才華配不上自己名聲的時候,也就意味着它在享受和利用超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