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國大陸集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德國大陸集團(ContinentalAG),創始於1871年,是具有百年歷史的跨國性企業集團,全球500強,是世界領先的汽車配套產品供應商之一。

企業簡介

德國大陸集團(又名德國馬牌,德語:ConTInental AG,簡稱:ConTI),德國運輸行業製造商。該公司總部設在德國漢諾威。它是世界第四大輪胎製造商,排在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異之後。他的前身是創立於1871年的橡膠製造商,ConTInental-Caoutchoucund Gutta-Percha Compagnie。在收購了SiemensVDO之後,它已成為全球五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

大陸集團分為輪胎與汽車電子兩大部分,其中汽車電子又分為為底盤與安全,動力總成與車身電子系統部三個大的部門,在此之下又按照產品劃分為約14個事業部。

發展歷史

1987年,馬牌輪胎(Continental Tire)收購了通用輪胎(General Tire),並組成北美大陸輪胎當時,大陸集團是隨着米其林如普利司通等其他輪胎製造商進入的美國市場。

1994年,大陸集團與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共同合作創建了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標誌着大陸集團正式進駐中國市場

1997年,大陸集團推出ISAD(啟動-發電-減振一體裝置)並因此獲得德國工業革新獎。ISAD是幫助降低燃料消耗和利用單一部件代替汽車啟動機和發動機的關鍵技術。

1999年,大陸公司在阿根廷與FATE公司聯手,在聖費爾南多設廠生產轎車,卡車和客車輪胎並出口到其他南美國家、

2001年,大陸集團獲得了Temic公司的控股權,時為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的汽車電子業務,並將其劃歸為大陸汽車系統的一部分。

2003年,推出全球首款核准速度高達360公里/小時(224英里/小時)時的道路用輪胎ContiSportContact 2 Vmax。

2004年,收購了德國汽車橡膠和塑料公司鳳凰股份公司(Phoenix AG)。

2006年,收購了摩托羅拉的汽車電子部門大陸公司最近收購了西門子公司的VDO。

2007年,大陸集團獲得斯洛伐克 Continental Matador Rubber s.r.o.公司的大部分股權,擴大了在中歐東歐的市場地位。大陸集團收購西門子威迪歐汽車股份公司,從而躋身世界汽車行業五大供應商之列,同時極大地鞏固了自身在歐洲、北美和亞洲的市場地位。

2007年1月1日,完成了對摩托羅拉汽車電子事業部天津廠的成功轉移,並成立公司為大陸汽車系統(天津)有限公司。

2017年06月08日,德國大陸集團在重慶兩江新區新研發中心奠基[1]。重慶研發中心投資2.8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5年工程師人數將達1000人。

2008年,紐倫堡工廠開始生產用於混合動力汽車的鋰離子電池。

2009年,位於上海的新的亞洲總部和研發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是集團在中國和亞洲業務拓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在完成 2008 年夏天發布的收購計劃後,舍弗勒公司成為大陸集團(股份公司)的大股東。

2010年,大陸集團馬牌輪胎 ContiSportContact™ 5 P 投入市場。這種新的高性能夏季輪胎專為跑車和改裝車設計。

2011年,收購總部位於印度的默迪輪胎有限公司的輪胎業務,以及其位於 Modipuram 和 Partapur 的生產設施。同年在中國的第一家輪胎工廠在安徽省合肥市投產。

2012年,在美國內華達州開始進行自動化駕駛綜合試驗。目前,大陸集團高度自動化的測試車輛已經行駛了 15,000 英里的公共道路,且無一起事故發生[2]

2013年,ContiLifeCycle 覆蓋大陸卡車輪胎的整個生命周期。大陸集團結合全球獨有的橡膠回收利用和卡車輪胎翻新技術,研發出可持續性解決方案,能夠延長輪胎使用壽命並大幅降低成本

2014年,大陸集團全球員工首次超過189,100人。銷售額達345億歐元。

企業業務

經營範圍

大陸集團利用馬牌(Continental)這個品牌在全球銷售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用輪胎。並在一些地區使用其他品牌例如Barum,General,Euzkadi。大陸集團的客戶包括所有主要的汽車、卡車及公共汽車生產商,如大眾、戴姆勒公司、福特沃爾沃、依維柯、施密茨、Koegel、福萊納卡車、寶馬、通用、豐田本田、雷諾和保時捷。

產品服務

大陸集團在降低油耗方面有較強的優勢。實現技術包括高效燃油噴射系統,低滾動阻力輪胎和混合動力系統。

視頻

德國大陸集團 相關視頻

大陸集團中國宣傳片
大陸集團亮相德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