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國駐華大使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德國駐華大使館(德語:Deutsche Botschaft Peking),是德國在中國設置的外交代表機構,德國駐華大使是使館位階最高的外交人員。

除了北京的大使館外,上海香港成都廣州、瀋陽五地均設有德國總領事館(Generalkonsulat),這些駐華德國機構在大使館官方網站上統稱為「使領館」(Vertretungen)。

歷史

普魯士王國曾在華設置公使館。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之後,繼續向清朝派遣公使,如巴蘭德、海靖等人。公使館設在東交民巷。1900年6月20日,義和團運動期間,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帶着翻譯前往總理衙門要求延緩各國公使離京日期,遭到神機營的章京恩海射殺,而引發德國對清朝的軍事行動。之後清朝依據《辛丑條約[1]》在克林德公使遇害之處立碑紀念。

1917年3月14日,隨着段祺瑞北洋政府斷絕中國與德國的外交關係,使駐華大使辛慈於3月25日離開北京大使館。1921年5月20日兩國才恢復邦交。1941年之後又隨着中國對軸心國宣戰而中斷。二戰結束後,西德直到1972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時,才重新設置駐華使館。

領事館

德國駐華代表處共有6個,包含北京的大使館、以及中國其他地區設置的總領事館[2]。各代表處及領事區如下:

北京大使館。領事區: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湖北、湖南、青海、甘肅、新疆、西藏、內蒙古、寧夏、陝西、山西、江西

成都總領事館(人民南路4段19號25樓)。領事區:四川、貴州、雲南、重慶

廣州總領事館(天河路208號)。領事區:廣東、福建、海南、廣西

上海總領事館(永福路181號)。領事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

領事簽證處:銅仁路299號(SOHO東海廣場)

瀋陽總領事館(青年大街286號華潤大廈21樓)。領事區:黑龍江、遼寧、吉林

香港總領事館(金鐘道95號統一中心21樓)。領事區:香港澳門

視頻

德國駐華大使館相關視頻

德國駐華大使館副大使告別北京


德國駐華大使訪問北京大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