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國麵疙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德國麵疙瘩
圖片來自心食譜

德國麵疙瘩[1] [2],(德語:Spätzle) [ˈʃpɛtslə] 在施瓦本方言中簡稱為 Spatz,意為小鳥雀。

瑞士把同一種食物叫做 SpätzliChnöpfli。是德國飲食中常見的一種雞蛋麵,常作為主食。

德國麵疙瘩Spätzle,又叫做鼻涕面。是用雞蛋、麵粉和鹽及水作成的黏黏的麵糊,通過篩子形的小洞作成的長得像小麵疙瘩。在麵糊中加入亞痲籽粉可增添營養及幫助腸胃蠕動。亞麻籽有植物雌激素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奧米加三脂肪酸,可以防止膽固醇被吸收及幫助降低心臟疾病的作用。

奧地利瑞士匈牙利阿爾薩斯波爾扎諾自治省,也能見到類似食品。

發展歷史

德國麵疙瘩的發源地已經不可考,多個地區自稱發明了這種麵食。Spätzle 一詞最早出現在書面記錄中是在1725年,儘管也有一些更早的中世紀插畫顯示人們把類似的食物放進烤箱裡。[3]而麵條本身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

今天,德國麵疙瘩被認為是士瓦本地區特有的食物。[4] 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巴伐利亞更是經常和這一食品聯繫在一起。據估計,德國每年生產大約4萬噸麵疙瘩。[5]

製作方法

德國麵疙瘩的主要成分是雞蛋麵粉。為使麵團更好揉,通常會加一些水。 [6]

食材

  • 麵粉 400克,
  • 雞蛋 4個,
  • 起士 120克,
  • 洋蔥 一個(切成細絲),
  • 水 200克

步驟

1.在大點的容器中將麵粉,雞蛋,放4克鹽,適量胡椒和水混合攪拌。

2.攪打至麵糰中出現氣泡,備用。

3.再鍋中倒入半鍋鹽水,中火加熱煮沸。用些許煮沸過的鹽水擦濕砧板,然後在砧板上將麵糰拉薄鋪平,用點心鏟將麵糰切割成約鉛筆寬度的細條。將麵條放入鍋中,煮一分鐘左右或者煮至麵疙瘩漂浮到水面上為止。

4.將麵疙瘩撈出置於冷水中冷卻20秒,然後瀝乾水分。

5.在炒鍋中放入適量植物油,中火翻炒洋蔥3-5分鐘。倒入麵疙瘩,再接著翻炒5-10分鐘直至食材呈酥脆金黃狀。再加入芝士碎,翻炒2-4分鐘,直至芝士完全融化。加入鹽和胡椒粉調味。最後放入拌好的西芹葉碎末,即可食用。

傳統做法是,把麵團在小案板上抹開,用餐刀刮出一塊塊的麵疙瘩,落到下面加鹽的沸水裡。麵疙瘩煮到浮起就可以撈出,瀝乾備用。

由於傳統做法技術性太強,人們發明了幾個小工具以協助疙瘩成型。此類工具的基本思想都是讓麵團通過篩子形的小洞,掉進沸水裡。

商業產品

德國麵疙瘩可以被製成乾燥的麵食,像一般乾燥雞蛋面一樣。

商業製作的麵疙瘩和自家手工製作的很不一樣,往往形狀統一,缺乏彈性,口感死板。

配菜

德國麵疙瘩經常和葷菜一起吃,最好有大量肉汁和面拌到一起。


與麵疙瘩搭配的例子有

  • 洋蔥牛排澆滷汁(Zwiebelrostbraten)
  • 醋燜牛肉(Sauerbraten)
  • 牛肉卷(Rouladen)。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