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徽州竹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徽州竹雕是傳統「徽州四雕」之一。徽州竹雕一般以徽州盛產的毛竹為原料,以刀代筆,因材施藝,運用線刻、淺浮雕、深浮雕等工藝,雕出各種書畫。這些作品,有名人的書法墨跡,有名勝吉跡的山川風貌,有民間傳說的神話故事,有珍禽異魯的千姿百態,題材極其廣泛。

2014年11月,徽州竹雕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2018年5月21日,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1]

竹雕鑑賞

早期的竹刻製品遺存很少,到今所見多為明清傳世品,一般渾厚古樸,構圖飽滿,布滿器身刀工深峻,常做深浮雕或透雕,線條剛勁有力,轉角出棱。朱鶴認為,如果不進行透雕和深刻就不算雕刻。品種以筆筒和香筒為主。清代前期還有明代遺風,但表現技法更加多樣,淺刻、淺浮雕、留青、圓雕等同時並行;品種擴大,除筆筒、香筒外、臂擱、竹根人物,動物與山石具備,製作精緻工整,細巧秀雅,而像張希黃的留青山水樓閣、鄧渭的淺刻小字行楷等都是個人風格特徵十分鮮明的作品。清代後期面目不暇接較為單一,用刀平淺,常作陰刻。現提供一些明清竹雕的鑑定技巧以飧讀者。

質地

明清時期的竹雕家,所用竹材都取自於生長二至四年的竹子,竹的紋理結構細密,嫩老適中。所以雕刻成器之後,經打磨,其光潤,平整,不亞於平整的木紋。早期的竹刻作品往往表現出竹的肌理,後期作品則精工細作,很少見到竹的粗糙肌理。

款式

明清時期的著名竹雕大師,基本上都沒有在作品上留名的習慣,所以,有親筆提款的名家傳世之作很少[2]。現在我們能見到的刻上大師名款的竹雕器物,有四種情況:一是作者親筆提款的真品;二是其弟子們後加款識的真品;三是弟子的作品刻上師傅的名號;四是完全造價的贗品。由於明清竹刻中鐫有的作者名款或印章,是鑑定的重要依據。因此,贗品仿造刻款,尤其是名家的款識,是比較常見。一般來說,真款刻寫自然流暢,秀中有骨,剛而不板,無矯揉造作之感,突出作者自我風格。偽款則筆畫呆滯,下刀乏力,與原作者風格不符,有的雖形似卻無靈氣。

刀工

明清時期,曾出現一批具有文人、工匠雙重身份的特殊工藝大大師,他們的作品往往刀工流暢,且畫意明確,意境深刻。從清末開始,竹刻上的書畫從此丟失了耐人尋味的意境,失去了精湛的刀筆藝術

風格

一般說,明代的竹雕表現出質拙渾樸的藝術風格,很少有小巧的小型器件。清代竹雕,康熙時期的沉實幽雅;乾隆時期的絢麗富麗。到了清後期,作品的風格趨向平淺單一。但這只是從總體上看。明清時期有很大一批作品,都是文人藝術的一種體現,文人有着自己獨立的藝術特點。因此,竹雕鑑定中不能太絕對化。正確的方法是從總體上把握,具體鑑定時,則注意一般與個別兩者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色澤

一般來說,作品的年代愈久,器表的顏色也愈深。這種色澤的產生,多是常被人們賞玩摩挲的緣故。明代作品多帶有暗紅的色澤,其中最受人歡迎的應是一種帶有琥珀光澤的紅色;清代的作品多深棕、棕黃色,越到後期色澤愈淺。然而,事實上清代的竹雕作品中,往往具有一種灰褐色澤,這就比較特殊了。偽者常將新器加以染色,冀求獲得與舊器相同之色澤,但人為模仿浮而不沉,遭到自然色澤終究有別,經仔細辨別,很易看出。同時偽作之品畫面,凹凸之處的色澤千篇一律,也無濃淡之分,更無過渡色。

特徵

在竹雕工藝中,知道一些工藝的流行年代是很重要的。陷地深刻技法從清代開始的;竹簧器始於清初,盛於乾嘉時期,精品均為宮廷用具;留青雖始於唐朝,但唐至明代不見有,現傳世作品除了明末張希黃的佳制,其餘均為清以後的產品;康熙年間嘉定派曾用一種特殊的粘土製成竹雕中動物的眼睛。因此,熟悉竹刻技法有利於辨析竹雕作品的時代。

視頻

徽州竹雕 相關視頻

方寸之間傳承徽州竹雕文化
徽州竹雕大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