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心有靈犀(蒲天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心有靈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心有靈犀》中國當代作家蒲天才的散文。

作品欣賞

心有靈犀

讀畫、聽詩,怕是人生中已尋找到的,最具有感惑力的一處福地。千百年來,已成了世界藝術的學問之一。我喜愛中國畫,她有山水畫、花鳥、人物畫之分,具有民族性,是世界美術的一道風景。她的畫品中有「山水藏慧,花鳥藏拙」的美譽。你信嗎?反正我信。

讀傅抱石的畫,特別是讀他畫中的山水,有一種吸引力,牢牢的、不忍離去地駐足在畫前。似雨中的景,似霧中的景;在黎明、在黃昏;一種遠古、一種蒼茫、一種滄桑……畫家在丹青的歷練里,想訴說些什麼?這時,遠遠聽到了古代詩人的吟唱:「四周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滿天秋意,夜靜雲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裡。」再聽:「我到此間閒登臨,日遠天高,山接天茫茫渺渺,水連天隱隱迢迢。」古人不在,山川依舊。留下無數魂寶,也留下悵惘。到底是五千年呀!是遠行還是守望

讀張大千的畫。這位四川籍老鄉,在晩年的潑墨山水畫變法時,曾名噪一時,蜚聲海外。那畫風氣勢磅礴,大氣橫陳。飽人眼福,耳目一新。可經他一潑,得到了讚頌,也得到了嘖嘖聲。拍手的有,扼腕的有。但到底成為一代大師。這一位四川籍老鄉蘇東坡,不曾也是詩詞的弄潮兒嗎?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一掃陰霾的晦氣,以雄強、渾厚、高曠、激昂的曲調,展現出他的胸襟和膽識。歷史上總有站立在浪頭上的男兒。聽「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浪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泊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還在耳邊吟唱。

讀吳冠中的畫,你一定會為那率性,天真、活潑、有着童趣般審視的畫面,心花怒放。吳冠中是中西合璧的大畫家,兩種文化的碰撞,他還是選擇了有故土文化情趣意向。他已是經過求索、修煉、棄掉了迷茫,棄掉了世俗,棄掉了自責,棄掉哀怨,用高山、大海的永恆去捕捉畫家的愉悅和痛快,又用孩童稚拙的天性去擁抱陽光的燦爛。你聽,辛棄疾的歌聲:「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四川籍畫家陳子莊(石壺)。讀他的畫,你一定會找到與吳冠中先生「心有靈犀」的感覺。可是,他的畫中,明顯地多了一點苦澀,一點頑皮:有在私塾里的局束,有在宅院裡的冷清,但又能見到畫裡閃亮的燭光;苦中有樂,樂此不疲。其實,我的這位四川籍老鄉處在那個年代,個人的境遇,倘若你了解了,你會被他深深地折服。畫陪伴了他,畫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他,畫與他同行。他又坦誠地把這種困境告訴了我們。美是能陪伴人生的。聽聽秦觀的歌聲,「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天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讀讀,聽聽,你聽到了什麼?有什麼樣的感受?當一個城市鋼筋水泥般的高樓林立,車流如織,你自然想去旅遊,看一看自然的山水……當你的生存有了現代化方便的依賴,你自然想去找尋自己。於是乎,諸多植被又走進了城市,仿古的建築,歷史上重要的遺物又在城市裡找到棲地……我知道塔里木大沙漠的形成與生態的消失是正相關的,文化沙漠的形成絕不是玩笑,人類渴望文化生態的濕地。

人類歷史的進程,有時候需要大徹大悟,需要站在潮頭的先知們的一些人。無疑藝術、文學先驅中常常發出這樣的先聲。例如:是遠行還是守望?是世俗還是變革?是以人性為夲還是以「錢」為已?……,你從這些畫和詩中能悟來嗎?其實,畫和詩是相通的,往往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先知們都是常人,只不過傾訴的工具不同而已。慧在何處?拙在何處?有一點感受了吧。

讀讀,聽聽。你還聽到了嗎?「春分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幾位大畫家都去了。他們生活的那個時代托起了他們,他們和人民也托起了那個時代。張大千時而「富可敵國」,時而「囊中羞澀」,石壺被分文所迫,傅抱石知足平淡,吳冠中合璧中西。卻留下美的價值何止億萬。

薄薄的宣紙是畫家們的[[[舞池]],小小的紙箋是詩人們的「麥克風」。畫家用丹青留住天人感應的閃爍,詩人用國語譜寫心血澎湃的衷情。這些都是時代的留住,時代的拓片。

我終於清楚了,詩人和畫家,能在同一時空里唱和,感知是那麼近,那麼親切,心有靈犀。文化的美是何等的美妙!何等的瑰麗璀璨!美是永恆的,美的年華永駐。

用蘇東坡的詩,記下這一難忘的時刻。「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處。桂魄飛來塵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1]

作者簡介

蒲天才,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