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憶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憶昔》

作品名稱: 《憶昔》

創作年代: 晚唐

文學體裁:詩

作者:韋莊

《憶昔》晚唐詩人韋莊詩詞。[1]

韋莊是唐初宰相韋見素後人,詩人韋應物四世孫。至韋莊時,其族已衰,父母早亡,家境寒微,雖才敏力學,但時運遲來。韋莊本來住在長安附近,後來移居虢州。黃巢起義軍攻破長安時,他正來京城應試,有感於這座古都的興替盛衰,撫今傷昔,寫下了這首「感慨遙深,婉而多諷」的七律《憶昔》。

此詩前六句用穠麗的色彩描繪昔日長安豪右繁華景象,結尾突然一跌,轉寫此時的滄桑離亂,往事如夢,大唐王朝已經夕陽日暮。詩人表面上好像是懷念長安往日的繁華,實際上是諷刺批判豪門貴族沉迷聲色、醉生夢死的腐朽生活,抒發了他對社稷傾危的感嘆和對國亂家離的深深憂慮。全詩巧妙地借用了典故、雙關、暗示等手法,融深沉的感嘆與嘲諷於華語麗辭與景物描寫之中,使詩歌風格顯得深沉委婉,富有深意。

詩詞正文

詞句注釋

①五陵:漢代五座皇帝的陵墓,因當時每立一陵都把四方富豪和外戚遷至陵墓附近居住,故又指代豪貴所居之處。

②子夜:半夜。又南朝樂府民歌有《子夜歌》數十首,皆為吟詠男女愛情的,歌極清麗。此處雙關。

③銀燭:明燭。

④露桃:《宋書·樂志》:「桃生露井上。」杜牧《題桃花夫人廟》:「細腰宮裡露桃新,脈脈無言度幾春。」此處用露桃比喻艷若桃花的美女。

⑤西園公子:指曹丕。西園:在今河南臨漳縣西,為曹操所築。無忌:本為信陵君之名,此處指代曹丕。韋觳《才調集》補註卷三:「公子當是曹丕。今日無忌,蓋以當時公予縱心於遊樂,可直名之為無忌耳,非誤認曹丕為信陵君也。」

⑥莫愁:女子名。《舊唐書·音樂志》:「《莫愁樂》,出於《石城樂》。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謠,《石城樂》和中復有『莫愁』聲,故歌云:『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奠愁來。』」

白話譯文

往年曾經到五陵去旅遊,子夜歌聲清麗月光滿樓。

樹前點上明燭亮如白晝,身處美女群中忘掉春秋。

席中風流公子名叫無忌,座上俊俏佳人號稱莫愁。

如今碰上亂世都成幻夢,夕陽西下只見江水東流。

作品鑑賞

此詩為詩人有感於長安興衰而作。題目雖曰《憶昔》,其實卻是傷今。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滿樓」,詩歌的首聯從回憶入筆,詩人回憶起當年在長安城遊歷時所見到的情形。所謂「五陵」,原是指漢代帝王的五座陵墓,因當時每立一座陵,都把四方富家豪族和外戚遷至陵墓附近居住,故而「五陵」又代指豪貴所居之處。詩中的「五陵」是指都城長安。白居易《琵琶行》詩中有:「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峭不知數。」昔年所見,詩人印象最深的是已是夜半之時,那些豪門貴族依舊是追歡逐樂,燈紅酒綠,沉溺於聲色之中。「子夜」,這裡既可指夜半子時,也可指樂府古曲,《樂府詩集·四四·子夜歌》:「樂府解題日:後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歌。」可知其曲皆歌唱男歡女愛的內容。首聯描繪了明月清輝普照高樓,一片歌舞昇平、歡歌達旦的景象,實已暗窩諷刺之意。

「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花里不知秋」,詩歌的次聯繼續描寫這些豪門貴族晝夜不分,春秋不辨地酒食徵逐,沉溺聲色。「長似晝」,指這些王公貴族卜晝卜夜,以晝當夜地沉醉於聲色之中。「露桃花里不知秋」,語出《宋書·樂志》中所載的《古辭雞鳴桑樹巔》詩;『「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傍。」韋莊詩藉此是要表達富豪貴族們只知享受春風桃李,而不知有肅殺之秋天,語句之中已經暗含他們只圖享樂,而全然不顧國家之興亡。這一聯在華語麗辭的背後,詩人的嘲諷之意已經漸露出來。

「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第三聯,詩人十分巧妙地借用了歷史上的人物與人名進一步地諷刺了那些公子王孫化肆無忌憚、放蕩不羈的行徑。「西園公子」原指的是魏文帝曹丕。曹植詩《公宴詩》:「公子敬愛客,終宴不知疲。清夜遊西園,飛蓋相追隨。」《文選》李善註:「公子,謂文帝。」西園,在今河南臨漳縣西,為曹操所築。曹王為公子時常在此夜宴,款待文士。所謂「無忌」,原是戰國時魏國公子信陵君的名號,這裡詩人用的是字面上的意思,即取其無所顧忌、無所忌憚之意,意指王孫公子們只顧享樂,已到了無所忌憚的地步了。此外,歷史上有兩個莫愁,即洛陽莫愁與石城莫愁,這裡所指,當是石城莫愁。《舊唐書·樂志(二)》載:「莫愁樂,出於石城樂。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謠。·一故歌云:『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這裡引用莫愁之名,除了指其善歌舞外,同樣也借用「莫愁」二字的字面意思。當然,詩句表面上是說那些歌舞女不解國事,不知國之將傾,實則是將矛頭指向欣賞歌舞的王孫貴族。這一聯寫得好,不僅在於對仗極為工整,巧用典故,還在於在工整的形式下,.所蘊含的詩人深沉感慨,讀罷能讓人咀嚼與深思。

「今日亂離俱是夢,夕陽唯見水東流」,最後一聯,詩人盪開一筆,把對往日的回想思緒拉回到現實。追昔撫今,感慨萬端,此地此景,昨日的繁華,今日的亂離,多麼像一場夢。詩人的感嘆,實則包含了對前面所寫的醉生夢死生活的譴責。最後詩人以景作結,呈現在他眼前的是夕陽西下,逝水無語東流,這暗淡的景象,悲涼的意境,不僅預示着大唐帝國的行將滅亡,也是詩人悲恰情懷的折射。

這首詩歌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情感感是顯而易見的,而在藝術上此詩主要有兩點特色:

一是用典使事,使詩意委婉深曲。首句「五陵」,是長安城外唐代貴族聚居之地,詩中「五陵」不單指代長安,也泛指當時貴族社會。次句的《子夜歌》是樂府古曲,歌詞多寫男女四時行樂之情,詩人以此諷刺豪門貴族一年四季追歡逐樂、笙歌達旦的奢靡生活。分明諷其沉湎聲色,卻用「月滿樓」為襯景,把諷意深藏在溶溶月色中,不露聲色。三句「銀燭樹前長似晝」,取邢邵「夕宴銀為燭」詩意,寫王公豪富之家酒食徵逐,晝夜不分,也是意存鞭撻,而賦色清麗,辭意似依違於美刺之間。四句「露桃花里不知秋」,語出王昌齡春宮曲》「昨夜風開露井桃」,借龍標詩語,筆鋒暗指宮廷,斥其沉迷酒色以至春秋不辨,同樣辭旨微婉,蘊藉不吐。第三聯「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於對仗工絕之外,尤見使事之巧,盡委婉深曲之能事。「西園公子」指魏文帝曹丕及其弟曹植等,至於「無忌」,卻是戰國時代魏國公子信陵君的名號。韋莊巧妙地把曹魏之「魏」與戰國七雄之「魏」牽合在一起,由此引出「無忌」二字。但又不把「無忌」作專名看待,僅取其「無所忌憚」之意。這句詩的實際意思是指斥王孫公子肆無忌憚。詩人把這層真意寄寓在兩個歷史人物的名號中。由於曹丕和信陵君都是歷史上值得稱道的風流人物,因此,讀起來倒象對那些王孫公子放蕩不羈的行為津津樂道,而容易忽略其微諷的深意。下聯「莫愁」同此手法,用傳說中一位美麗歌女的名字,慨嘆浮華女子不解國事蜩螗,深寓「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沉痛。由於巧妙地使事用典,全詩但見花月管弦,裘馬脂粉,真意反而朦朧,如霧裡看花,隱約縹緲,不見色相。感慨之詩意藉婉而多諷的風調而顯得更為深沉,更加耐人咀嚼。

二是藉助於雙關、象徵、暗示等多種修辭手法的錯綜運用,傳出弦外之音和味外之味。「子夜歌」是樂府古調名,也含有「半夜笙歌」的微意,語意雙關。「銀燭樹前」則暗示貴族生活的豪華奢侈。「露桃花里」象徵紅袖青螺;「不知秋」又用雙關手法,含有不知末日將臨的深意。「無忌」「莫愁」,均取雙關。「俱是夢」的「夢」字,綰上三聯,既慨嘆往昔繁華,如夢如煙;又有雙關「醉生夢死」之意。結句「夕陽唯見水東流」,從修辭角度看,「夕陽」象徵唐末國運已如日薄西山,「水東流」象徵唐王朝崩潰的大勢如碧水東去,頹波難挽;從詩的色彩看,則見殘陽慘澹,照着滔滔逝水,暮色蒼茫中,萬物蕭瑟。有此一結句,無限愴懷,頓生紙墨。有此一結句,就使詩情更為飽滿、悽愴。水流無已,此恨綿綿,都包含在這七個字中,這正是全詩結穴之處。

作者簡介

韋莊[2](約836年-910年),字端己 。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西安)人, 晚唐詩人、詞人,儒客大家,五代時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其家族至韋莊時已衰,他父母早亡,家境寒微。少孤貧力學,才敏過人。與溫庭筠[3]齊名,並稱「溫韋」。為人疏曠不拘,任性自用。

韋莊從政仕唐不過六年,從校書郎到中諫,除左補闕。其間,曾為文化貢獻綿薄。例如,《容齋三筆·唐昭宗恤儒十條》記載他上疏請追賜雖未通過或參加科考,但其作品和能力都有一定社會影響的李賀、皇甫松、溫庭筠等才士進士改第。體現了韋莊對當時科舉中重試卷,輕能力弊病的糾正;其次是將選才僅以評判試卷為標準,擴大到與文化人能力相關的作品及社會影響上;其三,從選才目的上,由單方面為朝政負責,轉向兼顧為考生個人發展着想 。上列兩舉,對晚唐文化事業的發展,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

韋莊的代表作是長篇敘事詩《秦婦吟[4]。這首失傳的千年的詩在後世的知名度並不如《長恨歌[5]或《琵琶行》般街知巷聞。但從藝術角度來說,這首詩卻有着不亞於任何長詩的藝術價值。《秦婦吟》全詩共1666字,將近兩倍於《長恨歌》全文的字數(840字)。

在詩中,作者韋莊借用一位萍水相逢的女子的口吻,為我們講述了公元880至882年黃巢起義攻占長安期間的那一幅地獄畫卷。,為現存唐詩中最長的一首。詩中通過一位從長安逃難出來的女子即「秦婦」的敘說,正面描寫黃巢起義軍攻占長安、稱帝建國,與唐軍反覆爭奪長安以及最後城中被圍絕糧的情形。思想內容比較複雜,一方面對起義軍的暴行多所暴露,另一方面在客觀上也反映了義軍掀天揭地的聲威及統治階級的倉皇失措和腐敗無能;一方面揭露了唐軍迫害人民的罪惡,另一方面又夾雜着對他們剿賊不力的譴責。

武成三年(910年)八月,韋莊在成都花林坊逝世,享年七十五歲,諡號「文靖」。

視頻

《菩薩蠻—韋莊》,沈愛霞

.

【古意懷遠 】《唐韻詩風》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