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懷念我的母親(張建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懷念我的母親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懷念我的母親》中國當代作家張建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懷念我的母親

天冷了,一滴淚,凝結成了一片雪花,一個冬季,仿佛成了一片心痛。兩年前的那個冬季,也是一片雪花,卻定格成了我對母親的相思的淚。

我的母親,和大多數普通家庭里的媽媽一樣,平凡而又普通。一生勤儉持家,為生計奔波,為兒女們奉獻。對我而言,母親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母親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母親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我愛我的母親,就像當初母親愛我一樣。如今,母親走了,她永遠地離我而去了。每每想起和母親在一起的美好時光,總是感覺心裡暖暖的,幸福之情就會蕩漾心間。

記得小時候,家裡很窮,那時家裡吃的食鹽都是父親進城買回來的粗鹽,現在想來,和工業用鹽沒有兩樣,這種鹽粗燥雜質多,還略帶點苦味,因此,每次還得母親把這種粗鹽用石碾子磨細了(老家俗稱推鹽),才能食用。那時遇上母親推鹽,總喜歡跟在她身後一圈又一圈地繞着石碾子轉的感覺,說是幫母親推鹽,其實倒不如說盡給母親添亂子,不是因為自己轉暈了扯住母親的衣襟妨礙母親推磨,就是將已經磨細了的食鹽撒上一地惹母親生氣。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幫母親「勞動」,總會得到母親的獎賞的。那時最喜歡母親給我爆玉米花吃,因此,每次「勞動」歸來,總是圍在灶膛前看母親將一把玉米粒埋進熱灰里,不一會兒只聽得「噴」地一聲,隨着一股青煙升起,一顆熟透了的玉米花就突地一下子從灶灰里蹦了出來,然後母親非常熟練地用燒火棍撥出玉米花,我便迫不及待地將透着熱氣的玉米花放進嘴裡,輕輕一咬,「哧溜」一聲那個香呀,真叫人饞涎欲滴。感謝母親給了我童年簡單、快樂與溫馨的時光。至今,那些透着熱氣的香噴噴的玉米花,是我見過的最香甜最好看的花,它將永遠在我心裡綻放流香。

後來,隨着年齡的漸長,我要在外地上中學,那時每星期只有在周末才能回家一趟。每次回家,總會老遠地看到母親站在村頭場院邊翹首張望的身影,進得家門,母親總會親手為我盛上飯菜,然後坐在炕沿邊,默默地看我吃飯,不時問這問那,直到我吃完,她才肯自己盛飯吃。第二天下午,又是母親最忙碌的時候,她會早早地為我拾掇好下周所用的一切物品,然後不是叮囑這就是叮囑那的,似乎總有操不完的心。那時我最喜歡依偎在母親身邊,看母親穿針引線的模樣,聽着母親或長或短的絮叨,任憑溫暖如陽般的時光緩緩流淌,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再後來,我有了工作,也有了自己的小家。一年裡和父母親呆的時間更少了,似乎只有節假日才能看望母親一次,也是匆匆來,又匆匆地去,對此,母親從不抱怨什麼,總是叮囑我要以工作為重,以自己的小家為重。在農村生活勞作慣了的母親,她已經離不開那片薄土了,勤勞、善良、質樸的品性早已融進了他們流淌着的血脈,我深信這些寶貴的品質同樣融進了他們的子孫後代,同樣在我們的骨血里升騰湧動。

母親不論有多忙,她總會惦記着我們的,每年季節性的特產,我們總能第一時間品嘗得到。常記得那年秋天,母親給我送來了一大編織袋的蘋果和二十斤的菜油,為了節省十來塊錢的租車費,她硬是肩扛手提一截、一截走了過來。要知道從車站到我家,足有二十多分鐘的路程,一位年將七十的瘦弱老人,還要背負六七十斤重的東西,真是不敢想象。進門的那一刻,我驚呆了!望着滿頭大汗的母親,遞上毛巾的剎那間,淚水早已模糊了我的雙眼······我責怪着母親,但更多的是心痛與心酸。多麼偉大的母愛啊!厚重得讓我無法承受。

如今,母親去世已經兩年多了,每次想起母親,我都會不知不覺地淚流滿面。母親佝僂着身子吃力前行的模樣,還有母親花白稀疏的頭髮,她老人家額頭上密密麻麻的汗珠······永遠定格在了我的腦海里,成了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傷痛。

母親在,家就在,有母親的日子,家是溫暖的,母親在的日子,兒女們的心裡永遠是踏實的。子欲孝而親不在,將是何等的遺憾 !

天冷了,又將雪花飄起,突然想念我的母親了[1]

作者簡介

張建平,筆名:分水嶺,甘肅天水人,醫務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