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驚心動魄三十多年國運家事紀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驚心動魄三十多年國運家事紀實》,副標題:深度,李錦 著,出版社: 中國言實出版社。

書籍對於人類原有很重大的意義,但,書籍不僅對那些不會讀書的人是毫無用處,就是對那些機械地讀完了書還不會從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1]的人也是無用的。 —— 烏申斯基[2]

內容簡介

作者以獨特的視角,記錄了改革開放40年來國家的風風雨雨,揭示了40多年問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起源、發展、高潮與轉折,以及作者的困惑、苦惱與思考,展現了中國改革與現代化不斷突破困境的步伐,反映了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核心價值觀。

作者介紹

李錦,江蘇射陽人,新華社高級記者,農村改革初期,以千里走單騎,深入田間炕頭調查研究聞名。鄧小平對其有「你有發言權」的評價。時任黨中央總書記胡耀邦批示,要求開展學習李錦調查研究事跡活動。    兩棲於理論與新聞界,所寫調查為40多位國家領導人批示,是智囊型學者的代表性人物,已出版《資本經營理論的提出》、《國企改革的方向與焦點》等著作22部。    現為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首席專家、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企業報》總編輯,網絡博客知名博主。

目錄

第一章 飢餓:個人與時代的記憶從未遠去(1960-1977)

第一節 災難從吃食堂開始

一、五斗米道的「福音」

二、大鍋飯不夠吃的無盡淒涼

三、我在新華社整理過的關於饑荒的照片

第二節 採訪路上目擊的貧窮(上)

一、蘭考火車站外出逃荒的災民

二、夜不閉戶無可偷

第三節 採訪路上目擊的貧窮(下)

一、被遺棄的108個男人

二、祖宗啊,保佑兒孫吃飽飯!

第二章 行者:在希望的田野上千里走單騎(1978-1985)

第一節 歷史拐了一個大彎

一、不能刊登的真實畫面

二、馬坊:更早的「小崗村」

三、棉花姑娘的喜悅

第二節 蹲在魯西北平原

一、第二次翻身 第二次解放

二、媒體突破堅冰

三、那個時代的親民

四、比中央文件早一步

第三節 第一個報道萬元戶

一、算賬算出來的「萬元戶」

二、農民朋友「王三萬」

第四節 市場經濟在基層萌芽

一、千里單騎入農家

二、農民搶了政府的「飯碗」

三、胡耀邦認為問題值得思考

第五節 鄧小平說,你有發言權

一、莊戶人家的好記者

二、讓人民來評判

三、鄧小平說,你有發言權

第三章 蹲點:身入基層接地氣(1986-1991)

第一節 在大別山發現「初級階段」

一、貧困落後,令人不安

二、與十三大的主題不謀而合

第二節 九柱擎天

一、潛入深山

二、驚心動魄的風波

第三節 九十年代最耀眼的農村典型

一、九名黨員九根擎天柱

二、歷史轉折關頭的新典型

三、胡錦濤說,「你會搞調查,會總結經驗」

四、相信人民相信歷史

第四章 覺醒:報道?還是發現?(1992-1995)

第一節 探索雙星道路

一、「李錦是來潛水的」

二、總結出市場經濟的模型

三、比十四大提前七十天

四、調研者的「三重境界」

第二節 發現「興福現象」

一、被跟蹤的神秘人

二、與市委書記密室長談

三、十五大報告的新修改

第三節 提出資本經營理論

一、國有企業的困境

二、鑽入《資本論》

三、「資本」一詞寫入十五大報告

第四節 中央領導的調研隨行記者

一、喬石的《傾聽》

二、感受領導的思維

第五章 亢奮:與達賴分裂勢力較量的日日夜夜(1996-2000)

第一節 感受分裂勢力的陰影

一、拉薩的另一面

二、到帕拉莊園認識達賴

第二節 甲日道路

一、發現甲日鄉的鬥爭

二、來自中組部部長張全景的祝賀

三、在高原掀起紅色風暴

第三節 與美國議員沃爾夫的遭遇戰

一、沃爾夫潛入拉薩

二、陳奎元說,這一仗打得漂亮

……

參考文獻

  1. 思想指導人生,豆丁網,2013-01-15
  2. 烏申斯基的教育思想,中公教育,202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