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惜福和感恩(何恆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惜福和感恩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惜福和感恩》中國當代作家何恆奕的散文。

作品欣賞

惜福和感恩

昨天看到南寧市疫情防控部門公告,要求市民做核酸檢查,而且市區增加了上百個核酸檢測點。今天上午,我響應號召就近做完核酸檢查回到家後,坐在陽台上,面對着青山喝着六堡茶,獨自思忖。疫情已經反反覆覆三年了,此起彼伏。我不知道別人有沒有思考?於我而言,要放下和惜福,更要感恩,是疫情三年來給予我富有深意的啟示。

平日里一百個放不下的事情,因疫情突然來襲,萬般皆可放下。這時候活着成了最大的意義。而活着,健康便是第一。原計劃每年去一到兩個國家旅遊,也不得不放棄了;每年省外旅遊兩至三次也沒能成行一次。那麼,平日裡疲勞倦怠的時候,可以給自己一個放鬆與休整的時間,也有很多時間來擺弄花草或吟詩作文等,做些自己喜歡幹的事情和做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從中增加了無限的樂趣。

記得在庚子年的春節,武漢封城。我所在的城市政府也發出號令,公交停運,要求市民宅在家裡。這樣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在閱覽群書,同時也響應上級作協等的號召,一方面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向武漢捐款近千元,另一方面是創作文學作品支持抗疫。我寫了第一首抗疫詩歌《庚子年話春天》,點讚逆行的白衣戰士等,此詩歌先後在廣西老年大學公眾號和《中國金融文化》雜誌等發表。隨後又寫了近十篇抗疫文學作品。我寫的抗疫散文《疫情無情人有情》被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推薦到廣西新聞網發表。在今年初百色疫情暴發時,我向百色紅十字會捐款660元,同時寫了詩歌《冷春中的暖風》發表百色市文藝界抗疫主題作品選刊上,支持百色抗擊疫情。

在疫情緩解後,我也不忘一個業餘作家的責任與擔當。深入到農村、工廠進行採風採訪。在扶貧工作上取得決定勝利的2020年,我多次深入苗鄉融水苗族自治縣大浪鎮高培村採訪,撰寫了報告文學《「繁花似錦」詠苗鄉》發表在《中國報告文學》雜誌2020年第九期。在慶祝建黨100周年的2021年,中國作家協會開展「中國一日.工業興國——中國作家在行動」主題實踐活動,組織一百名作家深入工廠、企業進行主題採訪。我作為百名作家之一深入到廣西南鋁加工有限公司的廠房和車間,採訪一線工人、工匠、勞模等,創作了多篇文學作品,先後在《南國早報》、《廣西政協報》、《廣西工人報》發表了三篇文學作品。其中,《南國早報》用了一個整版刊發了我采寫的通信報道《將使命託付給奮鬥者》,還加了編者按和我採訪的照片。中國作協中國作家網發表了我采寫的兩篇作品

要惜福,就要注意惜食。家裡囤積的物質總是有限,要學會計劃着過日子。想起過去曾有過的一些浪費,真是罪過。

要惜福,就要尊重小區物業人員的勞動,注意垃圾的分類等。庚子年春節,宅在家裡看到小區物業人員加班加點做防疫消殺,僅電梯每天要進行兩次以上的消殺,小區院子每周至少消殺一次等。他們的辛勤付出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並寫了一篇散文,點讚他們是離我們最近的逆行者,該篇散文在公眾號發表,公司給物業每位員工增發了獎金

要惜福,就是要惜緣。今年四月在居家隔離期間,不時收到社區風控人員打來電話,問有什麼需要幫助嗎?深刻感受到黨和政府對我們隔離人員的關心。同時還收到本市的親朋好友對我們的關心和支持,及時給我送來新鮮蔬菜等,還有遠在湖南長沙的好友快遞送來湘江魚和辣子雞。對門鄰居,把他老家送來的摘瓜也分享我家兩個。

這一切,讓我感受到我們生活在新時代這樣一個大家庭里,真的很幸福。

[1]

作者簡介

何恆奕,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