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始建於1892年,由加拿大基督教會醫學傳教士創辦,原名福音醫院,後又稱四川紅十字會福音醫院、仁濟醫院,是西醫入川原點、四川紅十字運動發源地和第一家紅十字醫院,也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前身。為「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總工會「模範職工之家」、全國衛生系統「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改革創新醫院」、「改善服務創新醫院」、「改善醫療服務示範醫院」。
基本情況
醫院共有慶雲院區、龍潭院區、草市分部。慶雲院區及草市分部業務區占地面積約40畝,龍潭院區占地面積約60畝,2021年將投入使用。醫院職工2845人,其中高級職稱407人,博士後7人,博士116人,碩士659人;國務院和市政府特殊津貼12人,省市學術帶頭人29人。有臨床科室37個、醫技科室8個、醫輔科室2個、黨務機構5個、行政管理機構15個。共有編制床位1450張,服務區域總人口300萬人。
擁有省、市、院三級重點學科群和一批特色專科:省級重點(學)專科8個(皮膚科、燒傷整形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骨外科、康復醫學科、介入放射學、麻醉學),市級重點學科10個(皮膚科、燒傷整形科、內分泌代謝科、麻醉科、護理學、康復醫學科、老年病科、肝膽胰外科、介入放射學、疼痛科),國家級診療中心6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心衰中心、消化系統腫瘤多學科協作組、前列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脂肪性肝病診治中心),市級質控中心6個及多學科診療中心18個,市級研究所2個(皮膚病研究所、燒傷病研究所),市級康復中心1個,屬省適宜技術(慢病類)推廣基地。現為遵義醫科大學非直屬成都附屬醫院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成都第三臨床學院,川北醫學院、成都醫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教學基地;成都市全科醫師培訓基地;四川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成都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國家第一批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四川省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四川省第一批護士規範化培訓基地。內科、外科和皮膚科是遵義醫科大學聯合培養碩士點。
醫院擁有進口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LA)、超高端雙源CT、核磁共振成像儀(MRI)、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機、數字乳腺X線攝影系統等現代化高端儀器設備總值達3.7億。
127年來,醫院以廉潔、安全、穩定為基本,緊緊圍繞「三滿意一發展」辦院思路,立足「大專科,小綜合」發展定位,注重皮膚、燒傷專科特色發展,心臟、康復等多學科重點發展,將患者看得了病,看得起病,看的好病作為醫院最大的公益長期堅持,着力開展全面落實年高質量發展「十大工程」,努力建設全國一流、西南領先,人文傳統深厚、學科特色鮮明、環境優美舒適的「百年仁濟」知名品牌醫療聯合體。
我國醫院歷史
我國是最早設置醫院的國家之一。遠在西漢年間,黃河一帶瘟疫流行,漢武帝劉徹就在各地設置醫治場所,配備醫生、藥物、免費給百姓治病[1]。到了宋明年代,醫院組織漸趨周密,當時,官方辦的醫院叫做「安濟坊」,私人辦的有「養濟院」、「壽安院[2]」,慈善機構辦的「慈幼局」,分門別類招收和診療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