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父親(沈玲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我和父親》是中國當代作家沈玲玉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和父親
都說女兒隨父親,的確,我和父親都是沉默寡言的人。我的童年是在奶奶家度過的,能看見父親的時候不多,和父親之間的交流就更少了,童年的記憶里沒有多少是關於父親的,也少能能感受到父愛的存在。
對父親最深的記憶在高中。那時候我極其叛逆,加上高中知識難度大,對自己的成績沒有自信,感覺考大學無望,不想上學了。於是午休的時候在宿舍里和同學大聲聊天,被班主任叫家長領回去反省。
父親把我領回家後什麼也沒說,叫我先在家休息,他轉身又匆匆地去果地里幹活了。農忙時節,家家戶戶都在果地里,中午就在樹底下湊合一口,繼而又開始幹活了。村子裡很安靜,靜得無聊,靜得心煩。我在家無所事事,溜溜噠噠地也走到果地里。
隔壁鄰居看見我,驚奇地問:「怎麼回來了?今天放假了?」我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解釋,父親聞聲從枝葉間探出身子,樂呵呵的跟鄰居說「俺閨女這兩天頭疼,我接她回來歇兩天!」他的話里透露着理解與關懷,我的心卻深深的自責,我的不懂事讓他在鄰居面前丟人了。他說完就招呼我過去,從樹的高枝上摘了一個紅得發紫卻被鳥啄過的蘋果給我,「嘗嘗,不影響吃,這樣的最甜!」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來自父親的愛護,他沒有說出事實,卻也保護了一個清高少年虛榮的自尊,那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因父親而感動。
周天中午,該出發去學校了。收拾好東西,打算自己拖着行李去村口等車,正在要拿出鑰匙鎖門時,聽見父親的三輪摩托車聲由遠及近,父親風塵僕僕地出現在我面前,「上車,我給你送過去!」我看到父親凌亂的頭髮下是一張帶着倦意的臉,身上的衣服不僅掉色得寒磣,還有着泥土的痕跡。我有些心疼他。早上媽媽就告訴我今天他們要趕時間摘蘋果賣,給我留了午飯,中午也不回來送我了。我本想跟他說「不用送,你快回去幹活吧」,可又不想讓他失望,看得出來他是特意掐着時間點趕來送我的。坐在摩托車後面,一路上我們都不語,父親一向不善言辭,而我也習慣了沉默,只是我還是能清晰地記得爸爸那本不健壯的身體卻讓我感到了一種依靠,一種深深的安全感和力量。
到了坐車的地方,剛好車也來了,他用爽朗的聲音與司機打着招呼,順便用一手提着行李箱的把手,一手把着箱子底部,快步走在我前面,似與誰比賽般,把我的箱子在後備箱安置好。我坐上車,告訴他快回去吧,他拍拍身上的泥土說「沒事,我看着你們先走」。我看到他的目光是那樣的慈祥,充滿了愛與期望。汽車漸行漸遠,他的瘦弱的身軀在我的視線中漸漸模糊。
從那以後,我沒有再讓老師趕回家過,我害怕再讓父親操心,他已經夠辛苦了。農民父親不懂得如何關心女兒,不懂得如何與女兒交談;農民的女兒沒有富養一說,也沒有嬌氣一說,有的只是骨子裡的堅強與自尊,有的也只能是自己去努力去奮鬥來改變命運。因為不願意再吃一次父輩吃過的苦,因為不願意讓父輩跟着自己再一次吃苦。[1]
作者簡介
沈玲玉,筆名玉兒,本科畢業於青島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現任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