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有沒有百歲以上的老人參加科舉考試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古代老人科考 |
我國歷史上有沒有百歲以上的老人參加科舉考試呢?乾隆年間,一位叫王健寒的番禺老童生,99歲還能參加考試。另一位高齡考生叫黃章,他是廣東順德人,60多歲時成為秀才,83歲被選拔到國子監,成為國子監的正式學生。讀中國古代歷史,了解更多歷史真相——
康熙三十八年(1699)八月初九的凌晨,順天鄉試門前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點名工作。當點名者叫「黃章、黃章」時,只聽見人群中一陣喧譁,並未聽到黃章的回答聲,只好又叫:「黃章來了嗎?國子監的黃章來了嗎?」這時一個蒼老的男中音回答到:「我來了,在這裡,不要着急,等等!」這時只見兩個年輕人攙扶着一個頭髮花白,撐着拐杖的乾癟老頭慢慢走過來,對工作人員說:「我就是國子監的黃章,可以入場了吧。」國子監的結保教授從旁邊出來,對點名工作人員說:「這個人是黃章沒有錯。」這一下讓執行考務的工作人員感到十分為難,如果按照規矩,只能讓這個老人一個人通過搜檢進入考場,但他這個樣子一個人要走進考場恐怕是十分困難的。[1]
經過一番商量之後,決定對他特殊對待,讓他曾孫攙扶着,而且打着燈籠給他引路。有趣的是,這位黃老先生在從家裡出發前就已經有準備了,他的燈籠上寫着「百歲觀燈」四個大字。果然如黃老先生所料,「百歲觀燈」在京城引起了轟動。
有的人問他,你這麼大年齡了,還參加考試有什麼意義呢,還能考得上嗎?黃章說:「我今年是99歲,並不是得意時,今年估計是考不上。不過下一次科舉考試在3年以後,那時候我已經102歲了,估計通過三年的努力學習,考個進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直隸總督和巡撫對他不顧年老參加考試的行為都十分欽佩,專門請他吃飯。在吃飯時,這個老先生的飯量驚人,徹底打破了總督和巡撫大人的「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疑問,對他更加佩服,也相信他真的能再次參加三年後的科舉考試。不過,從現在的記載,我們不知道黃章是否活到102歲再次參加順天鄉試。
《點石齋畫報》中收錄了一個83歲的老童生參加院試時,他用紅色的小紙條寫了一首詩貼在試卷上,我們抄錄如下:
老漢今年八十三,白衣猶未染成藍。
身披皇賞蒙恩賜,不入黌宮死不甘。
等到公布錄取結果,他果然被錄取為秀才。江蘇學政楊蓉圃主持院試時,在眾多的童生中,有5位白髮蒼蒼的老者,被稱為「五老」。眾多的年輕考生都圍着他們看,他們卻神態自若,最後他們5個人都沒有考上秀才。
我們現在說,人生七十都是古來稀,活一百歲就更難了,古人將八十、九十歲稱為耄耋,將一百歲成為期頤,認為百歲人是十分少見的,《增廣賢文》中說:「山中也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那麼有沒有百歲以上的老人參加科舉考試呢?
在中國科舉的千年發展史上,還真有幾位百歲考生。清道光六年(1826),一個104歲的舉人顫顫巍巍地來到順天貢院,準備參加禮部會試,他就是廣東舉人陸去從,雖然最後沒能考上,但皇帝還是特賜予國子監司業官銜,以鼓勵其他讀書人。
儘管老齡考生受到社會的特別關注,但在實際的科舉生活中,老年及第者受到社會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如青年得志者,其個人魅力也遠遠沒有年輕人那麼大。宋代福建人徐遹博學多才,但科舉之路相當坎坷,直到白髮滿頭才考上進士。徐遹和新科進士們參加完瓊林宴之後,來到娛樂場所盡情狂歡時,他發現只有自己頭頂上的簪花沒有被那些美女們摘下來,其餘年輕點進士的都被美女們摘下來,作為新科進士送給自己的禮物收藏起來了。看到這種場面,徐遹感到十分失落,醋意頓生。他的這種心情有詩為證:
白髮青衫老得官,瓊林宴罷酒腸寬。
平康過盡無人問,留得宮花醒後看。
這首詩歌的意思是說:我是這麼大年齡才考上進士的,在瓊林宴上吃得酒醉飯飽,內心很是滿足啊。沒有想到的是,我到娛樂場所去,居然就沒有人理睬我,真是有點鬱悶,我只好自我欣賞了,到底年齡大了,魅力遠遠比不上那些年輕的同門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