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醫療隊的生活片段之四(哈永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我在醫療隊的生活片段之四》是中國當代作家哈永年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在醫療隊的生活片段之四
按照上級指示,1966年的春節我們是在農村過的。按當時說法,就是要為貧下中農送醫送藥,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
我們醫療隊三十多人,春節期間誰也沒回家,全在蘭西縣太陽升公社所在地俞林鎮過的春節。蘭西縣委非常重視這件事,為我們特批了一些食品,包括一頭一百六七十斤肥豬,還有雞、魚、蛋和蔬菜等副食。在那個年代,春節能吃到這些食品,那也是上等生活了。
大年三十這天,公社衛生院全體員工放假,我們醫療隊除了值班人員外,也都忙起過年的事。醫療隊裡有個溫大姐,早晨一起來開始做丸子,臨近中午時,各種丸子做了好幾盆,我能叫上名的就有四喜丸子、肉丸子和菊花丸子;晚飯的大廚是醫療隊的張醫生,他是位炒菜高手,為了做好這頓飯,他在廚房裡忙了小半天,光炒的熱菜就有十多道,其中滑溜裡脊、扣肉、扒肘子、溜肉段和東北農家菜小雞燉磨菇大受歡迎。隊裡幾位年長的女同事全都下廚,切菜的切菜,辦涼菜的辦涼菜。總之,全隊上下全都忙了起來,目的就是過好這個集體春節。
三十晚上,等飯菜全都擺上了桌,幾位孩子的母親卻悄悄地流起淚,不言而喻,她們一定是想家了,牽掛自己的兒女了。其實我與她們都一樣,也在想念年邁的父親和剛滿周歲的兒子,只是自己是男人,有淚不輕流罷了。
隊長是個善解人意的人,為了讓大家高興起來,帶頭頻頻舉杯,為大家敬酒。幾位有音樂細胞的人還唱起了歌。晚宴結束,開始準備子夜餃子,我因童年學徒做過面案,承擔起合面的活。晚十點剛過,大家開始包餃子,人多手雜,包出的餃子也各式各樣。有人風趣地說:過年了,這餃子也有輩分的,大的為爺爺輩,小的是孫子輩。
子夜十二點,開始煮餃子、放鞭炮,全隊齊聲過年好,互相問候後,都象徵性的吃起了餃子……
按習俗,大年初一是拜年日。這時要先給長輩叩頭拜年的。因為是集體過春節,大家只是相互問好。隊裡有個剛參加工作的小醫生,平時總愛開玩笑,這時幾個年輕隊員非讓她給隊中兩位年近半百的老醫生叩頭拜年,並說叩頭拜年給賞錢的。這位小醫生不甘示弱,非說自己人小輩大,如果有人叫她姑奶奶,給她叩頭拜年,她就給他壓歲錢。有個願叫真兒的人問她,叩一個頭能給十塊嗎?大家連忙說太多了,每人月工資才五、六十元,叩上五個頭,不等於月工資全沒了。後來大家商量敲定,叩一個頭給壓歲錢二元。那個願叫真兒的人來到小醫生對面,二話沒說,撲通一聲跪地就拜,給小醫生叩頭拜年。開始時大家以為他只是開開玩笑,叩上兩個頭就完事了,誰知他一連叩上十個頭還是不起來。小醫生一看這陣式臉都嚇白了,這那是拜年呀!分明是要錢呀!再這樣不去,這一個月工資可就全報銷了。她正猶猶豫豫不知如何是好時,只聽大家一起說,快給壓歲錢啊!都叩十五個頭了,整好三十元了!小醫生大驚,也連忙跪在地上,與那位願意叫真兒的人對拜起來,她一邊叩頭一邊說:姑爺爺在上,晚輩給你拜年了!
小醫生說着叩起了頭,口中還叨咕着:「二元、四元、六元、八元、十元……」
大家看着小醫生那個認真的勁兒,都大笑起來,就這樣,一個集體化的春節,在大家的調侃中過得有聲有色,別開生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