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家小女初長成(陳惠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我家小女初長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我家小女初長成》中國當代作家陳惠芬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家小女初長成‍

小侄女今年七歲。長得還算秀氣。屬於那種乍一看不出眾,細看卻越看越好看的類型。鵝蛋臉,尤其好看的是她的睫毛,長長的,密密的,略微向上翹起。從側面看極好看,眨巴眨巴,毛茸茸的像黑色的小刷子。

長相貌似秀氣的小侄女,喜好卻不同於大多數小女孩。從不屑於小女孩們鍾愛迷戀的洋娃娃之類的,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舞槍弄棒,所以,大家但凡送她禮物,也會投其所好,少不得買一些諸如各類玩具槍、「金箍棒」、「寶劍」之類的了。她必是歡喜的如獲至寶。只要看到她玩耍,必是夾「槍」帶棒,舞「刀」弄「槍」的模樣。

若是帶她去郊外,或者回鄉下老屋,她也總少不得要找些或長或短,或細或粗的棍子在手裡舞動着。不論什麼時候看到,總能看到手裡提着,腰裡別着不同木棍的她。那種時候,在她身上全然找不到一點小女孩的模樣,儼然是個頑劣的小男孩。夏天,她的媽媽會給她買一些漂亮的裙子,然而,不消半日,便會讓她弄得面目全非。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小侄女喜歡在鄉下玩。不僅因為在鄉下舞槍弄棒騎車車,可以玩得很盡興,且因為巷子裡有她的同齡小夥伴。而這些,是在四角的樓房裡無法得到的快樂。以她的喜好,跟她玩在一起的,自然也是幾個小男孩。「扭扭車」是他們重要的友誼紐帶。村村通工程,使村子裡道路全都被硬化,平坦乾淨。夏日裡,很適合小孩們騎那種扭動着方向盤就可以行進的「扭扭車」。院子後面有條東西方向的小巷,有300米左右長度,自西向東傾斜,略微有些坡度,最東頭是一個面積不太大的場院。因為有這樣的一個地勢,小巷子便成了他們騎車的樂園。他們常常會就着車子行進的慣性,從西頭飛速地駛向東頭場院,到了終點,以腳代替剎車,(小孩子那種扭扭車是沒有剎車裝置的)待剎停了車,再掉頭。一邊扭動着方向盤,一邊用一隻腳一下一下蹬着地面,回到最西頭,準備下一次的「衝鋒」。因為總用腳助力,還兼做剎車,有一次,竟不消一日,將她媽媽買的小皮鞋的腳尖生生磨出了一個洞來。

玩得盡興的她,自是不會顧及鞋子的破損的。節儉的母親無奈之下,索性就讓那雙鞋成了她騎車車的專用鞋,免得又磨破了一雙。對此,她自然是無所謂的。大概在她以為,騎扭扭車的樂趣要遠比穿不穿新鞋子更大出許多來,而這種樂趣,自然是大人們不能夠體會得到的。

因為玩得過於開心,以至於常常樂不思蜀,忘了回家。只要到了鄉下,她都會跟着村裡的夥伴們跑得不見蹤影,每次都是母親或者父親滿村子的喊「晗晗……晗晗……」喊過無數遍後才能找到玩得不亦樂乎的她。甚至有時候全家出動挨家挨戶地找她,方能找到。在我看來,貪玩的她一到了鄉下,簡直就是脫韁的小野馬。也因為貪玩,打家村前村後都找不到她,甚至動用了村裡的廣播,發動鄉親們也留意尋找,最後終於在一堆村裡的石料後面找到了她,大家心急火燎,她倒跟沒事人似的,面對大家的斥責,一臉懵懂。氣急敗壞之下,我動手打了她。以為她會記恨於我,但那日晚飯時,她卻出乎意料地對我熱情,又是為我搬凳子,又是給我拿坐墊,還自告奮勇地幫我分擔一些多出來的面,這在平常卻是不可見的。看她小小人兒居然懂得用行動來認錯,這般懂事的樣子,我不免又為自己剛才的貿然出手覺得愧疚後悔不已。不過,自那以後,她倒是很少再讓大人到處找她,只在離家比較近的地方玩耍了。

看起來大大咧咧的小侄女,小小年紀,卻心思細膩。平日裡,她很會體貼人。看到她的爸爸喝醉了躺在沙發上,她會悄悄拿來小毛毯給蓋上;每次吃好吃的東西,總會留給姐姐一些;奶奶生病了,總會關心奶奶喝沒喝藥……

今年春節前夕,父親去新疆看望姑姑。大年初四方才回家,這一來一去的就一月有餘。平日裡一直由爺爺奶奶帶着的小侄女,爺爺不在,想念是必然的。然而,父親不在的那段時間,一向不輕易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她,倒也並未提及對爺爺地想念。父親到家的那天,因不見多日,她倒似乎有些扭捏了。父親疼愛的將她擁入懷裡,問她是不是想爺爺了。她笑笑掙脫懷抱,卻回頭附在我耳邊悄悄說:「姑姑,其實,我剛才眼淚差點流出來。」我故意笑她,真想爺爺了吧?她勉強笑笑跑開。

之後大家吆喝着給父親母親補行大年初一的磕頭禮。孩子們一波,磕完頭,父親免不了要樂呵呵地給孫子們壓歲錢的。小侄女歡喜地接過壓歲錢,和所有人給她的壓歲錢放在一起,開心地對我們嚷:「我有這麼多錢了!」然後,自顧自離開了。大家又開始喝酒,聊天,誰也沒有再去關注她。

不一會兒,小侄女從父親臥室出來,手裡拿着一沓錢,讓小姑幫她數數還有多少錢。我打眼瞅了一下,發現比之前好像少了一些,心想,她必是給自己找地方存了一些。就故意問她:「給自己存了私房錢,這是剩下的吧?」小侄女忙認真地回答:「沒有,我給爺爺的口袋裡裝了三百!」這句話一說出口,旁邊喝酒正酣的父親聽到,瞬間感動得熱淚盈眶,說道:「哎呦,我的這娃娃……」伸手拉過小侄女,將其擁入懷中,爺孫倆抱頭哭成淚人,那份小別後的思念和意料之外的感動就盡在這擁抱和哭泣中了。看着這爺孫倆,在場的我們也被感動地紅了眼眶。孔融三歲讓梨成為千古美談,如今,七歲小侄女晗晗偷偷給爺爺口袋裡塞錢,卻也是孝心可嘉!

晗晗不僅心思細膩,小小年紀還很好強,也很勇敢。

記得在她五歲那年夏天,我們兄妹三個帶孩子們去竹子溝徒步。那裡有山有水,也是夏日避暑的好地方。為了達到徒步的目的,我們將車停在了與竹子溝相臨的另一條溝——直溝,打算從直溝翻山去竹子溝。直溝的山並不陡峭,但對於五歲的晗晗來說也是一種極大地挑戰。從直溝上山,倒也不算太費力。山坡綠草如茵,再無其他植被地阻擋,而且時不時會看到悠閒地吃着青草的牛群。被縣城裡四角的天空禁錮了天性的孩子們,來到這口空曠的大自然中必定是興奮異常的:或隨意在草坪里打着滾;或比賽着相互追逐;再或者撿拾個棍子去逗逗吃着青草的牛……這樣不知不覺也便翻到直溝那邊的另一條溝——竹子溝。此時的小侄女顯然是累了,直喊着腳疼,還撅個小嘴走兩步索性蹲在地上不走了。哥哥見狀,給她找了根平日裡喜歡玩的棍子,她便又喜笑顏開,拿着棍子邊玩邊跑開了。

竹子溝休整兩個多小時候,我們準備返回直溝停車處。回去的路不僅對於小侄女,就是對於大人們都是一種體力上地挑戰了。說是路,我們選擇的路線其實是沒有路的。山上荊棘叢生,樹木眾多,根蔓相交,枝葉參差交錯,實在真正算做是「爬」山了。由於樹木和其他植被地遮擋,無法直立行走,大家只能弓着腰,遇到特別低矮的樹叢,還得兩手着地,蹲低了一點點挪過去。不大一會兒,大家已是滿頭汗水。又因是上山,有坡度,腳下又有很多橫七豎八的樹根藤蔓,須得更加小心才是。

我最擔心的還是晗晗,她畢竟只是個五歲的小女孩。倘若此時因為這般爬山的艱難不肯走了,背不得,抱不得,還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但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此時的她,倒顯得興奮異常,她的年紀身材的小在這種時候竟然成了眾人不能及的優勢。她走在我們的最前面,自稱「隊長」,拿根木棍撥拉着前行,間或四肢着地爬行,實在難以騰挪過去的地方,會讓後面跟着的人連拉帶拽地幫她過去。若遇到橫在前面的樹枝,還不忘為後面的人扶着,高聲喊「大家要從我這裡走!」看她煞有介事的樣子,在灌木叢林中爬的大汗淋漓的我們都被惹得哈哈大笑。大概兩個小時左右,我們終於鑽出了林子,可以挺直了身子仰頭看到碧藍的天空了。再看晗晗,她倒跟沒事人一般,邊走邊甩着手裡的木棍

當然,粗枝大葉的晗晗也不乏心靈手巧,自己玩的衝鋒鎗壞了,會反覆琢磨,拆了卸卸了拆,居然也能把它修好了;小區有人搞裝修,她會找來一些廢舊邊角料,自製一把「衝鋒鎗」,居然還能有模有樣;總之,從不去給洋娃娃做漂亮衣服的她,卻總能想法設法自創一些屬於她的玩具。

人們常說,「從小看到大」,有時候,我也總在想,假以時日,晗晗日漸長大,不知會出落成怎樣的一個女孩子。也許,天性使然,即使容貌怎樣變化,不變的也定然是那份赤子之心吧。長大後的她,或許也會有一些童年時沒有的煩惱與挫折,但是,終將會有一些熠熠生輝的東西成為她永遠不變的美好。 [1]

作者簡介

陳惠芬,筆名:蘭心。甘肅省臨洮縣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